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盟成立之初 ,其妇女政策只注重职业生活领域的性别平等 ,但自 90年代中期以来 ,它也开始注重政治生活中的性别平等 ,并提出和实施了一些相关构想和措施。据欧洲委员会称 ,这主要是因为“妇女参与决策过程的不足乃是欧盟发展民主和提高内部凝聚力与世界竞争力的重大障碍”。1 .规划与建议欧洲议会于 1 994年颁布《决策过程中的妇女》决议。翌年 ,欧盟理事会也在一项决议中明确表示力求实现“男女均衡参与决策过程的目标”,并认为这是实现所有生活领域里“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前提”。该理事会在 1 996年 1 2月《男女均衡参与决策过程》的建…  相似文献   

2.
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双方为了恢复数据跨境流动秩序,于2022年底达成了“数据隐私框架”。该框架旨在回应欧盟法院在“《隐私盾协议》无效案”中提出的主要关切。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基于该框架对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发布了充分性认定决议。然而,该框架并未对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收集数据与窥探隐私的行为施加实质性限制。此外,框架建立的双层救济机制由于缺乏独立性,也无法给数据隐私权益受损的欧盟公民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与《隐私盾协议》相比,该框架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突破。欧盟和美国在双方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上的博弈,表面上是两种数据保护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碰撞,实际上反映出了欧盟实施“数字主权”战略与美国维护“数字霸权”地位之间存在的根本利益冲突。欧美凭借各自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争夺全球数字治理话语权。通过深入研究欧美之间关于“数据隐私框架”的规则博弈,可以为我国在选择适合本土的数据监管模式和提升数据治理规则话语权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典型的开放系统的联合国安理会,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实质性改革受到它原有权力结构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根据2004年12月联合国名人小组改革报告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2005年3月向第59届联大提交的改革报告中关于否决权、扩充安理会两方案和侯选国标准三个问题的有关内容,以及现任常任理事国、主要候选国、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性大国对报告的几项建议的态度,安理会进行第二次正式调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改革与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围绕着联合国改革和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问题沸沸扬扬,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日本“入常”,正有待于世界各国做出正确的抉择。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当时仅有51个成员国,现在已经发展到191个。关于联合国的改革早就提出过,但由于难度很大,过去只是议论,没有提出过什么具体方案。后来,联合国曾经进行过一次扩大安理会的改革。1963年12月17日第18届联大通过决议,增设了四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目前的改革是第二次。现在时代变了,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根据现在的情况对联合国做一些必要的改革。这一点大家没有争议,中国也一…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4,(19):30-31
今年7月,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简称FATCA法案)正式生效执行,签署了相关协议的其他国家有义务向美国通报美国居民在该国的资金情况,反之亦然。虽然纳税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通过离岸交易等避税。这项法案是美国国税局(IRS)打击本国公民海外逃税的一项“利器”。  相似文献   

6.
邹杨 《学术交流》2007,7(5):57-61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事后救济是瑕疵决议通过后所采取的救济手段。主要借助诉讼的手段寻求救济,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决议瑕疵的事后救济措施规定的不充分,存在许多空白和粗糙之处。立法的空白与粗糙,势必造成实践中瑕疵决议的滋生,因而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制度基础上,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事后救济加以详尽的规定,从而达到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实现股权平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白彦锋  文攀宁 《创新》2013,(3):64-67,77,127
自2003年1月1日执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政府采购活动实现了有法可依。10年间,我国的政府采购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贯彻"三公"原则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有"政府采购第一案"之称的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状告国家财政部一案,历时7年,此案反映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的诸多问题,透过"政府采购第一案"深入讨论我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体责任归属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程序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制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一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的相关主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之一.据说,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达100余种.韦伯尔(C.P.Webel)的著作<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Terror,Terrorism,and the Human Condition,New York and Hampshire:Palgave Macmillan,2004)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万字,但他通过对恐怖事件幸存者的直接采访,以现象学方法界定恐怖主义,指出了恐怖主义本质定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此,韦伯尔在众多的恐怖主义研究者中具有较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组织自成立以来 ,既受到极力恭维 ,又因其未竟之事或没有预防危机的发生而遭到批评指责。在 2 0 0 3年 3月联合国未通过允许英美干涉伊拉克的第二次决议之后 ,许多评论者指责联合国缺乏现代性 ,成员国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安理会的代表性不足 ,联合国作用不大 ,适应力不强。伊拉克危机引起了关于联合国的未来的讨论。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做法和联合国体系的死气沉沉甚至威胁到了联合国的基础、其合法性和权威性。但是对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大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以及维和行动进行改革的时机似乎还未到来。联合国的基础再度…  相似文献   

