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戈冬)诸器铭文在研究周代历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铭文中所显示出来的先神崇拜的痕迹,为我们研究先秦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字资料。从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代的祖先神崇拜是存在的,祖先神崇拜的主要内容包括祈福、求佑助、求官职三个方面,并且,从铭文我们也可以看出,周代祖先神崇拜有着浓厚的灵魂不灭思想。  相似文献   

2.
奥西里斯神是古埃及人崇拜的主要神明之一.对奥西里斯的崇拜,没有随着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戛然而止.托勒密时期,奥西里斯神的崇拜不仅表现在伊西斯神庙的赞美诗和神庙浮雕中,而且在古典作家普拉塔克笔下形成奥西里斯神话最完整的版本,奥西里斯神甚至被认同于希腊人的塞拉皮斯神,得到托勒密王朝官方和民间不同程度的崇拜.奥西里斯神崇拜作为古埃及文明存续在希腊时期的文化标签,他的崇拜既是古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在碰撞中实现融合的结果,也是埃及文明影响希腊文明最显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古代巴族信仰和崇拜何物的历史时,学者们普遍认为,古代巴族世世代代都有过对“虎”、“蛇”崇拜历史。然而,古代巴族人们除了对“虎”、“蛇”进行过崇拜以外,还有过对神“鸟”崇拜的历史,考其渊源,前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往后历经夏商周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在现在土家族居民生活习俗中仍有踪迹可寻。在此,就巴族崇“鸟”的历史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并认为古代巴族应是一个以多种动物为崇拜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常乐 《晋阳学刊》2001,(5):109-110
中镇霍山 ,即今山西霍州市之霍太山 ,古来本无疑义。然后世学者说法产生歧义 ,遂使山西霍山为镇之说令人起疑。因此 ,不得不认真考辨。古来镇山与五岳颇有渊源关系。按《尚书·舜典》有舜巡守岱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之事 ,未提到中岳 (嵩山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述此事 ,加了一笔 :“中岳 ,嵩高也。”《尚书》不言中岳的原因 ,学者认为是中岳嵩山距离舜都很近 ,可以随时了解那里的情况 ,所谓“盖近京师 ,有事必闻 ,不虑枉滞……故不必巡之也。”就是说《尚书》未提中岳 ,实际上在舜时中岳已存在 ,故…  相似文献   

5.
东魏北齐时期的晋阳交通贸易汪波魏晋南北朝时期,晋阳(今山西太原)是并州的州治。它东阻太行山,西靠蒙山,北枕管涔山和句注山,南扼霍太山,是个“四塞之地”;而汾河以及各山脉的峡谷和通道为它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顾祖禹称之“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鬼神崇拜源远流长,它的演进循着如下一条线索: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是中国鬼神崇拜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里,从原始的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到天神、地示、人鬼三位一体的鬼神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传统皇家祀典的基础。从秦汉到隋唐,这是中国鬼神崇拜的第二阶段,秦汉信奉神仙是走向道教神系的前奏,道教、佛教的相互斗争,构成了两晋南北朝隋唐这一历史时期里鬼神崇拜中最壮观的场面,这种冲突的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诗歌和历史的关系极为密切,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轫期,诗和史更是密不可分,许多历史传说以诗歌为载体。商、周祭祖诗中提到的历史传说在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原始生命力和生殖力崇拜以及反映本族祖先的神秘色彩、早期战争的壮烈和残酷方面有相通相似之处,同时,在题材、内容、体例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诗经》中这两组英雄祖先颂歌作为历史传说的早期诗歌载体,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部族属性。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文献《山海经》等记载看,神话西王母具有多重神格。古今学者也做了各种考证。剥去多种说法的扑朔迷离,西王母的神格应该定位于大母神,也可为女性的祖母神和祖先神。西王母的神话符号与昆仑山结为一体,属于女性符号的表征。学术界有西王母为月神之说,实际上,月亮的圆形和不断圆缺周而复始的表象与原始神话中崇拜的祖先神是同位的。西王母神话的产生与历史上商周时期活跃的部族西戎有密切的关系。戎族崇拜的女性祖先就是西王母。按其祖先原始宗教产生的崇拜偶像尊为化生天地的西方至高神。  相似文献   

9.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晁福林社神与社祭是我国上古时期社会信仰与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它肇端于原始时代的土地崇拜,发展于商和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则盛行于世。关于上古时期的社神与社祭,专家虽有论述,但多未专论它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变化。本文拟从春秋时期社神与...  相似文献   

