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霍克海默、阿多诺而言,启蒙的辩证法就是理性历史的辩证法。而对康德而言,人类理性的再次觉醒就是启蒙。可以说,整个近代西方的启蒙运动都是理性再次觉醒的过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以深层的文化批判精神为动力对启蒙以来的技术理性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那就是神话就已是启蒙,而启蒙却倒退成为神话。启蒙精神不仅包含着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过程。同时也包含着由文明再次进入野蛮的退步过程。这就是神话与启蒙相纠缠、文明与野蛮相伴随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以第五代为核心的中国新电影在1980年代辉煌崛起,构成了新中国电影从极端政治化向高度商品化转型的理想主义阶段,造就了人们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基本想象。利用突出意象造型的现代主义电影语言,第五代电影缔造了新的电影神话、主体神话和家国神话,成就了其在文化大众化、商业化过程中的先锋身份与经典地位。第五代电影的崛起与陷落,表征了19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的悖论:启蒙与神话、先锋与媚俗、自由与禁锢的二位一体。追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历史转折,重估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价值,见证一个启蒙电影神话的兴衰起伏,可以更加辨证地理解、分析当代中国电影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可能。  相似文献   

3.
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的概念》一文中,论述的神话中包含了启蒙,启蒙陷入了神话的观念表明,启蒙和神话在关于世界的二元性、思维的同一性以及必然性的观念方面的一致,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启蒙和神话在解释历史方面有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人类必须通过自我牺牲才能够生存。在神话中,这种自我牺牲表现为祭祀制度,而在启蒙中,则表现为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是一种狡诈的理性,西方文明的道路就是依靠狡诈的理性来获得自我生存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道路必然会在我们的进步中伴随着退步。要摆脱这种报复、轮回的必然性就是要认识到神话和启蒙中的狡黠的理性的危害,并从中把握积极的启蒙的要素。《启蒙的概念》不是反文明、反理性和反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哲学的经典命题,在其背后蕴含着启蒙之本真逻辑。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视培根命题为启蒙的主旨,通过对理性工具主义化与知识实证主义化的批判反思,指认了启蒙逻辑的历史嬗变,即理性倒退为神话,自由颠倒为奴役,原本的解放话语沦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既不应彻底解构主体,也不应过分拔高主体,而应辩证看待主体的位置,重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观念论体系的源始纲领》是德国观念论与浪漫派的开篇之作。作为一种征兆,它指向一个时代,归属于由多个作者构成的"星丛",呈现了观念论与浪漫派之间互动涵濡的"观念单元"。德意志观念论与浪漫主义思潮初登历史堂奥,就注定要置身于神话与理性的生死纠结之中。以神话来完成逻各斯,将启蒙进行到底,便是观念论与浪漫派的志业,这份志业表述在浪漫主义"理性的神话"提案之中。而与之相联系的"感性宗教"提案,就是一个变形的灵知教义神话,一个变形的神话逻各斯。观念论与浪漫派所膜拜的"灵"同灵知主义藉以超越世界而寻求不朽神性的"灵",存在着血脉传承的关系。所谓"人类最后的伟业丰功",乃是"新神话"的终结,染上了浓烈的乌托邦色彩,甚至可以说是神话-逻各斯-教义三者互相涵濡彼此杂糅而成的幻象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 文学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从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它必然要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生活,民族发展历史有所反映.因此,在编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史与民族史的关系.土家族文学史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考查的结果证明,土家族文学是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土家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土家族神话产生在远古时代,有开天辟地神话,兄妹成亲神话,卵玉射日神话,太阳和月亮是兄妹神话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伤逝>与<寒夜>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考察子君和曾树生之间的代际差异,展现启蒙主义在中国现代知识女性身上的烙印以及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法解决的困境.进而论述鲁迅和巴金对启蒙神话的解构以及他们共同面临的启蒙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神话诗歌的兴起,除了源于对神话学理论的译介和传统诗学用典意识的积淀等之外,“启蒙”使命更是关键因素。促成这两者联姻最重要的契机就是类比诗性思维,这表现在新诗作者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或内质来类比中国现代“启蒙”文化,而类比思维恰恰又是中国神话的鲜明精神结构和国人的思维个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启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文明活动,是旨在祛除某种神秘的、幻象的世界表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理智的和实践的操作.即用科学的、综合的、工具的理性来控制自然.阿多诺展开对启蒙的反思,揭露了启蒙精神的异化,即启蒙理性在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统治能力的同时,也演变成了另一种神话,是对人类的新奴役.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文化源于神话。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在悲剧诗人们所创作的神话中,就已经显露出被培根推崇为“真正目标”的纪律和权利的启蒙精神。从神话中生发出来的启蒙精神如何回应神话的启示的,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启蒙精神以普遍统治特殊、同质统摄异质、单一代替多元的抽象的理性同一性的思维方式,来裁剪衡量神话的不确定性以及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量化、抽象化,而最终得到控制,使变动不居、彼此相异的具体事物与现象都统一在一个稳定的、不动的整体中来回应神话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理性与神话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此理性的超感性世界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由于理性的核心被解读为“自我持存”,即为了实现永恒的存在而进行自我束缚与自我异化,所以超感性世界的核心也是自我持存。超感性世界的瓦解意味着僭越的理性之真正归位。然而,终结超感性世界的任务既要靠历史唯物主义对理性真谛的真正揭示,更需要共产主义的现实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的人类再繁衍神话,具有复合性、神圣性、积淀性等基本特征。神话内涵十分丰富,给神话学研究提供了若干新鲜的资料和内容,还给人们以生态学、环境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性视域下的启蒙精神具有双重伦理目标:批判性与自反性。中国的启蒙在继承欧洲启蒙批判性精神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反性精神。自反性精神的缺失带来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由批判型到专家型的角色转变,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启蒙神话:不关注自身的启蒙,但却以启发和提高民众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马里在《神话历史》中提倡一种"现代史学"——神话历史,通观全书,神话历史是一种叙事模式,主张"体认神话",探寻历史意义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还主张运用"神话手法"。约瑟夫·马里启示我们在现代历史和生活中发现神话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人把“神话”称为远古历史,因此,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立场上,即可发现中国古代并非只有神话而没有神话概念,只不过直接把神话当做历史,用“历史”的概念包括了“神话”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