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40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和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事实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考察我国近年的新基建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新基建投资战略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投资新型基础设施,会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较弱的农村地区,新基建投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新基建投资总体上有助于协调城乡均衡发展,但是应合理布局,以避免进一步拉大落后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城市、农村生产方式和要素配置的差异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模型。利用2000-200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本存量、就业人数、FDI、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农业中间品投入、人力资本和区域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林光彬 《管理世界》2004,(4):30-40,50
本文认为,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社会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本身有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而国家执行扶强扶优的政策,使国家宏观调控烫平城乡差距的政策发生错位与缺位,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发生机制与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秩序格局、失衡的财富与收入分配格局、资源的流动性障碍格局与市场等级化格局等一系列社会安排的相互作用,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的游戏规则下,形成了一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我强化机制”。收入分配的公平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因此,要实现政府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警戒性扩大的根本性措施是:实现城乡等级法权地位平等化、收入分配格局平衡化、农村资源充分流动化与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新型城镇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效应看,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促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西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管理科学》2022,25(7):106-126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重低估,进而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问题;尽管土地资源错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但却通过阻碍发展动能转换、降低发展效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重节能减排压力等机制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小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城市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外,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同等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周边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的空间外溢效应却显著提升了各自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结论对于深刻把握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下降,这种技能流动差距强化了城乡之间现有的技能分布格局,进而间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物质资本的积累又对个体及公共部门产生了较强的"教育激励"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一差距在长期内同样强化着城乡的技能分布格局,并最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受初始财富水平的制约,物质资本的积累对个体教育投资的激励程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在物质资本积累的教育激励下,公共部门的教育投资存在城镇倾向的错位,虽然物质资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激励程度大于城镇地区,存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潜能,但尚不足以扭转公共部门一贯的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大循环建构的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束缚、释放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大有潜力可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提出构建城乡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的良性循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中,收入分配会逐渐缩小,金融总量的不断扩张短期内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内只能导致更大的收入不平衡;同时本文加入新变量,研究教育对于城乡收入不平衡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教育的深入,初期收入差距会缩小,但是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城乡产业融合、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协同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此效应。基于此,应加速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打破城乡发展壁垒;加速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促成发展成果共享;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缩小地区间差距,以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吴超 《经营与管理》2013,(12):106-109
作者采用浙江省11个城市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城镇化率与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对城镇化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文章识别确定了浙江省城镇化部分影响因素,并针对浙江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企业异质性理论引入内生增长模型,讨论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基于1981~2015年8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同时运用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验证了二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强度的提升,母国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态势;OFDI一方面通过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挤出部分国内投资等渠道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以推动母国的金融发展与教育拓展等方式对收入差距产生削减效果;O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中具有异质性:当人均GDP小于5767.53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强度显著地扩大了母国收入差距,当人均GDP超过5767.53美元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欧洲国家的OFDI与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美洲、亚洲国家的OFDI促进了母国收入差距的扩大,非洲国家的OFDI对收入差距无显著影响;此外,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跨期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与OFDI存量增加,其间接效应的边际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钱忠好  牟燕 《管理世界》2013,(2):78-89,187,188
本研究利用2003~2008年间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藉以探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直至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当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当土地市场化水平大于25.33%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由于中国目前相当多的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低于这一临界值,现阶段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处于正向作用阶段。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作用,努力消除各种非市场因素的限制,以尽快跳出土地市场化的"低水平陷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代际公平的角度,运用2010年-2021年CGSS数据库的数据,在兼顾机会平等和摆脱贫困的情况下,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公平度以及分解各因素在不公平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1)绝对贫困线下收入差距中有20%左右是不公平收入差距,且占比在逐年缩小;50%相对贫困线下不公平收入差距占比较高,甚至有年份超过60%,且占比呈扩大趋势;(2)农村不公平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均大于城镇,但农村不公平收入差距近年来有所下降;(3)男性总收入差距低于女性,但是不公平收入差距在2015年之前是女性大,之后转为男性更大;(4)绝对贫困线下机会不平等是引起不公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户籍和父亲职业占比最大;50%相对贫困线下摆脱贫困是引起不公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由此,为减少居民不公平收入差距,政府应重视相对贫困治理,加快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转变既是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变量,也是探讨居民收入不平衡的关键因素。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至今(1978~2015年)约40年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收入分配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清晰。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之前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收入差距,而之后则有缩小收入差距的趋势。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注重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密切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收入分配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就业转移是一个系统问题,培训基地要从全局综合考虑与农民工培训相关的各个方面,着力构建“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转移开发循环体系,真正使农民工学到实用的技能,获得稳定的就业渠道,实现收入的增加,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2011-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以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为中介变量,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在控制内生性、更换金融发展指标以及剔除特定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家精神承担了部分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技术进步上。该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为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3,(1):132-13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讨。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赵宇翔  刘军 《经营与管理》2023,(12):176-186
大量碳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世界发展的关键问题,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低碳相关政策的支撑手段,对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从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碳排放强度两方面阐述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碳排放效率数据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过程,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可显著提高碳排放效率而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无影响,在更换被解释变量、缩短时间窗口和缩尾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该效应在碳排放交易权政策试点省市显著而在非试点省份不显著;机制检验证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碳强度降低在其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提出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挺  刘华 《管理科学》2013,(4):103-1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从行业间生产效率差异的角度出发,运用序列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法测算1994年至2011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考察行业间发展不均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至2002年和2004年至2011年,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异质性、技术效率异质性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水平的异质性与城乡收入差距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可对未来进一步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各种竞争机制的引入、要素分配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收入的结构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整体上从温饱迈入小康阶段。但是,结构性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本文将从宁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现状和成因展开定量分析,以期为缩小结构差距,实现城乡全面统筹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