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时代形势的变换做出判断,并进行适度的理论创新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理论本身发展的必然。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理论创新要运用理论框架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整体研究方法,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即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这就既要"尊重马克思",更要敢于"质疑马克思";既要"坚持共产主义",更要敢于"正视社会主义";既要"把握精神实质",更要敢于"路径选择";既要"理论创新",更要敢于"践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生动的与时俱进的历史。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就是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 ,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纪兴 《河北学刊》2002,22(6):21-24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 ,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新的社会实践既向传统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 ,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一方面要培育和激发理论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建立良好的理论创新的实践环境、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4.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历史。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定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 ,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根据新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为此,“必然要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必然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根据这一精神,理论界对马克思有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预言进行了各种探讨,取得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成果。但是,在探讨过程中有些论者立论的根据,是以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时代在发展 ,实践无止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掌握科学方法 ,找准突破口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泉,是其它一切创新的核心。理论创新具有强大的思想推动作用,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谱写出新的理论篇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实践转向"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是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开创的这种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批判的本性后来被我们一些研究者遗忘了,这才有了今天的"再转向"。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不仅是引导现实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哲学,坚持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不坚持,谈不上发展;不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坚持。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能离开现实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长点只能存在于我们时代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理论创新不仅要看理论自身的发展,更要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是理论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造就理论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机制;四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五是开展正确思想斗争,在批判错误理论倾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六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创新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境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邓小平的实践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理,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极大的运用和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