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青琐高议》 宋代人的笔记小说很多,而《青琐高议》可以说是宋代早期的一部规模较大的笔记小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点校本搜罗最全,除了有《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和《别集》七卷外,还有《补遗》若干条。本文以下引用有关段落,均据此点校本。 关于《青琐高议》的作者,点校本的《出版说明》中曾加以说明,认为是刘斧“撰辑”,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王重民等先生编校《敦煌变文集》所收《汉将王陵变》,三十余年来,专家们时有补正。今就以前所写校勘札记加以删削,录出各家所未言或看法有不同者十余条,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1、此是高皇八九年,自从每每事王前。(20页) 《变文集》校记:“‘是’原作‘事’,据甲、戊两卷改。”这样说来,伯3627(一)卷作“此事”,斯5437卷、北大藏太平兴国年索清子抄本作“此是”。如以为原文是说故事发生在汉高祖八九年间,则与史实不符,因为项羽在汉高祖五年即自刎乌江,不可能在高祖八九年尚有刘项相争的事。所以,作“此是”、“此事”均不妥。我们看这段唱词,共为八句。这两句在开头。此八句后面  相似文献   

3.
《刘白唱和集》编集流散考熊飞《刘白唱和集》是刘禹锡与白居易二人的唱和诗集,据刘禹锡和白居易自己记载,这部分诗集曾先后编集四次,共五卷。①第一次在大和三年(829年)三月。白居易将大和三年春以前二人唱和诗共138首(《与刘苏州书》作“数百首”),勒成上...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10期报道,1981年莫斯科思想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客观辩证法》的第1卷。它是由康斯坦丁诺夫院士、马拉霍夫、布兰斯基等主编、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集体编写的苏联第一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多卷本专著。1982年2月,苏联高教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哲学组与苏联哲学协会主席团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对刚出版的第1卷进行讨论,与会者就《客观辩证法》一书的内容和结构提出  相似文献   

5.
清《陕西通志》卷2《建置一(图表)》言“太平真君初,置华山郡”。1992年出版之陕西《华县志》言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设华山郡。①此乃二书编者于相关历史不明所致。据《魏书》卷4《世祖纪上》,北魏于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十二月袭据长安,比太平真君元年早13年。上文已言东晋有华山郡,实则后秦亦有华山郡②,料想赫连夏亦当有华山郡。  相似文献   

6.
继《佛本生经》之后,《五卷书》是印度古代最为著名的寓言故事集。全书由数十个寓言故事组成,分为五卷,因此得名。其中的一些寓言、童话、故事,自古以来游历欧亚,流传全球,所以,《五卷书》被人誉为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开头的楔子中,提到作者是毗搜纽舍哩曼,但不可信。书中的寓言故事,实际采自民间,创造者首先是  相似文献   

7.
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是青溪(今浙江淳安县)帮源洞人,这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最早提到方腊籍贯的,是方腊起义期间的两条重要史料:一是北宋官员李纲探亲回家,适逢方腊起义,遇阻于路,对方腊起义的情况“亲见探报及得于传闻实为详悉。”他在上王太宰(王黼)书中,明确说“睦州方寇”,而且说方腊“据帮源村”(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一○八)。二是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徽州知府卢宗原重修歙州城池(其时已改名为徽州)时,烧制的城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勤于著述。由于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后世不公正的评价,使其成书于熙宁年间的文字学著作《字说》,也遭到同样的厄运。《宋史》本传云:“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附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字说》一出,唐耜为之作《字说解》120卷;韩兼也作《字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字说偏旁音释》及《字说备检》各1卷,并作《字会》20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10卷,一时习者蔚然成风。哲宗元祐中废新政,是书也因此遭到非议而被禁用。绍圣间虽又用以程试诸生,但不久旋废,今书已散佚不传。对于《字说》这样一部文字学著作,颇为历代  相似文献   

9.
据法国《快报》杂志1990年11月8日报道,由S.奥鲁主编的《哲学概念词典》(两卷本)和L.热尔帕尼翁与J-L.迪马合著的(《思想史》(第二、三卷)最近分别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和塔朗迪埃出版社出版。《哲学概念词典》是一部专为哲学研究人员编写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词典。在第一卷《世界哲学专业全书》和第二卷《当代哲学问题》中,读者既可以查阅到所有的哲学词汇和用语,又可以了解到从古至今的哲学理论、流派、论战和问题。无论从该词典收录的词条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解释的精确性和深度上看都超过了本世纪初由A·拉朗德主编的《哲学术语与批判词典》(1902—1923)。《思想史》是一部力求以准确和公正的态度分析论述哲学思想发展史的史学论著。在继第一卷《古代》之后发表的后两卷《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代>)和《现代》中,作者不仅介绍和分析了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等近代世界著名哲学家及其思想,而且评述了R·阿隆、J-P·萨特、A·加谬等当代著名法国哲学家及其理论和著作。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书,广大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世界各国的著名哲学家、哲学流派、哲学理论和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崔梅  谢秉洪 《社科纵横》2011,26(1):86-87,90
《汉书》版本很多,现今使用最多应首推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点校本。然对于《汉书》这样一部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巨著来说,历代辗转抄刻,错讹难免。作为宋"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引书宏富。历来被学者视为校勘、辑佚的宝山。《太平御览》所引《汉书》资料计2823条,且与今本《汉书》有诸多不同,这便可以作为研究《汉书》异文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与周道通答问书张立文整理张立文按:日本天理图书馆藏《王阳明先生小像附尺犊》一卷,纸墨较好。卷首有“阳明教言”四字和阳明遗像写真,为明代文微明(公元1470—1559年)所书画。次为《与周道通答问书》[1],又次为《与道通书(五通)》,再次为吴昌...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杂纂》是怎样的一部书? 同《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同一时代,出现了又一位才女清少纳言。清少纳言本名不详、“清”是氏名,即清原氏的简称。“少纳言”同紫式部的“式部”一样,并非名字,而是官职称呼。清少纳言写了一部文学随笔《枕草子》,在体例上很受唐代诗人李商隐《杂篡》一书的影响。不过两部书对我们来说,似乎《杂纂》一书较之《枕草子》更为陌生。那么我们就先从《杂纂》谈起吧。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考论黄朴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关于《唐太宗李卫公问...  相似文献   

