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语言多样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员工教育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语言多样性显著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但是随着公司员工受教育水平提高,语言多样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与CEO间的校友关系增强了员工教育水平对语言多样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分析师私有信息获取及其影响机理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文献,而且还可帮助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分析师行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业绩预告有助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的角度,考察了管理层业绩预告发布后短窗口内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变化。无论是基于公司层面还是分析师层面样本的研究均表明,业绩预告发布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与业绩预告消息显著正相关;并且,当业绩预告为好消息、点估计形式以及可靠性高时,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幅度与业绩预告消息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还发现,管理层业绩预告有助于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误差,即分析师预测是朝着更准确的方向进行修正。上述证据表明,管理层业绩预告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额外的有关公司预期盈余的信息,分析师可以据此形成更为准确的盈余预测,进而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一方面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分析师的预测能力.本文从信息披露角度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否给分析师预测带来增量信息;从有效性角度检验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内部控制越有效的企业,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且预测更为乐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因隶属券商开展股权质押业务与上市公司形成关联关系的分析师(分析师-券商-股权质押公司)界定为关联分析师,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考察关联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研究发现,关联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更大、精度更低,这一盈余预测行为并未因信息优势和其他关联关系剔除而改善,且与股权质押类型、融资资金去向无关,表明关联分析师因利益冲突发布了乐观性盈余预测报告,研究结论支持利益冲突假说。而且,关联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在股权质押率高、券商风险管理能力较差时更为突出。股权质押影响关联分析师利益冲突的作用路径是分析师私有信息获取和券商业务拓展需求,导致关联分析师与股权质押公司、隶属券商间的双重利益冲突。本文从质押权人视角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张正勇  戴泽伟 《管理科学》2017,30(2):132-147
 管理层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传递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信息,有效弥补单纯财务信息无法充分揭示企业价值的不足,有助于投资者将财务信息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更准确地对公司未来盈利作出预测。然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尚不完善,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工具假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更侧重考虑监管部门政策规制的目标,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的意识和主动性较为淡薄。管理层可能借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政策的幌子,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加以工具性利用,以进行信息披露操控的自利行为。因此,如果聘请专业机构出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无疑会增强信息可靠性,制约管理层的自利倾向,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视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是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以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3 084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使用修正横截面Jones模型计量财务透明度,以所有分析师对公司盈利预测均值的标准差以及与该公司实际盈余之差绝对值标准化处理后分别衡量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和分歧度,采用Stata 13.0软件和Heckman两阶段自选择矫正模型进行分析,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财务透明度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关系发挥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当专业机构出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时,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越低,预测分歧度也越小。进一步区分财务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的提升效果在财务透明度较低和处于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加明显。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以上所有结果仅在强制披露组样本中存在。        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能够有效提高公司非财务信息质量,为分析师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其作用还会受到公司财务透明度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对政策制定者进一步评估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显示分析师通常在公司盈余发布之前做出乐观预测而导致预测偏差。运用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检验分析师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考虑到会计稳健性的相关信息。以不对称时间及时性(AT)和资产负债表准备金(BSR)作为会计稳健性代理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绝对值偏差法等方法,在控制了一些被认为是影响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因素后,发现分析师预测并未考虑到不对称时间及时性("好消息"和"坏消息")影响,且预测误差与资产负债表准备金额呈负关联。研究表明没有考虑到会计稳健性是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现实背景,探讨具有IT背景的CEO对企业盈余管理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鉴修正的Jones模型,检验CEO的IT背景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CEO的IT背景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盈余质量;同时,内部控制在IT型CEO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具有IT背景的CEO能够通过改善内部控制质量,来增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活动的抑制作用;CEO的IT背景对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抑制作用在非国企组,以及低股权集中度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住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同样发现,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依然显著。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还发现,消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积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微弱负相关。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盈余预测作为改善公司信息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强调具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层会对业绩预告的披露时间和方式进行战略性选择,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对如何抑制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提高盈余预测精确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入手,以2013年至2015年深圳交易所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顺序Logit模型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管理层盈余预测方式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盈余预测信息性质和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以每个上市公司一年内接待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次数或一年内接待的机构投资者总数的自然对数测量机构投资者调研频率。根据管理层盈余预测精确度将管理层预测分为4类,即当管理层盈余预测为点估计时赋值为4,为闭区间估计时赋值为3,为开区间估计时赋值为2,为定性预测时赋值为1。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调研越频繁的公司,其管理层越倾向于采用模糊的方式预测盈余,并且这种影响在盈余预测信息为坏消息时更为明显,以上情形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进一步检验发现,相对于买方机构而言,卖方机构的调研行为更有可能导致管理层采用模糊方式进行盈余预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调研行为对预测方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在进行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Heckman两阶段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其行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与已有认为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直接沟通能够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给公司带来了业绩压力,从而使其更倾向于选择模糊的方式进行盈余预测,拓展了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为中国投资者更有效地理解和利用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决策、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付费”模式能够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效率,本文研究了其对股票市场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年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这一外生冲击,以分析师预测度量股票市场信息效率,发现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的跟踪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误、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上述结论对一系列替换设定稳健。机制上,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跟踪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影响分析师预测表现。在控制了信用评级质量改善与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自有信息等潜在机制后,信息披露质量改善的机制仍然存在。进一步看,分析师跟踪人数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增多,而投资者付费评级提高分析师预测表现的作用在拥有公共信息少的分析师组中更加显著;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向分析师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公共信息。