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状态,决定其工作效益。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学会在研究状态下进行工作。一、要树立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识当前,有不少领导者仍在一种“经验式”“、非理性”和“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领导工作。这种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苦力型”领导者,在大力倡导科学管理、科学领导的今天,已显得有些落伍。如今已不是一个靠汗水就能当好领导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领导者尽快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的时代。领导者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中,应自觉强化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识,善于从研究的角度理性思考各种问题,懂得…  相似文献   

2.
所谓交班,就是离任的领导者把工作任务交给接任的领导者,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无数事实证明,要交接好班,离任的领导者必须注意“三忌”。 一忌“露一手”。离任的领导者交班,应当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  相似文献   

3.
领导科学认为,领导者领导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种作用力素养。领导者工作的作用力可以分为两种,即“权力性”作用力和“非权力性”作用力。“权力性”作用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一种外在力量,它是被组织授予一定的职务、地位和权力后。对别人具有较大的强制作用,一种敬畏感而产生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5.
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领导者做好领导工作的一种技能与技巧,它标志着领导者在实际操作中对各项知识综合运用的熟练程度,表现出领导者的胆量、勇气、学识与才能。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赞美的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6.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把“讲政治”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部实践中,而且要注重在政治上关心部属。这是当前各级领导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部属是指领导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部属与领导者朝夕相处,他们为了领导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成了领导者的左右手,甚至得力干将,  相似文献   

7.
保障教职工的“参与”是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原则,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参与”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心理状态。领导者运用“参与”提高管理效能,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管理策略,更是一种管理艺术。学校教职工如果能够在不同的时机,采用有益的形式或方式,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对于正确部署、落实或改进学校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需要关注“参与作用、参与对象、参与形式、参与类型、参与准备、参与关键”等六个方面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王立 《领导科学》2024,(1):152-155
自私行为对“层层加码”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卸责任、偏好导向、任人唯亲。领导者推卸工作责任的行为,为“层层加码”的产生提供了上行下效的参照对象;领导者以偏好设定工作内容的行为,为“层层加码”增加了“码”的来源;领导者任人唯亲来评价工作结果的行为,为“层层加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领导者应修正和调整自身行为,履职担责、广开言路、正直求实,这是治理“层层加码”现象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魁 《领导科学》2005,(16):12-13
领导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面临非此即彼的抉择问题。管理与接受、命令与服从、主动与被动,这些构成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基本工作状态的因素,是产生矛盾的根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双方关系不和,直接影响以后的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如果采取模糊策略,摈弃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思维,常常可以激活一潭死水,达到双赢的目的。识人用人上:大肚有容天地宽。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者在识人用人时过分苛求,总是试图找到“全人”“、完人”,又总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经常感叹手下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想领导好下属,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就要让他们施展才华有平台、角逐竞争有擂台、成就事业有舞台。那么,如何才能为下属建好“三台”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当好“班长”建平台。为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起良好的工作平台,是确保下属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和发挥好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保证领导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想为下属建好工作平台,首先,要当好“班长”,带领和团结好领导班子。领导工作是分层次进行的。作为领导者,带领和团结好…  相似文献   

11.
一、行政领导者威信的内涵界定“威信”,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威”有威望、威严、威力等意思,而“信”即有信任、信服、诚信之意。行政领导者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者在其部属和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小,威信就越低。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大都“日理万机”,处于“百忙”之中。一位勤于政事的领导者一觉醒来所面临的就是洪水般的信息冲击,千头万绪等待他处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何应对这一局面,而且要做到从容不迫,事半功倍?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认识方面的良好心理品质,也可以称为“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领导者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基础,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者在对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和奖惩过程中,应该“严”“慈”兼顾,不可失之偏颇。否则,过“严”或者过“慈”,都会使领导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一、领导者“严”“慈”过度的表现1.领导者对干部职工过“严”,苛责多,关心少,会导致上下级关系冷漠甚至对立。少数领导者在日常管理、推进工作、提拔使用干部和执行纪律规定等方面非常严格,不留  相似文献   

14.
“谈心”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之间彼此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成功地运用“谈心”来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化解纠纷,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实施“谈心”过程中,要做好三思三忌和三防。  相似文献   

15.
决断就是领导者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非规范性事情及重大问题作出最后的决定和判断,是最后“拍板”或“一锤定音”。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常会遇到一些非程序性问题和下属的请示。而且往往是事情比较急迫,有的还比较棘手,对此领导者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推脱,必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果断地定下决心,及时、明确地答复处理。怎样才能做到及时、明确呢?这就要求领导者掌握决断艺术。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领导者决策面对的问题日益具有复杂性、突发性、速决性的特点,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今日不知明日事,明日有事再请示”的被动决策方式愈来愈不合时宜。《孙子兵法》云:“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领导者决策的“先见之明”成为增强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7.
张文英 《领导科学》2003,(22):14-14
在实践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各方面条件相近的单位,干部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却往往存在很大差别,有的朝气蓬勃,有的却死气沉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领导者能否有效地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原因。要使一个单位或一条战线形成百舸争流的工作局面,就要积极倡导竞争,引进竞争,同时又要采取措施,防止竞争演化为内部纷争,这就要求领导者在部属的竞争中发挥好“三员”作用。一是发挥“教练员”作用。作为竞争的组织者,领导者要增强团队的实力和内部活力,首先要让部属掌握竞争的本领。一要培养部属的竞争才干。在现代竞争中,…  相似文献   

18.
任何单位、组织、企业、实体之“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主要领导人尤其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圆”的驾驭艺术。从微观上看,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圆”的运动。但是,欲使领导者之“圆”的运动卓有成效,从而带动本单位之“圆”过几年上一个大台阶,来一个大变样,则需要领导者对本身之“圆”的高超的驾驭艺术。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的“位置”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理意义上的方位,二是指思维层次上的深度、广度和远度。领导,作为一个集体的带头人,并不意味着始终拘泥于一个固定的位置,始终囿于一种思维定势。一个成功的领导必定是一个“位置”感极佳的人。这样的领导者懂得根据形势的变化来“选位”、“站位”、“走位”,他总能在合适的地方出现在合适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位置”意识是否优良不仅是领导者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更在一定程度上的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层和基层的政府、部门或企业负责人,一般都具有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职能,兼有领导与管理两者相互交叉着的、难以分割的职责,也可以说是担负着领导者与管理者双重的角色。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兼有这两个角色并不矛盾,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去细微分辨与研究“领导”与“管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但是,作为一门学问,现代领导学和管理学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