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公众在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针对如何发挥公众在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构建了政府激励、社会资本提升、公众参与的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协同提升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了考虑绩效提升目标区间的社会资本利益分配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探究了三方协同提升绩效的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任一方行为策略选择及其演化路径均与其他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紧密相关,且它们对彼此初始策略的影响存在差异;公信力提升、上级部门奖励等收益、罚金对政府的激励行为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的激励成本对政府的激励行为具有负向作用;提升绩效获得的收益与罚金对社会资本具有正向作用;参与绩效提升获得的收益对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社会资本进行绩效提升获得的收益对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负向作用;社会资本的利益分配与目标范围、奖励因子和惩罚因子等参数息息相关,且随着绩效目标范围的增大,社会资本的利益分配逐渐减小。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项目绩效管理理论,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设计PPP项目绩效提升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针对监管者行为的激励设计。在中国,与地方官员类似,监管官员的职位升迁也往往由上级选拔决定,即面临政治激励,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与代表地方银行的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监管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否通过影响其监管行为对城商行的信贷投放产生作用。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资本、资产质量、流动性等监管指标中,资本监管绩效显著影响银监局局长的升迁;其次,银监局局长在政治激励下的监管行为,促使城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了其信贷投放;最后,地方政府信贷干预、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程度等外部环境的不同,也使得银监局局长的监管产生差异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现有供应链网络自发形成的数据共享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供应链网络数据共享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政府与供应链网络上下游子群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博弈均衡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三方初始意愿强弱对形成最终稳定均衡状态具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网络数据共享效率。其次,提高数据共享激励和惩罚力度能够提高上下游子群数据共享意愿,而降低数据共享边际成本和投机收益可有效抑制上下游子群机会共享。再次,当激励力度大于临界值时,政府宽松监管,上下游子群倾向于数据共享;当而惩罚力度小于临界值时,政府严格监管,上下游子群也会选择机会共享策略,此时区块链监管失效。最后,监管成本越低、社会正负面效应作用越显著,政府部门越倾向于在监管中持续发力。通过对供应链网络上下游子群和政府部门三方协同机理分析,为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网络数字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PPP项目中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投资者逆向选择,在采购阶段对投资者合理筛选机制的设置至关重要。考虑到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均为"有限理性",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PPP项目采购阶段双方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能力投资者的伪装成本是PPP市场实现分离均衡的决定性因素。为节约政府部门的检查成本,并使PPP市场更容易出现分离均衡,本文引入政府部门抽检模型,即对投资者报价的合理性进行抽检,进而得到最优抽检比例,可完全杜绝投资者逆向选择。通过数值模拟显示,政府部门最优抽检比例随着高能力投资者可获得合理利润率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伪装成本、政府惩罚力度和高能力投资者折现率报价的增加而降低;且相比于收益,投资者对损失更为敏感,但随着收益和损失的增加,其敏感程度降低,符合前景理论。前景理论的引入,考虑了博弈过程中决策者的心理因素,使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最后,为有效抑制投资者逆向选择,本文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助力完善PPP项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妥善治理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均衡,同时采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多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网络媒体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着直接关系;若地方政府承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恶性演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持续增大,双方演化系统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后,其惩罚力度若高于网络媒体消极应对网络舆情所受到的惩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投入成本时,最终系统会演化至良性状态,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日益频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博弈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两类异质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建立未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和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两种情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基于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未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情景下,当强势群体采取强硬策略的成本与信誉损失成本之和超过其获得收益和对采取抗争策略的弱势群体惩罚成本之和,并且弱势群体通过抗争获得的收益小于其采取抗争策略的成本时,两个异质群体将最终选择合作策略;当强势群体采取强硬策略的收益超过其行动成本、信誉损失和提供补偿成本之和,且弱势群体通过抗争获得收益超过其行动成本、获得补偿和支付惩罚成本之和时,两个异质群体将选择强硬-抗争策略;两群体策略演化速度与策略选择初始比例有直接关系,在初始状态选择策略比例相同情况下,弱势群体均比强势群体更快演化至均衡策略。