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古代,广东远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环境恶劣,社会风俗鄙陋,生活处境艰难,因而成为历代文士的贬谪之所.贬谪,对于官吏和文人来说,是不幸之事,然而,他们来到广东这蛮荒之地,各种情感像激流般地冲撞着更为敏感的心扉,因此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口与手,使他们比平时更具抒发欲、创作欲,于是记叙广东贬谪之生活遭遇,抒发广东贬谪之情感的诗词也就在这苦难的日子中产生了.广东贬滴诗的情感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不平与怨愤、思乡与怀人、忧国与忧民、旷达与奋发.韩愈是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并列的唐代诗文大家;苏轼是与陆游、辛弃疾并称的宋代三大诗词大家.这两位大家在贬粤期间都创作了大量的贬谪诗.他们的诗歌比兴寄意,契合无垠;情景交融,意境浑成,最具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2.
张袁月 《社科纵横》2011,26(1):88-90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了沉重的政治打击,但贬谪生活也成为了他塑造自由人格、实现人生审美化的的契机。苏轼在这期间所作的词中体现出了深重的悲剧意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消解模式,而这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又是相通的,从而使苏轼词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超越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具有了超脱的人生境界和深远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3.
安部公房在文学创作中取法存在主义的独特个性,活用卡夫卡形式,使得作品独具特色,韵味十足。安部公房历经战后各种文艺思潮的激荡和撞击,其作品与“私小说”原有的艺术思想模式迥异,他把视角和触角投向了社会、自然与人生,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形式,作品的外在表现也许是夸张扭曲的,表达的主题却是深沉的,那种荒诞对于日本当下的生活更有意义。安部公房以非常独特的审美和出人意表的细节、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显示出他艺术探索的前沿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当代民族精神”漫议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着眼点应该是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民主与法制。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是理性精神、实用精神以及认识论和经验论传统。百年来我们的前辈在吸收西方智慧时往往表现出偏爱德法传统中与个人的生命情趣、审美体验及整体意识有关的内容而漠视英美传统中与科学及制度安排有关的东西的偏颇。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之义是补课;当前流行的反现代化、贬谪科学与理性的倾向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爱心护理工程是对高龄老人的特殊关怀的公益性事业。松堂关怀医院作为爱心护理工程的基地,他为高龄老人的个体生命创造的幸福感受、营造的“社会沃母”环境、社会伦理关怀和姑息医疗对高龄老人生命的尊重,体现出该工程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飞 《社科纵横》2008,23(6):107-108
唐代壁画是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敦煌壁画色彩最灿烂的是唐代,体现和展示了佛教艺术全盛时期的面貌.反映在彩塑和壁画上,大多都有华丽的色彩和形式美感,表现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们分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及艺术特征,会对今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对当今美术设计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7.
赖虹  木子 《社科纵横》2012,(10):110-113
宗教关怀表现为现实关怀、人文关怀、终极关怀三个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宗教的关怀具有关怀"偏实际、重生命、富操作、重心灵安慰、依靠上帝"等特点。宗教关怀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最先进入人们视觉的不是物体的形态,而是它的色彩。色彩能唤起人们的美感。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狄德罗在《论绘画》中也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由此可见色彩之于绘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绘画艺术一样,语言艺术也追求色彩美。文学作品总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情感赖以活动的活生生的客体世界,要表现这个世界,就少不了对色彩的描绘。因而,色彩描绘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在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语辞点染环…  相似文献   

9.
陈莉 《唐都学刊》2006,22(3):62-66
意象批评是指我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一种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模式以介于具体艺术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意象来表达批评观念。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意象批评理论给读者的印象是意象融感性形象与抽象概念于一体,既有抽象的理论概括,又蕴含着理论家生命体验的痕迹,使理论的构建彰显出生命的色彩,充满灵动之气,引起读者对生活和生命无限的感慨。生命之树常青,理论并不总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0.
陈习刚 《唐都学刊》2008,24(5):14-21
唐代丰富的葡萄文化,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诗歌所反映的葡萄、葡萄酒与唐代社会、文化中.唐诗不仅揭示出唐代葡萄、葡萄酒产地、葡萄文化传播地及唐代葡萄种植和酿造技术,也揭示出唐代丰富的葡萄文化内容.如葡萄称谓的写法,葡萄地名、人名的使用,丝织品葡萄纹图案,诗人拟景状物的素材,时人的葡萄、葡萄酒观念,拓边及边塞生活中的葡萄、葡萄酒特色,葡萄、葡萄酒中的风花雪月、胡风,葡萄酒酒具等.  相似文献   

