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蒋彬  王胡林 《民族学刊》2022,13(6):15-23, 139
村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单元,民族旅游村寨中少数民族居民与外来游客频繁互动,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探讨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助于从基层视角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本文以川西北一个羌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考察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具体做法,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化创新、做好场景营造、注重深度互动等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白科  周健 《民族学刊》2023,14(2):23-31, 15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路径进行了PEST与SWOT分析,并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PEST-SWOT模型,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区域经济,奠定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引导社会发展,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导向;促进创新驱动,建立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构建、发展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宏观生态,也有利于营造、巩固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区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价值主导层面创新形式、树立形象,引领“有形”;要在基础核心层面生成感悟、升华感情,激发“有感”;要在有力支撑层面强化效力、注重效果,着眼“有效”。这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和实践理路。通过引领人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业的认同向纵深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业的全新格局,以更为广阔、创新、务实的视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宏大的国家叙事不断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赵心愚  康坤全 《民族学刊》2022,13(12):1-12, 1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就是铸牢需要教育引导,必须注意发挥教育在这一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首先要重视铸牢这一意识的重大意义,并把党强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及提出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建立这一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进行,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并结合常态化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孝感市着力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和有效举措,注重“聚焦抓工作大格局构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力;聚焦抓路径载体拓展,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力;聚焦抓重点工作推进,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操化、实践化、实效化,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新提升。2022年6月,孝感市民宗委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上介绍孝疆交融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易地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扶持,是保障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成为推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广西为样本,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机理分析,探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关联,从广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发展成效着手,分析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春艳 《民族学刊》2022,13(10):1-6, 128
大量少数民族由农村迁移至城市,既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民族工作和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并有助于在城市地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效破解城市治理的难题。应从完善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机制和体制,努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关注并及时满足城市少数民族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城市常住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四个方面去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话语的构建与传播始终与媒体叙事休戚相关,民族共同体的理论面向与伦理意蕴是在媒体话语传播中不断书写、强化、创新、发展的。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民族话语重要载体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因时而变,因势而新,叙事传播语境由政治宣传到命运共同,叙事主体由客位主导转为主客互文,叙事方式由宏大到微观。梳析纪实影像叙事中共同体意识的脉络与趋向,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践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论断。"纲"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权威地位、统领作用和根本遵循的强调,是实现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有效化解民族领域风险与隐患的要求,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和实践逻辑。贯彻抓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举纲者"作用;需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入宪法,使之成为纲领性民族政策;需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发挥"纲举目张"的建设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海英  金玲 《民族学刊》2022,13(7):24-32, 14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牢固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根本和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朝一 夕的事,是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是在未来还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实践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进行经验总结是十分必要且具重要现实意义。历史维度回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过程。理论维度回答了中华民族及其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实践维度回答了基层民族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何雄浪  尹凤茗 《民族学刊》2021,12(3):10-20, 95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我们要立足当代、立足国内国际新形势、利用优势、补齐短板、全方位的“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全面发展的胜利果实,保证中华民族永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利君  刘金林  蒙思敏 《民族学刊》2022,13(8):40-50, 157
选取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评估指标构建红色文化子系统,选取“五个认同”作为评估指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子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具有高度耦合;2019-2021年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处于勉强协调、初步协调、良好协调阶段,二者的良性互动已显现成效,但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推动红色文化进产业、进社区、进学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方面提出提升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1,12(2):1-8, 9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与历史教育。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同时也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展开。  相似文献   

14.
张伦阳  王伟 《民族学刊》2021,12(1):10-18, 84
科学研判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现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是丰富而多维的:其理论逻辑在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意蕴,"五个认同"是核心内容,服务"两个大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价值导向;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自在""自觉"到"自强"是其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政治保障,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是其社会基础;最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继焦  党垒 《民族学刊》2021,12(1):66-72, 9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保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重大事件中体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发挥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国家-民族"理论视角,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从单向式到双向式。即不但有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力量,也有自下而上的民族地区及非民族地区的支持力量;既有纵向维度的国家与民族地区及非民族地区的双向互动,也有横向维度的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双向互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即国家治理要推动形成集中统一的更具灵活性的纵向协调机制和横向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23,14(1):95-102, 150
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民族地区的市场性、区域性与传承性,使得其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经济伦理和法治机制双重保障。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传承性的写照,从内部支持和保障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法治则是其外部保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唯有重视伦理传承与法治推进双重保障的互补与统一,才能有效构建民族地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2021,12(1):1-9, 8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姚贱苟  于恩洋 《民族学刊》2021,12(2):23-30, 9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写进党章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并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众多根据。而在这众多根据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百年以来的各个阶段,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策利益与政策认识的互动的逻辑:横向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利益的物理空间与政策认识的思维空间的辩证统一,纵向表现为政策利益与政策认识为一致的自生、共生至同生的交叉并存的历史特征与趋势。这种历史特征与趋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反右扩大化和文革、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得以逐步完善,并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政策新战略。为实现民族政策新战略,应从人民本位上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团结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联结,从经济合作上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互动,从文化交融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实现。  相似文献   

19.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1,12(2):9-16, 9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