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盛雷 《齐鲁学刊》2012,(2):64-68
抗战胜利后,受经济复元运动的影响,各地商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青岛市商会向国民政府呼吁"亟须广设商业学校",并借献校运动之便利,创建了私立商业职业学校。相较战前的商业补习学校,商业职业学校具有教育目标明确、社会关系广泛、教学资源先进等新特点,也为战后教育复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国民政府对这种私立教育,却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各地商会在内战的影响下,亦无暇顾及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由此,私立商业职业教育只能昙花一现,最终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2.
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立大学校长的来源及大学理念严格说来,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只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主要以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其他大学的建立时间大体在这前后①。当时,中国大学的主要格局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种形式。国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省立大学和市立大学,私立大学的概念里包括了教会大学。1926年10月公布的“私立学校规程”中规定:“凡私人或私法团设立之学校,为私立学校,外国人设立及教会设立之学校均属之。”②1929年7月制定的《大学组织法》规定,除了国立大学以外,可以设立私立大学,“由私人或私法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在西藏办初等教育作了探讨。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在西藏的治理,为西藏教育厘定了计划,编译教材,拨付专款等。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西藏创办了直属教育部的“国立拉萨小学”,后因英帝国主义者策动西藏的亲英分裂势力制造“驱汉事件”“,国立拉萨小学”停办。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自复苏以来已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规模大扩张和教育质量提高两个发展阶段,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依附于国立高等教育、竞争性的教育政策保障私立高等教育质量、大学入学制度保证生源质量、政府落实私立大学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以及学校发展理念明确等.鉴于此,我国民办高校应依靠制度建设保证教育质量,完善招生制度,建立公平的教育政策环境,明确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2006,(6)
湖南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起源于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湖南大学解放后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在全国高…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爆发了震惊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为应付时局,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被迫南迁,先在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日军再度进犯,联合大学不得不西迁云南,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在战火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文化教育中心向南向西转移。1937年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三校校长蒋梦麟(1886—1964)、梅贻琦(1889—1962)、张伯苓(1876—1951)担任常务委员。是年年底,南京失守。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向云南昆明迁徙,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至1946年7月31日,梅贻琦在西南联大最后一次常委会上宣布“西南联合大学至此结束”为止,整整9个学年。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作为中国文教界代表的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济状况有…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2007,(2)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3年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校园面积3828亩,有盘旋路校区、榆中校区、医学校区、一分…  相似文献   

9.
严修,官至学部左侍郎,在晚清,是中国兴办学校的重要主持者.在清末民国初年,严修参与缔造共和与反袁复辟帝制,尽管严修与北洋系军政集团关系非常密切,但他弃官办学,创办南开私立系列学校,被尊称为“南开校父”,成为中国近代新式“私学”教育的探路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皖系下台后北京政府教育部致力于重建权威、缓和与北京学界的关系。直系上台后中央政府权力分散,吴佩孚寻求同盟并选择与“北大派”合作,至此教育部被“北大派”掌控,一时间以“学”领“政”的趋势达到高峰,“学阀”话语得以形成。此后由于政学两界各自的内部矛盾,教育部被国立七校与政府内多方势力视为敌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学阀”话语盛行的背景下,教育部成为倒阁的关键一环,被国会与“津保派”联手打击,地位难以维持,秩序全面崩溃。这一时期教育部的表现令政学两界部分势力深感不满,为日后教育部被全面洗牌和政学关系的逆转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甘肃省商业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抗战时期有较大发展。传统商业组织有个人独资、合伙出资、合营等几种形式,其大宗商业为水烟、羊毛、药材输出和茶叶、布匹、杂货输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计对甘肃投入大量资金,再加上沦陷区人才的流入,大量军队云集使得甘肃商业有了较大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商品种类的增加和私营商业的繁荣上,而且在经营模式上出现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农村合作商业。以甘肃省贸易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商业组织为抗战时期甘肃的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私立高等教育是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私立大学或私立的独立学院,实施本科以上教育,其次是私立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由于台湾实行公私立大专院校并行、平等的发展战略,私立高等教育在以私人兴学为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政府”和民间办学相结合的格局,从历史上看,台湾私立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和整个台湾社会的变迁、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在促进台湾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伴随着世界教育私营化潮流,岛内私立高等教育更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其地位也得到讲一考增强。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2002,(4)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于 1 951年 1 0月 ,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 ,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 ,在大夏大学的原址上创办的。 1 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曾与上海师范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 ,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 978年 ,各校相继恢复 ,华东师范大学也于 1 980年 7月恢复原校名。学校现有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 1 3个全日制…  相似文献   

14.
曹天忠 《学术研究》2007,(1):113-118
部聘教授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实施的尊师重教、稳定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受时下教育部推行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制度的影响,坊间和各种传媒对历史上部聘教授这一群体颇为关注,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时间、名单、学科、人数等等多方面的错误。本文主要利用典藏在海峡两岸的档案史料,对抗战时期部聘教授的荐选经过、群体构成和教学、科研情况进行考察,以订正其中以讹传讹的错误,并为今天的教师聘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民参政会性质之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建立重要政治机构国民参政会的性质 ,学界目前主要有“咨询机关”和“民意机关”两种看法。本文按照有关史料和学理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两种定性都欠准确全面。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论证了参政会的“咨议机关”的性质 ,指出这一性质是抗战团结和回归宪政等合力作用下向现代议会的转型过渡  相似文献   

16.
邱少晖 《理论界》2010,(3):179-181
近代民族私立大学法律教育的发展历经曲折,从蓬勃发展到停滞不前,最终又有复苏之势,与近代的时势变迁有很大关联。作为近代私立法律教育的主要载体,民族私立大学积极投身于法律教育实践,在学校组织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田洪远 《理论界》2013,(6):112-114
陈立夫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曾一度控制国民政府的党政和特务大权,尤其是在党务方面更是技高一筹。但很少有人关注他曾在抗战时期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并为中国教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拟定战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高校内迁和改进高等教育,以及推进中等教育和调整社会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贡献。本文论述了陈立夫在抗战时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作,希望能够为公平客观地评价陈立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朱婷 《社会科学》2000,(10):74-78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仍然“以政府全力发展国家资本”为基本国策 ,并借接收敌伪产业为契机 ,使国家资本在金融、贸易、交通运输、工矿、商业等各个领域中迅速膨胀起来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庞大阵容 ,其间 ,以国家资本对轻工业领域的渗透 ,表明国民政府的国家资本政策的全面展开 ,特别是通过组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 ,国民政府对纺织业的直接控制 ,成为战后国家资本政策急剧扩张的典型事例。一作为既定方针 ,国家资本政策早在国民政府初建时 ,既以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理论为依据初步形成 ;抗战时期 ,又以全面抗日的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以台湾地区的经验来说明私立大学经费补助的政策.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形入手,对私立大学提供经费补助的政策作精简的回顾,并检视私立大学历年经费奖补助情形及私校在竞争性经费竞赛中的收获,以期尝试将台湾地区对私立大学补助的政策与采取的策略作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奴化中国,恣意破坏中国的文教机关.一时间,中国的中等教育蒙受重创.为保存教育实力,增进抗战力量,国民党政府勉力应变,建立国立中校制度,督行分区设校,力推职业师范教育,并积极救助由战区退出之教育员生.中国的教育基础不但没有因战事而动摇,反而在某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