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情景下,当上级政府惩罚力度高于强势群体采取强硬策略获得的收益与其行动成本、信誉损失成本和对弱势群体补偿成本之差值,且同时高于弱势群体采取抗争策略获得收益与其行动成本差值时,两个异质群体都将最终选择合作策略;随着施加的惩罚增大,对弱势群体策略演化的影响不再显著,而对强势群体策略演化的影响却显著增加。研究结论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情景-应对提供重要决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环保督察与地方政府履责行为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存在动态演化博弈行为,以寻求相对稳定的均衡点;(2)处于终局均衡点时,地方政府履责情况,环保督察保持何种强度,取决于地方政府履责的边际成本、惩罚效应、环保督察的边际成本、督察机构激励效应4个因素;(3)问责和激励相较双方的边际成本易于控制,是提升督察效果的关键,但单方面加强环保督察强度或提高督察激励,与实现地方政府履责并非必然关联,应综合权衡问责和激励策略,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履责水平;(4)降低边际成本是提高地方政府履责水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中社会资本的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为其私有信息,如何激励社会资本显示真实的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一直是PPP项目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PPP项目激励治理研究中,往往假设社会资本只具有单一私有信息,由此形成单一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问题。但在PPP激励治理现实中,社会资本经常同时拥有关于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双重私有信息,从而导致关于类型不对称信息的逆向选择和关于行为不对称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共存。本文研究了PPP项目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共存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构建了针对社会资本同时拥有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两种私有信息的激励机制设计模型。该模型以项目产出绩效为激励途径,通过设计最优契约使得社会资本谎报信息类型的收益水平不高于其真实汇报类型的收益,从而激励社会资本显示真实能力禀赋的同时付出最优努力水平,保证项目效率。同时考虑了社会资本的公平偏好,探讨了公平偏好对这种双重不对称信息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设计合理的PPP项目激励机制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本的信息甄别和激励其付出最优努力的双重目的,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强度同社会资本市场分布有关,且随着社会资本嫉妒偏好强度的提高和被指责偏好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现实中PPP项目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鉴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在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三方协同监管产品质量的新模式。有别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间的两两博弈,构建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混合战略Nash均衡解,分析了影响三方策略选择的因素,并代入实际数据运用Matlab 7.0对博弈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政府监管行为的因素是政府对违规企业的惩罚、企业对消费者损失的赔偿、企业生产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成本。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行为与政府监管成本、企业受到政府惩罚力度、生产不合格产品对政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因素有关。消费者维权成本及企业对消费者损失的赔偿是影响消费者维权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政府监管企业概率越大,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越大;消费者维权概率变大时,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变大,而此时政府监管生产企业的概率变小。最后,从产品质量监管角度,提出了提高政府监管效率、保障企业产品质量、发挥消费者监督优势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大疫情的爆发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都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当前控制疫情扩散的主要手段是做好隔离防控。在隔离防控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文章分别在静态和三种动态奖惩机制下构建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博弈矩阵,重点分析了防控成本、奖励上限值和惩罚上限值对博弈系统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采取静态奖惩机制时,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采用动态奖惩机制可以有效地弥补静态奖惩机制的不足,实现演化稳定状态;动态奖励与静态惩罚机制在疫情防控中优于其他动态奖惩机制;社会公众采取自愿隔离的概率与防控成本、奖励上限值呈负相关,与惩罚上限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宋妍  陈赛  张明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01-211
传统经济学隐含的同质性假设无法解释中国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过程中表现出的矛盾行为,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研究陷入困境。通过剖析中国式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异质性的传导机制,从收入和偏好两个异质性维度出发,建立地方政府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关于环境合作策略选择的行为演化过程及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收入和偏好差异,以及对合作方的损失补偿或对不合作方施加监管与惩罚的力度。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加大对不合作者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参与环境合作的概率;适度的偏好异质性有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而地区间收入异质性不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在两地方政府收入相当时,一方可以迅速模仿复制另一方的环境策略,表现为相邻地方政府的策略趋同。基于此,提出加强环境监督约束机制,合理设计现行政府激励机制,完善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环境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区域环境合作治理高效执行,促进经济绩效向环境绩效良性转换。  相似文献   

12.
