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六朝定都建康的风水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风水 (或称风水术、堪舆术等 ) ,过去人们往往将它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 ,在分析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原因时 ,只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而对风水因素讳莫如深 ,或者将风水因素简单地归入自然因素的范畴进行考察。实际上 ,风水因素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综合因素。如果我们对于我国古代城市进行一番全面客观地考察的话 ,我们不难发现 ,风水因素常常是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列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城市选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六朝都城建康城址的确立就是风水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显例。本文对风水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估 ,对建康城的风水格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就金陵王气的传说对于都城选址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楚国都城制度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国都城制度涉及都城选址、都城的发展过程、都城内部的空间格局等方面.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有助于重新探讨楚国都城制度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楚都寿春城的地理沿革、城区范围和分布中心,以及纪南城的宫殿区的地理位置.楚宫殿区位于城内的东部,楚国都城内部布局是以东部或东北部为重心,与楚简<日书>所反映的建筑住宅的方位吉凶观念大体相合.  相似文献   

3.
略论商代后期的宫廷乐舞刘志伟历代的都城作为具有特殊意义和范畴的城市,是为城市的最高形式,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包括宗教、祭祀等)。作为一种隶属上层建筑领域的狭义的文化,它的繁荣与否往往和国家的稳定、发达、经济基础的丰厚程度直接相维...  相似文献   

4.
"天下之中"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关都城选址规划的理论。它形成于洛阳,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河洛地区丰厚的文化根基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直接孕育了"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天下之中"所反映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引导了古代众多王朝都城选址的洛阳取向,构成列朝建都洛阳的独特理路的基础和神圣性、合理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鸿都门学是东汉末年由汉灵帝发起创立的一所艺文机构,它的创立在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鸿都门是东汉都城洛阳的一座宫门,但对其所在的确切位置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北宫之中,另一种则认为在南宫之中。通过文献的考订,可以确定鸿都门的位置应当在洛阳南宫之中。以鸿都石经来指称熹平石经,这种称谓与史实不符,并不恰当。鸿都门学的选址与汉末政治斗争形势密切相关,主要出于均衡不同派别政治势力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的规模日益扩大,车兵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步兵则愈益上升为主导的地位,并出现了骑兵.以步兵、骑兵为毛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战.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与日俱增.那时候,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增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各诸候图的都城都是最繁华的大城市.它们不仅足政治、文化中心,也屉财富最集中的地方.为了掠夺财富,列国之间常常"争城以战",于是都城就成了兼并战争争夺的重要目标.都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日益增大.都城的陷落,从某种意义上说,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灭亡.所以各国在营建都城时,都遵循易守难攻的原则,认真选址;同时不惜人力、物力,进行设防,以建立严密、完整的防御体系.关于这个问题,迄今未见专文,为此笔者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与根据地经济建设姜义军抗日战争以任略者的失败和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然而,任何战争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军一扦为,战争的胜利往往是军事、政治、思想、经济等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经济而言,它往往反映出战争的根源,而又是战争的囊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亚述曾经多次迁都,亚述都城的变迁表明:亚述都城的选址多侧重战略意义突出的地理位置;迁都是亚述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亚述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适应变化的政治形势的客观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迁都往往成为缓解政治形势的变化所引发的内部冲突的有效途径。此外,亚述迁都有时也取决于亚述国王的个人意志。  相似文献   

9.
金成淑 《文史哲》2005,(2):105-109
根据零星的文献记载推断,慕容鲜卑接触佛教,可能是在慕容廆进入棘城之后,约慕容廆晚年和慕容皝即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佛教传入慕容鲜卑后,迅速、广泛、深入地传播开来,表现为佛寺在慕容诸燕国家的都城和统治区内广泛兴建;佛教信仰逐渐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发展;佛教及其文化在慕容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日益渗透,在政治方面,佛教僧侣常常被慕容诸燕统治者引为顾问谋士,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决策;在社会生活方面,佛教内容已经渗透到慕容鲜卑的葬俗、服饰等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慕容燕国军国大事谋议的佛教僧侣是以各种方术来为统治者服务的。从佛教僧侣在慕容燕国统治集团中的活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吸收中国传统的方术而为政治服务是佛教改造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家之间空间距离的存在,运输成本不可避免,并成为跨国企业选址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收益递增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假设前提,在跨国企业中也是广泛存在,并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外部性更是许多跨国企业极力寻求的收益加速器.三项因素综合作用,促使跨国企业在考虑选址问题时往往倾向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或者说接近最终产品市场和中间品市场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都城的东渐是古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是由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及民族等因素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同时也深含着地理的、历史的诱因。长安都城地位的丧失既是关中地区经济衰落和全国经济重心转移的结果,又与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军事中心的转移等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经济重心的吸引和运河的牵引等因素的作用下,都城由长安回归中原,横跨汴河之上、坐待漕运之利的水陆交通枢纽——汴梁最终因其优越地理位置和便利交通条件而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五代和北宋的主要都城。  相似文献   

