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江汉平原湖区的开发以及砍伐森林、围湖垦殖和修筑堤筑等人类活动对湖区环境的影响。它们改变了河湖关系,致使湖泊面积及容积缩小,破坏了该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要实现江汉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湖泊资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湖湖区环境破坏、湿地面积缩小,导致湖区居民(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现状,运用实地调查方法,寻求其原因、规律,并通过对该地区湖泊生态蜕变及其启示进行分析研究,为内蒙古东部牧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高原湖区综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原淡水湖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所处流域范围及下游地区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及社会经济地位。本文分析云南高原淡水湖泊对湖区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提出维护湖区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湖泊资源。在分析湖区生态系统中“水”、“土地”生态因子在维系湖区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之后 ,提出湖区综合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湖区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洪涝灾害严重、泥沙淤积和沼泽化现象普遍、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血吸虫未得到根治等是该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流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及人为影响密切相关。治理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树立综合治理的思想,强调统一规划管理,突出治水中心环节;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湖区资源;控制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构建完善的湖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沃什 《山西老年》2011,(3):35-35
传说湖泊是造物主的眼泪,那么英格兰湖区内的湖泊就是造物主最晶莹的几颗泪。英格兰湖区国家公园常被誉为“英格兰最美丽的一角”,既有灵秀清幽的自然风光,又不乏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公园拥有雄伟壮丽的山峰与波光粼粼的湖泊,举世无双的美号激发了许多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在此写下了美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近二千三百个,总面积达七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水深不到两公尺的浅水区占有较大的比例。这部分浅水区具有调泄洪水、调节气候、发展水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而且由于水浅开发利用比较方便,容易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要求。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这部分面积十分可观的浅水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开发利用湖泊浅水区涉及到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依据经济学、水利学、生态学、卫生学等科学知识的要求,全面而周详地研究考虑开发利用湖泊浅水区的每一个措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湖区利益和湖泊上下游利益的兼顾,实行湖底、水中、水面、空间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尽可能综合发挥湖泊浅水区的各种功能。在这方面,江苏省的宜兴县、吴县和山东省的微山县在开发利用隔湖、太湖和微山湖的实践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采取在湖泊浅水区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同时养殖鱼虾贝类、饲养鹅鸭的做法,是目前简便易行而且效益很高的好办法。他们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和湖区的实际情况,于冬季枯水期在浅水区的适当部位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洞庭——江汉湖群湮废的历史过程、原因及其危害,认为唤醒和强化人们维护湖泊有效容量,保持湖区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和探讨了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的趋势、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洞庭湖区环境变迁趋势呈现的突出问题是:湖泊面积缩小;容量功能减弱;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血吸虫病疫情扩散。导致上述变迁趋势的显著人为因素除了围湖造田、流域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破坏、湖区外源污染加剧和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外,还有三峡工程的影响。针对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与成因,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从理论认识、政策法规、机构设置与实践各个层面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理顺洞庭湖流域的生态关系,以依法治湖、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严格控制外源污染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四个方面为重点,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洞庭平原垸田经济的历史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洞庭平原经济发展史上,垸田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垸田的兴起与发展,对本区的生态、水利、水土、粮食生产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缺乏综合性研究.为了更好地整治与开发洞庭湖,对湖区开发历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察了洞庭平原垸田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湖区地理空间分布的变化与泥沙淤积、湖泊水面消长之间的关系,在探讨开发得失的基础上,对当前洞庭平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奥地利境内阿尔卑斯山脉海拔718米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湖泊——特普里茨湖。1945年5月,为了躲避日渐逼近的盟军,德国纳粹的一个小分队押着十几辆卡车开进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湖区,从车上卸下几十个铁箱子,然后把这些铁箱子全部投进湖中。这是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沉入湖底呢?  相似文献   

11.
邓宏兵教授的《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2005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阐述环境演化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了江汉湖群演化过程、规律及影响因子,探讨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典型地区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湖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全书包括绪论、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典型地区案例分析五个章节,从时间和空间耦合的角度,有机地将…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环洞庭湖农业种植区水资源环境效率,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灌溉确保湖区农业用水安全,以环洞庭湖区岳阳、常德、益阳3市16县(市、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19年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关指标,应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Luenberger生产率模型,计算环洞庭湖典型生态区主要种植模式的环境效率,估算16个县(市、区)的整体环境效率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环洞庭湖16个县(市、区)4种典型种植模式环境效率(LEI)存在明显差异;2)四口河岸地区农业水资源相对环境效率较低.最后提出实施湖区种植业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优化湖区水稻+种植模式、加强四口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汉末三国时期,巢湖区域成为魏吴双方争夺要地,而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战争的进程与结果。巢湖区域水网密布,湖泊广阔,有濡须水沟通长江,这直接决定了该区域以水战为主的作战方式。巢湖水系整体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又间接影响了魏吴双方作战的时机。此外,巢湖湖区周边的地理地质条件,也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魏吴双方战争的决策部署及军事重镇的迁移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区PRED开放系统理论 ,通过对鄱阳湖区、洞庭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阐述了长江中游湖区农业生态经济面临的有关问题 ,如洪涝灾害频繁、渔业资源退化等。分析结果表明 ,要实现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同时进行综合整治与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5.
自宋、金以来的黄河改道、夺淮夺泗,造成淮河水系发生重大变迁,对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体现,并主要体现在河流环境和湖泊环境两个方面。就河流环境而言,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出路,打乱了原有水系,淮河入江水道的形成、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沂沭泗水系的变迁以及废黄河的形成,都是黄河夺淮在苏北地区留下的印迹。就湖泊环境而言,促成了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三大湖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等5个方面构建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0年为基期,2020年为目标期,对环洞庭湖区2005、2007、2009年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区两型农业建设虽渐见成效,但各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方面,最突出的是湖区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不降反升”。闲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现代农民、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激励农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对策(1)以流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为载体,构筑可持续发展基本平台.(2)树立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理念.(3)借鉴国外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经验教训,高起点开发利用和治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4)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为契机,运用工程措施综合开发和整治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5)以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为保障,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简称“湖区”)种植业的发展在“湖区”乃至江西全省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简述“湖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种植业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湖区”种植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湖区”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促进“湖区”农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郧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洪水期面积约为5050平方公里,枯水期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整个湖区,水量充足,气候适宜,无霜期较长,水生动植物生长量较大,每年的秋冬季节形成大面积的浅滩沼泽。特别是在江西永修县吴城镇辖区冬季干旱时期气温在一5℃至25℃,饵料丰富,再加上有天然山作屏障,枯水时可形成9个小的湖泊,其面积可达33.6万亩,由于这样独到的地理、气候条件,每年有大量的鸟类迁往该处过冬。1981年,该湖区首先发现了白鹤群。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阳湖自然保护区。年底组织专家对保护区内的鸟类进行…  相似文献   

20.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是当今世界上分析湖泊生态系统的新思路,它立足于湖泊生态环境指标,但放眼于整个流域,突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流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因果关系。在介绍"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实践应用,提出"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开展鄱阳湖"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过程动态研究,构建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参数与流域变化之间的动态模型;开展基于"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流域生态系统评价,探索适应性管理模式;探索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