环境监测社会化能够弥补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但频繁发生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违规现象表明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需要监督和规范。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和数值仿真对地方政府主观型环境监管缺失和客观型监管不足情形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行为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主观型环境监管缺失情形下,第三方监测机构不存在履责动机,“违规”是其占优策略。在地方政府客观型监管不足情形下,地方政府对第三方机构违规行为的惩罚存在阈值效应;当第三方机构存在单方违规行为时,在保障地方政府监管能力前提下,提升惩罚力度和复查概率,可对第三方机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纠偏,但公众环境参与作用丧失;当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均存在违规行为时,在保障地方政府对第三方机构惩罚力度的前提下,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弥补地方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为发挥多主体监督作用,维护环境监测市场有效运作,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各类药品安全事件,揭露了政府监管缺失、药品检测机制不完善、公众投诉失效等诸多问题。本文考虑了药品检测中存在寻租现象,构建了药品生产企业、第三方药品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方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性,探讨了各要素对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博弈系统中均衡点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增强奖励、惩罚力度均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高药效药品、第三方药品检测机构拒绝寻租的规范行为,但是增大奖励力度将不利于政府自身履行监管职责;2)政府设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必须符合对各方的奖惩之和大于其投机收益的条件,才能保障演化稳定市场环境下的药品安全;3)上级政府对监管部门失职的问责对增强企业生产高药效药品的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4)提升企业的药品销售收益、增加企业寻租成本也是避免企业生产低药效药品的有效途径。最后,利用Matlab 2020b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政府完善药品监管机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第三方是产品质量监管的两个重要主体,在信息不对称及有限理性条件下,构建了政府与第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二者在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问题,并用Matlab仿真演示了不同参数变化时模型的演化均衡策略。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成本、惩罚额度、第三方检测成本是影响政府与第三方演化博弈系统的关键因素。通过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加大对违规第三方的惩罚额度,增加对第三方的补贴力度,有助于提高第三方产品质量监管的积极性。最后,从引入第三方竞争机制、建立第三方管理信息系统及完善第三方奖惩机制方面,提出政府保障第三方履行职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方向.作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是对不同部门、地区和人员在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处理中的行为与成绩进行评估.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绩效评估存在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偏差、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不健全、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探讨了在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过程中,不同场景下各参与主体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并用数值仿真对相关结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演化稳定策略受政府补贴力度、奖励、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合适的补贴力度有利于三方的共同参与,即农产品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品牌运营公司积极运营、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品牌运营公司给予企业的奖励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同时上级政府增加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也有利于三方共同的参与;降低参与成本和提升参与收益有利于激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品牌运营公司参与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似文献   

17.
物流服务的完成质量依赖于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中集成商(LSI)与提供商(FLSP)的共同努力。本文基于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假设,将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质量管控活动,讨论提供商服务策略与集成商管控策略的博弈过程,通过仿真揭示损失规避系数、感知价值的敏感系数、竞争替代效应、责任分担比率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与特色在于:一是借助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修正传统演化博弈中的支付矩阵,扩展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关于博弈者风险态度、损益感知价值等心理因素的讨论。二是通过考虑集成商间的竞争替代效应,丰富了现有文献中对集成商监管策略影响因素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提供商对违约成本的感知价值、发挥集成商间的竞争替代效应是系统达到最优均衡点的有效途径;增强提供商与集成商对违约后果的认知程度、提高双方的风险意识能有效抑制服务违约行为;各核心要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方式不同,通过模型与仿真结果可解释由责任分担不当诱发的LSSC服务质量管控不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缪小林  张蓉 《管理世界》2022,38(2):129-149
基于公式化分配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不断推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均等化,但还不能保障居民感知层面的均等,均衡性转移支付需要迈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制度化治理.本文从充分性和平衡性两个视角刻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逻辑,主要围绕"转移支付→支出行为→均等化感知"主线,重点考察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绩效激励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强了居民充分性感知,但对平衡性感知的影响不显著;(2)民生服务支出有利于提升居民充分性感知,交通运输支出有利于提升居民平衡性感知,但均衡性转移支付对这两类支出占比提升存在显著抑制;(3)适度的公众参与能够改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的积极影响,但社会监督和绩效激励两类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结果 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感知水平,引导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行为是关键,激发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和完善绩效激励是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成为硬通货,部分企业出现哄抬物价、制售假货等乱象行为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难度。为了探讨医疗防护用品市场监管动态机制,文章在地方政府—防护用品企业—消费者三方静态演化博弈模型基础上,依次引入动态惩罚、动态惩罚—补贴方案,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不同机制下各演化均衡解的稳定情况,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验证了演化稳定均衡点。研究表明:完全静态机制下,三个博弈主体的博弈过程无法趋向稳定均衡状态。引入动态惩罚、补贴等手段能够较好抑制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波动,使得防护用具企业诚信经营成为较优选择。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动态惩罚—补贴机制,在该机制下激励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疫情形势下地方政府设计合理规范医疗防护用品市场方案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冯振华  裴馨 《管理评论》2023,(10):175-187
数据共享是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的必经之路。本文以打通政府和平台厂商数据流通渠道,推进数据共享为出发点,构建平台厂商和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二者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模拟分析不同情形下平台厂商和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点,探究数据转化能力、监督成本、共享成本等因素变动对平台厂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提高平台厂商和政府的社会声誉系数、减小政府经济收益分配系数以及加大平台厂商数据共享量时,能够使系统分别从“最劣”“无效”和“不良”状态演化至“理想”状态,最终实现平台厂商和政府的双重帕累托最优;当平台厂商和政府数据转化能力存在差异时,只有政府数据转化能力强于平台厂商数据转化能力时,才会明显促进数据共享行为选择;同时,数据转化能力提升、监督成本提高也会促使平台厂商选择共享;但共享成本的提高会延缓或抑制平台厂商数据共享行为。最后,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