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90年代俄罗斯开始实行的经济体制使俄罗斯的社会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除了新兴的暴富阶层外 ,还出现了大批无家可归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为了研究无家可归者的社会行为 ,1 998年上半年俄罗斯社会学家对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的无家可归者作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包括访问、跟踪调查、观察、非正式谈话 ,研究了乌兰乌德市政府的有关无家可归者生活状况的资料 ,以便得出最为客观公正的结果。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 ,造成无家可归者的客观原因是俄罗斯 90年代初开始的私有化浪潮和住房私有化。由于允许房屋的自由买…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土地私有化与农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切入点 ,也是俄罗斯变革土地所有制关系 ,在农村全面实行私有制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前总统叶利钦还是现任总统普京 ,都倾注全力推进土地私有化进程。土地私有化不仅引起土地所有制关系的重大变革 ,而且客观上也要求俄罗斯对农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本文依据相关资料 ,首先对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基本情况、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俄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继而阐述了俄罗斯基于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的现实问题而对农业政策所做的调整 ;最后得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发展PFE经济面临三大障碍,即私有化与所有制权能的障碍、土地股份退出障碍和农业大企业优势障碍。相应地,促进PFE发展的三个法律变革方向是:推进私有化,完善土地股份退出方法,否定大农场经济。根据俄罗斯的经验,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选择是:维护土地产权关系的稳定,提高其权能的充分性;完善中国家庭农场农地控制退出机制;限制农业法人对土地的兼并,维护、推动以家庭为主体的PFE的发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农地产权结构模式,中国的PFE将为中国的农村改革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休克疗法”的经济转型,农业改革是整个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农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性质。但是农村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俄罗斯农业并没有出现快速地增长,反而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这种状况一直到1999年才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开始出现增长局面。  相似文献   

5.
私有化运动是俄罗斯国家经济改革的主体性内容。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内部进行的私有化运动无论是在最初的自发阶段,还是1992年以后的国家大范围的改革,都具有典型的道德负面性。它使俄罗斯社会和经济陷入无以拯救的混乱状态,加剧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难,更从社会道德的物质存在原点上培育了恶性的道德因素,恶化了社会风气。可以说,私有化是俄罗斯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的肇始之源。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在20世纪初建立了土地的村社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并希望通过这两种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权利均等化和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等目标.然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之后,农民却愈加贫困,农业生产也停滞不前.为了摆脱农村发展的困境,1992年以后,墨西哥以土地确权登记为核心,以产权明晰为原则,开展了第二次土地改革.这一改革不但化解了大量土地纠纷,而且赋予民众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墨西哥的改革经验对于当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术语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世界四大术语学流派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学科,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内容,国内俄罗斯术语学研究呈现两个阶段性特点:一是依据俄罗斯术语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了解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经典术语学家的思想;二是国内术语学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术语研究内容实现了从具体术语学理论向一般术语学理论的过渡。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开设术语学课程使术语教育的思想愈发引起重视。借鉴俄罗斯术语教育的经验,加强国内术语学学科建设、完善术语教育体系是俄罗斯术语学研究本土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两千年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土地改革,到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伟大变革。但是,这个变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状况,没有摆脱两千年来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的阴影。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的一些口号、方针、办法,也一直停留在单一经济的范围,而且加深了农业经济结构的片面发展。现在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农业也应该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即从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逐步过渡到粮、林、牧、渔  相似文献   

9.
论印度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模式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即从印度独立至 80年代末 ,统称为尼赫鲁混合经济模式时期。第二阶段从 90年代初开始后至今为走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时期 ,即印度模式转型时期。两个时期特征有着明显差异。一、90年代前印度模式基本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 :尼赫鲁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公营企业、消除贫困 ) 混合经济体制 土地改革、绿色革命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 )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尼赫鲁自 5 0年代开始 ,便大力宣传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1 95 6年 1 2月 ,尼赫鲁宣称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与农地制度的创新张锐若将中国农村改革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80年代是以变革土地经营方式为主线,而整个90年代将以实现上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为主要追求目标。一、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1.所有权虚置一是现行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1.
