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凯 《现代妇女》2014,(8):149-149
文章以婚姻契约观作为理论基础,对无性婚姻导致离婚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性权利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夫妻一方不履行性义务即构成性违约,性违约可以导致一方提起同居之诉或精神赔偿,且可以构成离婚的法定事由。  相似文献   

2.
李迎春 《职业》2008,(4):35-35
Q:我是长春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于2007年12月与X公司、学校签了就业协议书,即三方协议。因出于个人原因,最近我想解除协议,但有一个问题:协议中约定了违约全2000元,这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还是应该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刘洋 《现代妇女》2014,(10):114-114
我国《合同法》不仅引进了预期违约制度,而且也借鉴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两种制度主要规定在我国《合同法》68、69、94、108条中。这两种制度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区别更是显而易见。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指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相关规定,一般原则下,如果卖方依合同规定的要求将货物交于第一承运人时,风险就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但如果违约的情况下.风险又是否发生转移.买卖双方风险责任又如何具体划分呢?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和基本义务,对国际贸易实务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一名罗马尼亚犯人在监狱中向法院提起一项控告,指控上帝违约。先不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跟他有什么约定,居然会违约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违约的现象从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入手深入分析违约的原因,并结合原因提出了减少毕业生违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位 《现代交际》2011,(10):142-142
本文建立在分析信赖利益与期待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对信赖利益的适用性进行了更为合理的理解。此后,文章指出这一概念既指在合同成立以前,基于对契约义务的违反而产生的损害赔偿,也包括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因一方解约而导致的类似于"恢复原状"的损害赔偿。最后,就英美契约法上的损害赔偿原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年逾七十,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唯一的女儿想尽赡养义务,可钱都由女婿掌管,他不肯拿钱。请问可否将女婿告上法庭?爱海爱海同志:赡养是指幼辈对长辈承担供养责任。《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你与你女婿的关系是一种姻亲关系,即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具有这种姻亲关系的翁婿之间是不存在赡养关系的,你女婿对你是没有赡养义务的。但按《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村王某不尽赡养义务,致使其年近八十的父亲生前欠下村卫生所8000多元医药费。其父死后,遗有少量家具、衣物,王某以不继承父亲的遗产为由,拒绝偿付他父亲欠下的医药费,请问他的理由成立吗?德永德永同志:王某的理由不能成立。“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后,在就业愈来愈难的情况下,跳槽现象时有发生,高校毕业生的违约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只有积极地采取措施,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才能有效地促成和谐就业,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合同法范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各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立法的过程中,逐渐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合二为一,互相准用。我国立法也相应体现出了"大侵权,小违约"的趋势。为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针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实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司法领域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1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第二十三条规定: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以上这四条规定都涵盖了赡养和扶养的责任和义务.而笔者曾遇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自己已经是老年人,还要不要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另一个是老年夫妻是再婚,要不要尽相互扶养的责任?答案是:只要有能力,就有这份义务和责任.现向大家推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因此,当子女有条件赡养老人而不履行义务时,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法院根据父母的诉讼请求,查明情况后,可判决令子女给付。如子女坚持不给,法院还可强制执行子女的财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之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这里的人没有限定职业,所以,从事警察职业的人有作证的义务;其次,警察作为特定为人民服务的人,作为人民的公仆,他也应当无条件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警察作为某些案(事)件的知情者或办理者,也应当承担作证的责任。因此,警察应当具有作证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人给赡养也打上了“经济”的烙印,在赡养、抚养、继承上搞对等,在权利和义务上搞平衡。认为不继承遗产可以不赡养父母,父母对自己尽的抚养义务少,可以少尽赡养义务。赡养人之间有协议,可以按协议不履行赡养义务……殊不知,赡养是一种法定义务,不是法定的权利,是无条件的、是不可斤斤计较的、是不可放弃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因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孙子出生刚满月即和我一起生活。现孙子5岁多了,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近儿子和儿媳离婚,孙子被儿媳领走,请问我这个做奶奶的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秋丽秋丽同志:探望权是《婚姻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实体权利。按《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依法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妹等不能作为行使这一权利的主体。你和孙子共同生活5年余,对孙子的疼爱之…  相似文献   

17.
若星 《老年人》2013,(2):13-14
年近六旬的赵玉英在房产中介公司的运作下,与房屋卖主签订了一份二手房屋买卖格式合司。合同墨迹未干,赵玉英听说房价可能下跌的消息,觉得自己吃了亏,于是反悔不买了。房产中介公司认为,按照合同上白纸黑字的条款,赵玉英若不买房就必须支付2.5万元违约金。赵玉英不依,房产中介公司一纸诉状将她告上法庭,要求按合同约定履行相应义务。房产中介公司能打赢这场官司吗?赵玉英真的要按照格式合同条款支付2.5万元违约  相似文献   

18.
德文 《老年人》2007,(9):51-51
问:我与老伴再婚时,各自都有儿女。她的儿子当时才6岁,之后由我抚养长大。现在我老了,我想要儿女们分担对我的赡养义务。请问:我有亲生子女.继子还对我负有赡养义务吗? 答:我国《婚姻法》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司法实践和学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已经成历史,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和限制标准值得探讨。探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具体范围及该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应该坚持的限制维度,从对比的角度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针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和完善建议,可以对司法案例和具体审判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出生未满月,生父就因犯罪判刑入狱。后来,生母改嫁,我靠继父抚养长大成人。现在,我的生父年老体弱,无生活来源,要求我赡养他。请问,我履行了赡养继父的义务,还有赡养生父的义务吗?家旺家旺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第三款,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