10.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随着复杂的灵魂观念的产生,出现了对业已死去的人物的崇拜,也就是被称为氏族祖先之神的崇拜,这是与以往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更大的不同,是出现了专职的祭司——萨满。随之多神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神的人格化导致了神的人形化,崇拜仪式也愈来愈趋复杂。萨满教正是由于出现萨满而形成并因以得名的。萨满被认为是这种原始的宗教教义最具权威的解释者,是被认为能保祐人们平安生活免除灾难的祖先神灵的代表,是一切传统习惯的坚决维护者。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先王崇拜与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先王崇拜是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的.先王崇拜主要表现为先王神圣化以及"法先王"思想的流行.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当时的思想家在先王崇拜的浓厚社会氛围中,竞相提出了效法先王,实行"德治"的主张,但他们对"德"的阐释各不相同.儒家德治思想最终在争鸣中取得主导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殖崇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宗教现象,其崇拜形式有多种。然而,最早产生的生殖崇拜形式是什么?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就此问题予以探讨。一、性器崇拜不是最早的生殖崇拜形式生殖崇拜形式主要有:一是崇拜图腾,二是崇拜自然神(如石神、山神等),三是崇拜祖先神,四是崇拜性器官,五是崇拜生育神(如送子观音等。)但不少学者把生殖崇拜与生殖器崇拜等同起来,以生殖崇拜就是崇拜生殖器,如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一文和《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只谈性器官崇拜,只字未提其他崇拜形式。这是很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辞海》到现在已公开发行三版 ,新版比前两版 ,内容更加充实 ,释文更加细密、准确。比如 ,原“湘山”、“石鼓书院”条所释地理方位 ,于现实不符 ,新版予以了纠正。其他修改处甚多 ,不一一例举。不过 ,新版中还存在一些纰漏。下面试举几例 :一、“衡山”条引《太平环宇记》云 :“霍山 ,一名衡山 ,一名天柱山。”霍山亦名天柱山 ,历史上早有此说。三国魏张揖《广雅》云 :“天柱谓之霍。”晋郭璞注《尔雅》云 :霍山“即天柱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 :“霍山为南岳……天柱山也。”此说代代相传 ,直至今世。其实 ,霍山与天柱山并非一山。…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的祭祀禳灾是由早期天神崇拜、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发展而来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孕育,到夏、商和西周时形式逐渐多样化,春秋战国时则渐渐趋于衰弱。早期的祭祀禳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消除人们对灾害的恐慌心理、提前防范灾害发生、与药物相结合有治疗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5.
古代民俗中以亥日为吉日,金文中很多器物的铸造时间被记载为丁亥日,还有古人喜欢在亥日举行祭祀、赏赐、入学、集市等活动,都体现了亥日为吉日的民俗观念。但亥日何以为吉日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尚未破解的文化之谜。本文对此进行了诠释。文章认为亥日为吉日是猪神崇拜观念的反映。亥的本义就是猪,亥早在先秦就有表示猪的意义,并非汉代才有。猪神崇拜的实质是生殖崇拜。由于亥与生殖有关,与丰收有关,于是就获得了吉祥、吉利的义蕴。殷先王名亥也是猪神崇拜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山岳崇拜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有人类便有对山川进行祭祀的仪式,最初属于原始礼俗,并逐渐转化为原始宗教信仰。出现国家政权后,山岳祭祀成为国家祭典中的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国山岳镇岳化过程中,霍山原是西周霍国祭祀对象,霍亡后成为晋国祭祀对象,此后名列春秋战国时期九州九镇之一。九州九镇说表达了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祈盼。东汉经学兴盛,象征国家权力合法性之一的镇岳祭祀在经学理论上获得定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朝大一统“天下国家”的五镇终于基本认定,霍山镇岳化最终完成。山岳祭祀仪式蕴含着国家政权对统治正统性、合法性的深刻认识与需求。少数民族政权采用汉制镇岳祭祀仪式,体现出民族认同、民族融合。镇岳化使镇岳所代表的区域扩大,显示出中华先民逐渐展拓疆土的过程,也是凝聚疆域内各区域、各族民众合为一体的过程,其政治内涵远远超过仪式的本身。镇岳祭祀还与五郊迎气结合,既体现出浓厚的重农色彩,又宣示了国家的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7.
巍山彝族土主崇拜是彝族祖先崇拜中的宗族崇拜。它诞生于南诏以前,在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建立之后进入了繁荣时期。在巍山,土主神是人们最受尊敬的神,每到祭祀日人们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巍山土主崇拜仪式是当地彝族宗教信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寓教于乐、人神亲善、趋吉避凶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方英敏 《阴山学刊》2007,20(5):11-13
先秦舞蹈就其历史阶段性的主导旨趣来界定,可以划分为三种审美"风格"类型:娱神风格、乐治风格和娱人风格。它们大致可以在逻辑和历史上分别对应先秦社会的三个时段——原始三代、西周和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发展充满着对各种事物的崇拜。一旦人类对某些事物的崇拜感消失,则表明了人类对这些事物的本质和驾驭能力的增强。但是,无论如何人类还没有结束崇拜的历史。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人们从对这类事物的崇拜中解脱出来,却又陷入了对另外一类事物的崇拜中去。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人们对各种超自然的、神密的宇宙力量的崇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对神的崇拜;人们对人世间一些人物的崇拜,产生出了神化的人;人们对于自己创造物的崇拜、产生了拜物主义,而自从人世间出现了商品经济以后,人类又产生了对货币这一一般等价物的崇拜,产生了拜金主义的意识及行为。拜金主义意识和行为的产生,尽管在一个时  相似文献   

20.
保生大帝吴本(音滔),是继天妃林默之后,清水祖师陈普足之前北宋闽南民间出现的一位香火隆盛的神衹,深受闽台人民的无限崇拜和敬仰。本文拟对闽台保生大帝崇拜的历史成因与社会作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