14.
此书收《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即《传习录》中篇,系阳明重要论学书札之一。《阳明年谱》载此书于嘉靖五年丙戌条下,谓“八月答聂豹(文蔚)书。”按《阳明年谱》嘉靖三年甲申条记:“十月,门人南大吉续刻《传习录》。《传习录》薛侃首刻于虔,续刻于越。”钱德洪《传习录》中篇首序云:《答聂文蔚》之第一书属“元善(南大吉)所录之旧,”钱氏仅照此移录。故此书不可能成于嘉靖五年,只能成于嘉靖三年十月以前。此书已倡致良知,《年谱》正德十六年辛已条云:“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故此书又当成于正德十六年以后。  相似文献   

15.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共20卷,收入了日本古代仁德朝(5世纪初)至淳仁朝天平宝字3年(公元759年)约350年间的和歌4500余首。其中,短歌4200余首,长歌260余首,旋头歌60余首。《万叶集》的编者和成书时间尚无定论。据著名万叶学者伊藤博教授考证,从1卷本到20卷本,有近80年的形成史,最后由后期代表歌人大伴家持在桓武朝初期(公元782~783年)集合而成。《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宋代的《诗经》研究是一大高峰,可称名家辈出,著作如林,而且不少著作和学说大多流传至今。朱熹是宋代诗学两大派———宋学派(或称“废序派”)和汉学派(或称“尊序派”)中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集传》是在宋以后广为流传、至今还被常用的一部解释《诗经》的书。对朱熹研究《诗经》的得失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推动当代《诗经》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对于笔者的学养来说是远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笔者拟就朱子对《诗经·二南》的注评来谈谈他对《毛诗序》的批判、发展以及其后代的影响,以供专家…  相似文献   

17.
刘平中 《唐都学刊》2012,28(3):67-73
《函海》是与《汉魏丛书》《津逮秘书》《知不足斋丛书》“共列为四部”的清代著名私刻丛书。《函海》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亦非成于李调元一人之手,其版本源流复杂,一书多至八版,累计收书二百二十余种,千余卷,号称“天下奇书”。该书所刻皆白汉而明诸人著述未见之书,有功于《永乐大典》一书之流布,有补于《四库全书》遗珠之憾;专刻蜀中耆旧著述特别是明升庵未见书及己著书,有助于巴蜀典籍文献传承、蜀学文脉之延续。  相似文献   

18.
我的《“系统要素价值系数定位比较分析法”及其应用》(以下简称方法论)一文于2002年在《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后,同年人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文献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文库》(中央文献出版社)和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编辑的《新世纪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献·执政兴国》卷(中国文史出版社)以来,  相似文献   

19.
对《四库总目提要》的补正订误,继前辈学者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縉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后,近又有李裕民先生《四库提要订误》(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崔富章先生《四库提要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大作问世。兹将我们在翻检《总目》时发现的是书疏误而又未见余、胡、李、崔等先生论及者数则,整理补正如下。本文引录《总目》文字均据中华书局1965年整理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省称《总目》)。(一)《总目》卷156:《筠溪集》二十四卷。宋李弥逊撰。弥逊字似之,连江人,居于吴县……是集首有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按:《筠溪集·附录》《李公家传》谓李弥逊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九月因事过沪。在某处无意中发现了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及其附录《域外集》,为之狂喜者累日。就我所知,这部书恐怕是世上无双的孤本了。张缙彦,《清史稿》卷251及《清史列传》卷79均有传,但前者附于《刘正宗传》之末,而后者系《贰臣传》的改编,据两传,知缙彦字坦公,河南新乡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起家陕西清涧县知县。十年(1637年)进京任户部主事,一直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李自成一到北京,他便投降了。李自成失败,他又依违于福王和清朝之间,脚踩两只船,两面讨好,直到清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才算死心踏地地接受了洪承畴的招安。十年(1653年)授山东右布政使,次年改任浙江布政使。十五年(1658年)内调为工部右侍郎。二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