10.
谈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执行中的主要问题罗广文靳小平本文就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与执行中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主要问题,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现实状况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与执行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一)资金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规定与执行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罗马法一语的法典法意思,证明金砖国家法律方面的共性是法典法。分别说明了中国法、俄罗斯法、巴西法、南非法与罗马法的渊源。通过研究印度的法典编纂史,证明了与罗马法无关的印度法也是法典法。文章建议金砖国家的学者加强法典编纂经验的交流,以及在多民族-宗教的条件下制定统一的人身关系法经验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In Khrushchev's report to the 21st Congress of the CPSU and in the resolutions of the Congress and subsequent decisions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special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increasing the role of the community in combatting law-breaking and intensifying the effort to prevent crime.  相似文献   

13.
胡利明 《创新》2016,(4):21-32
民族法学理论上属于法学学科门类,事实上从属于民族学学科却从事法学职业。民族法学和法学在法学价值上有融合和契合,但不能等同或替代,原因在于法价值理念有冲突矛盾。民族法学研究方法既来源于又高于法学研究方法,作为"客观存在"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民族法学研究方法理念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探析理念创新的理论根据,将其引导到价值衡量分析的学术轨道上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重点集中突出核心价值和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4.
西方法学流派的逻辑起点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西方三大经典法学流派,我们发现不同的法学流派都有自己的核心问题意识与逻辑起点。自然法学以价值为逻辑起点,规范法学以规范为逻辑起点,社科法学以社会事实为逻辑起点。这看似常识化的命题,既展示了不同法学流派的魅力所在,也隐含了这些流派的内在局限。在我国法学流派渐趋成型的当前,深入理解三大法学流派逻辑起点的两面性有助于在西方法学思潮研究中确立科学的研究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适合中国的法学流派。  相似文献   

15.
徐国栋 《求是学刊》2002,29(6):78-83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十二表法的 4个中译本的西方语言版本依据 ,将它们与晚近的两个西方语言的版本进行了逐表的比较 ,指出了诸中译本中存在的一些错误 ,介绍了西方国家研究十二表法的新进展 ,在此基础了提出了重译十二表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是英国济贫法制度开始实施的时代。圈地运动、物价上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得17世纪英国的贫困和流民问题严重化,1601年济贫法构成了这一世纪英国济贫法制度的法律基础,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济贫法救济逐步扩大并关注流民、贫民的管理与救助,济贫税开始推行,但范围有限,济贫法管理发生变化;17世纪后期,英国的济贫法救济提供现金、衣物、住房与医疗救济,劳动救济和济贫法管理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论“安乐死”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一直是备受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对于“安乐死”,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国的法律也对“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法律上允许“安乐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乐死当成是故意谋杀罪。本文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明“安乐死”在法律上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它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来分析“安乐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探索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Since its very release in March 2006, the opinion-soliciting draft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has sparked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Indeed, the whole process of its consideration, promulg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mendment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complex questioning and a diversity of views. This has to some extent reduced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itself. I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rational legal construction can minimize the damage done by the failure of private negotiations. The Labor Contract Law is dedicated to changing the action space of workers an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e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and equity in distribution. With the aim of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harmonious and stable labor relations, the law seeks to encourage workers and enterprises to forge communities of shared interests, shared undertakings, a common destiny and a joint mission; it is here that the true value of the law lie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building a system that categorizes workplace employment, the Labor Contract Law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workplace labor relations management and sets up an innovative labor rel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ced with the new normal in labor relations, we should make further progress in strengthening democrat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etc.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安全"到"国家主权",从一般国际法原则到国际海洋法制度,综观菲律宾政府对南沙群岛主权主张的演变,其所提出的"证据"与"理由"均属其历史发展及民族主义情绪下行政或立法的产物。随着国际政治现实变化及国际法发展,菲律宾政府的法律主张从单方面依据国内主张或立法,逐步转变为寻求国际法支持,并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制度靠近。未来随着国际法发展、菲律宾国内行政实践以及立法的变化,仍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在制度设计上的主要安排和直接载体,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性核心制度。本文以北京地区为视角,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失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制度上的健全和完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