12.
王明德 《殷都学刊》2008,29(4):20-27
都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的产生是聚落演进的结果;作为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又是国家演进的产物。中国古都的起源在聚落形态上表现为从部落联盟中心的大邑逐渐演进到王权国家曲都城;时间形态上表现为从三皇五帝时代的都邑发展到夏商时期的都城;地域形态上表现为从黄河上、中、下游的广泛分布渐趋集中于中游的中原地区;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宫殿、宗庙等大型夯土建筑物的出现。随着宫殿和宗庙的出现以及聚落中心功能的加强,至夏、商两代,真正意义上的“四方之极”,即政治、军事、经济、典仪及文化中心的都城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建都设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全有 《天府新论》2004,(2):98-100
都城设置是孙中山十分关注的问题。关于中华民国的首都设于何处 ,孙中山的思想有一个流变过程 ,前后有上十处地方为其所注目 ,其中有的城市一提而过 ,有的则多次强调。在所有的都城候选城市中 ,武昌和南京是孙中山最为看中的所在 ,这更主要的是基于反对袁世凯定都北京的考虑。在武昌和南京之间 ,孙中山有时候倾向于前者 ,有时候则对后者予以强调。当然 ,从总体上来说 ,在孙中山眼里 :武昌和南京实属各有千秋 ,互为伯仲 ,介乎于均可之中。至于其建都主张 ,更多的是基于现实政治斗争考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社会稳定是指社会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良性运作状态。保持现代社会稳定是一个协调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历史运动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扩大政治参与。1 第一,人民的政治参与是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引发新的利益分化和重组,导致旧有利益格局的崩塌,形成新的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同时,由于市…  相似文献   

15.
都城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文化中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典型集中所在,是历史横断面文明的缩影。因此,古都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商代也是如此,商代都城的屡迁、发展,构成了商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都城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商代社会的许多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四川回族经济文化述略张泽洪四川有回族108638人(1990年统计),清真寺116座。四川回族是在元明清时期,因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因素,从陕、甘、江南、云南等地区迁徙入川的,他们虽散居四川各地,但仍保持着回族的风俗习惯和伊斯兰信仰。四川回族...  相似文献   

17.
中华法文化是中华民族法律方面的文化成果,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国际等诸因素的合力下,中华法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化之特征。中华法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民族地区法制、法域、民间法、法律主观等方面,其一体化进程是从政治一体化到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会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希望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效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内容和方法、体制和管理以及环境状况等,都从不同方面对教育效益产生影响。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就应从影响它的多方面因素着手,使每一种因素都对其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就传统儒学的国家观念来说,最理想的模式莫过于“王朝与藩国”的政治体系。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上,王朝与诸藩国的远近亲疏并不完全一致。元明之际,对于新建的明朝来说,除了要合理地继承并发扬历史上固有的“王朝与藩国”的体系外,还要处理好因取代元朝而出现的国际格局变迁的再调整,使之更加有利于明初的国家安全。在明初的国际格局诸因素中,东北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政治因素,而对明初的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制定,均起着独特的作用。 明初东北亚国际格局的结构分析   在传统的宗藩体系中,以中国为宗主、朝鲜和日本为…  相似文献   

20.
宫廷政治是中国帝制时代的客观存在,宫廷政治的中心是皇帝与皇帝权力,是围绕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国家中枢政治权力,也是国家中枢政治与中枢政治体制的运作状态,是围绕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存在着的一整套政治结构及其政治体制,是服从、服务于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宫廷内外、朝廷上下的权力系统。在宫廷政治结构中,君臣关系是最常态的一对权力关系,它体现出上下等级结构的划分。构成宫廷政治结构的君臣与君臣关系,并不是单纯指代皇帝与朝廷臣僚,以皇太子为代表的东宫权力系统之亦君亦臣、非君非臣的独特地位,对宫廷政治格局的面貌造成了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从都城选址与宫廷建筑等讨论了宫廷政治运作的空间概念,即宫廷政治发生的空间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