11.
邓大情 《探求》2011,(3):47-53,62
小说与城市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城市的繁荣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反过来,小说又能够生动地再现城市生活。在近代小说中,作家对广州都市生活的各个侧面展开了生动的描绘,都市民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岭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广州民俗在传承民族文化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色。在内容上,近代小说中有关广州城市民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岁时节日民俗、婚丧嫁娶民俗、生辰寿诞民俗以及宗教信仰民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冯国瑞 《学术交流》2004,4(8):153-155
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及其独特的乡土经历决定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鲁迅本人并不熟悉乡村,并不熟悉普通农家生活。在眷恋与热爱、忧患与焦虑、怨怒与叛逆、孤独与苦闷的乡土情结的驱策与引导下,鲁迅在其乡土文学作品中不避矛盾地选择了隔岸遥望式的创作姿态,对中国乡土农村表现出迥异于前人与他人的更为持久和深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2011,(3):37-39
爱心护理工程是对高龄老人的特殊关怀的公益性事业.松堂关怀医院作为爱心护理工程的基地,他为高龄老人的个体生命创造的幸福感受、营造的社会沃母环境、社会伦理关怀和姑息医疗对高龄老人生命的尊重,体现出该工程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辉煌,使紧随其后的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显得相形见绌.但历来对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批评往往疏于对其进行动态的观照,也忽视了其自成格局、自成风格的一面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实际上,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均有所推进,特别是一些反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表现出与生活同步的作品的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符合规律的发展趋向.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美学气象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落差,主要在于"小说"观念的陈旧,新的审美内容为旧的艺术形式所束缚,归根结底则是因为受到宋代历史文化,包括社会形态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5.
谢广山 《学术交流》2004,(4):163-166
教育是社会生活整体的,德育是教育整体的,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的分离和德育从教育整体中的分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同时又造成了德育的孤立与失落。让德育回归到教育整体中,就是要使德育融合在教育全过程之中,以生活为出发点和根本旨归,以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关怀和促进人的精神生命的自由成长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岑参写景诗绘画美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与画的相互借鉴与渗透使得二者在创作构思与技法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唐代的绘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岑参的大量展现自然风光的写景诗中就突出地表现了绘画美。岑参正是把自己心灵的感受和对生活的领悟寄托于自然风景的上面,因而,他的写景诗所展现出来的画面美就具有了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陈新华 《学术交流》2006,(5):152-154
宇宙意识是一种宇宙化了的生命意识,它贯注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唐代诗歌中的“宇宙意识”,体现了老子“天人同构”的思想,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却又表现出了很幽深的困惑和孤独的特点。宋人作品中的“宇宙意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自我意识的充分“扩张”,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对人生的思考超越了感伤,在理性高度上给予观照。  相似文献   

18.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11,(4):96-100
白桦派剧作家和评论家仓田百三今年诞生120周年。他的代表作《出家及其弟子》问世之后,相继被译成英文、德文、法文、中文。《出家及其弟子》提倡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博得了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好评。仓田的《爱与认识的出发》与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阿部次郎的《三太郎的日记》,是青年必读的人生教养三本“座右之书”。仓田的作品多以爱与信仰为主题,带有宗教伦理色彩。当“无理想”的自然主义文学走入死胡同时,仓田的“良心私语”式作品,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激情,为青年们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刘铁峰 《唐都学刊》2008,24(6):34-38
元稹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积极入世者,也是中唐政治舞台上一位活跃而有影响的人物,虽然遭遇过多次贬谪,但始终坚持以权道济世.终其一生,在功利追求、仕宦态度、济世实践等方面总是热切而主动的,表现出饱满的人世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论大庆石油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庆石油文学的主流,呈现出一种与同时期其他文学潮流不同的创作特征。在作品风格上主要表现为豪迈的抒情方式、具有阳刚美的意象运用方式以及悲壮的人物心理描摹方式。风格的形成源于作者的思想特征,石油文学作者思想的形成包括大庆主导意识形态———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以及他们在油田生活中获得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