程胜利 《社会》2003,(5):45-48
研究问题的提出 乡镇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贯穿于整个90年代的乡镇企业改革,主要是产权改革,不仅仅是企业产权的变化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涉及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社会革命。但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经济角度或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缺乏从职工参与、劳动力社会分化的角度对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深远的影响的大型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 90年代的法学思潮 ,集中表现在对法的理解上 ,伴随着前苏联改革及其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展开和演进。总体上说 ,俄罗斯法学界在对待法的问题上 ,主要有三种思潮 :自然法 (道德 )的、社会学的和规范主义的。前期注重法的内容 ,忽视法的形式 ,夸大国家权力的消极方面 ,强调法与法律的区别 ;通过法与国家关系的探讨和实践总结 ,后期兼顾法的内容与形式 ,正视国家作用的观点成为主流。文章拟从 90年代前期和后期俄罗斯法学研究的不同侧重来揭示这一时期的法学思潮。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体制与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 90年代以来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分属的四大系统 ,即科学院系统、政府各部和部门科学系统、高教科学系统以及工厂 (企业 )科学系统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及其变化。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科学科研组织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单位 ,即研究所的变更简要介绍了目前俄罗斯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农地私有化改革确立了农地私有产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就农地能否买卖一直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原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职工所获得的只是写于"纸"上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的不可交易性使俄罗斯农地资源在改革初期并未得到合理的配置.2002年颁布的<饿罗斯农地流转法>为农地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农地流转数量在<俄罗斯农地流转法>颁布后不断增加.而后,俄罗斯又制定了与农地流转相关的地籍管理的法规,使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降低.上述法规的制定促进了俄罗斯农地流转,为俄罗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地产权:缺陷、逆向淘汰及改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是稳定农民的长期预期以及关系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土地使用权不稳、土地处置权残缺、土地收益权受限等方面,制约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阻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中国农村的逆向淘汰。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广大国民意愿、市场利益、政治环境的要求以及路径选择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鉴于此,当前逐步推进农地产权私有化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远东经济形势透视徐景学王晓菊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俄罗斯联邦从1992年1月1日就开始实行了激进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休克疗法”。这种激进的措施和方针是以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变为目标,以实现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及物价全部放开、一步到位的方法进行的。四年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形势所迫 ,大势所趋。俄罗斯作为一个经济大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动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10年来 ,俄罗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为此 ,俄罗斯政府在总结 2 0世纪 90年代经济改革的教训的基础上于 2 0 0 1年年初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10年规划 ) ,提出了一系列强国和振兴经济的措施 ,形成了俄罗斯在 2 1世纪初期的社会经济改革战略 ,以迎接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于19 99年底为一次学术大会准备了一份关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 10年 :总结和教训”的报告。以下简述该报告的结论部分 ,即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报告中指出 ,与中、东欧不同的是 ,俄罗斯的改革者们在 90年代初就选定了在实践中运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 ,他们在口头上不反对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但在实际上他们对经济自由化、国家财产私有化和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等采用了合理而实用的方法 ,从而增强了国力和国威。顺利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 1 991年 1 2月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特点、管理结构、科研经费筹措与管理方面的变化详细阐述了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介绍了近十年来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在伴随俄罗斯社会经济急剧变革的同时所遭受的巨大冲击和自身的转变 ,以及它在饱经艰难转轨的同时所取得的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20.
黄漫宇 《日本学刊》2007,20(4):84-95
日本长期以来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排他性的关系,在分销体系中牢牢把握了主导权,因此日本的分销体系以复杂、多层次、低效率和排他性而闻名,而日本的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昂贵的流通成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通政策导向的改变、经济低迷、流通现代化的热潮出现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日本分销体系经历了变革。本文拟在分析原有分销体系特点的基础上,对此次日本分销体系变革的过程、特点以及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