本文为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双评级制度及提高投资者付费评级跟踪比例来促进股票资本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宏观层面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法制环境及商业信用环境,促进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升级、员工权益保护和提升员工信任度,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拓展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重点关注了宏观制度软环境优化产生的正向人力资本效应,进而改善微观企业生产经营。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拓展了宏微观整合的研究视角,也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黎珺  伊志宏  张澈 《管理世界》2019,35(7):182-200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对2009~2015年的分析师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以检验分析师报告的文字内容是否传递增量信息。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定量信息的影响之后,分析师报告中前瞻性语句的情感与报告发布后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说明前瞻性语句向市场传递了增量信息;这一关系在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分析师报告质量较高以及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较强时更加显著,说明文字信息发挥市场影响力需要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当文字信息与定量信息能够相互佐证时,市场对分析师报告中各类信息的反应会显著强化。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前瞻性语句成功预测了企业未来的基本面变化,说明分析师报告中的文字并非"廉价交谈"而是"言之有据"。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影响前瞻性语句含量的因素。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打开分析师工作的"黑箱",揭示了分析师在改善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引导价值投资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存在显著的法治进程不平衡的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法治环境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部分法治环境薄弱甚至是法治失灵的地区,政府会努力提高法治水平,而市场则积极寻求其他非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随着中国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在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曝光和处理过程中,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媒体监督职能日益被社会大众认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探索媒体监督和法治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媒体治理理论和法与金融理论,以2009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OLS回归和Heckman两阶段回归,构建媒体监督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媒体监督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中的作用,探讨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分析媒体监督和法治环境共同作用下的治理效应,并对研究中涉及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受到媒体监督越多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随着媒体监督的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由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媒体监督和法治环境在盈余管理治理中存在替代效应,较强的媒体监督可以减少由于法治环境薄弱而诱发的盈余管理。 研究结果表明在转轨国家中媒体监督是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有效路径和法律外的有益补充,这为推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作为契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企业的会计行为.研究聚焦于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文化,考察了文化规制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比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存在显著的会计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在国有企业、强内部控制和高机构持股公司,中华老字号的会计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机理渠道检验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影响盈余管理的机理是重视文化渗透和稳健经营,这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诚信经营的会计基因.研究以老字号企业文化的独特视角拓展了“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对理解驱动微观企业会计行为的非正式制度动因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茜  徐佳铭  熊杰  刘海鑫 《管理学报》2022,19(2):245-253
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时间和结构这两类一致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信任因素在该过程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持续地承担社会责任(时间一致性)有助于提升财务绩效,而公平地承担社会责任(结构一致性)则对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信任因素是一致性和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时间/结构一致性—信任—财务绩效”是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逻辑路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的提升将强化结构一致性的负面作用,而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分析师的关注会强化时间一致性的积极影响;对于结构一致性而言,包括公众和分析师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会强化其负面影响,而内部独立董事的关注则有助于缓和这一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发现,与上市公司利益结盟是关联证券分析师参与实地调研的主要动因。具体来说,关联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公司后,发布研究报告的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盈余预测乐观度提升和发布评级跟随度下降;在纪要披露更为详细的关联调研中,关联证券分析师发布报告的盈余预测准确性会进一步下降,盈余预测乐观度进一步提升和发布评级跟随度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LP架构)作为企业实现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控制权创新模式,受到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对于LP架构经济后果的研究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以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考察LP架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LP架构企业,采用LP架构的企业显著增加了向下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LP架构企业通过向下盈余管理减少股利分配,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和未来的研发投入,而不是出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或关联方担保等机会主义动机。进一步分析显示,LP架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现金流波动较大、风险承担水平偏高、财务业绩较好、有限合伙人来源于内部,以及在股票禁售期内的企业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跟踪和交易所问询等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抑制了LP架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不仅从信息质量角度深化和扩展了LP架构的公司治理效率研究,同时为监管者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识别LP架构企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文献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时,多停留在代理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约束"视角,沿袭的是现金流量分析思路,忽视了控制权因素的影响。该文基于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结合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从管理者权力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盈余质量的提升可以明显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但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会弱化会计盈余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根据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低的样本组表现得更显著,说明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权力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者权力的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权力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钟宇翔  李婉丽 《管理科学》2019,22(8):88-107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年~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类型盈余平滑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平滑对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但将盈余平滑分解成有效信息盈余平滑和机会主义盈余平滑之后,发现有效信息盈余平滑能够显著地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机会主义盈余平滑则会显著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检验发现,信息环境对盈余平滑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在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有效信息(机会主义)盈余平滑会更显著地降低(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这些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盈余平滑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对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稳定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和年份等变量,以及行业和省份或企业固定效应之后,最低工资水平的升高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上调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是不能增加企业的收入,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而提高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劳动力密集程度高的公司,向产品市场转嫁成本能力低的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最低工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全面理性地预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经济影响,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与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