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21世纪初中越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发展中越关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2 1世纪初中越关系发展的可能性有 4种 ,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相似文献   

2.
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1年6月24日至27日在河内召开,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在大会上作了题为“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总报告,报告谈到对华关系时,阮文灵强调,要“促进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逐步扩大越中合作,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这是越南当局改变对华关系的一次重要的带指导性的政策表达。同越共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曾把中国称作“敌人”相比,确是一次大转变。再者,从越共“七大”的人事更动看,也有利于中越关系的改善。可以预计,越共“七大”将是中越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越南是中国的南邻.17-19世纪越南处于南北纷争时期.阮主政权从一个偏安江南、地狭人少的地方割据势力,经过发展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政权,它奠定了今天越南南方的基础.阮主对华关系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中越关系的发展对阮主的统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5日,中国共产党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和越南共产党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认为,这次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越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祥一来,中越两国结束了十多年关系的不正常状况,开辟未来的睦邻友好关系,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然而,对正常化以后的中越关系将遵循什么样的模式,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南海争端的升级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面临一系列困境。越南由于自身战略地位和在东盟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多种特殊性,成为中国开拓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以及理顺东南亚外交的通道。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在文化上的同源性、在经贸上的互系性、在外交战略上的契合性,都使得中国可以依靠越南及发展中越关系这个抓手搞好与整个东南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贾付强  李隽 《理论界》2013,(6):176-178
角色身份是行为体主观的自我解读,其会随着行为体获得或放弃信念而存在或消失,并对国家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中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越之间的角色身份经历了从"同志加兄弟"式的"朋友"到"敌人"再到"竞争对手"的变迁,中越关系也相应地经历了友好合作到战争再到既竞争又合作的演变。在处理当前南海争端时,各方应建构对方正面的国家形象,加强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相互关系的逆向演化。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越两党最高领导人确定的中越关系“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全面推进中越地区间经贸合作的发展,根据云南省政府领导与越南贸易部领导达成的协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与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于2001年6月4~6日主办了“中越地区经贸合作国际研讨会”。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义明致开幕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越南贸易部副部长胡勋严、云南省副省长邵琪伟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中方组委会主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圣达、越方组委会主任、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院长阮文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由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和广西人民出版社联合组织北京、郑州、厦门、广州、南宁、昆明等地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一批学者、专家编撰的《东南亚文丛》首批书籍——韩振华教授著《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郭明研究员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李延凌副研究员等人译《菲律宾政坛回忆》及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编译《越南经贸手册》,已于近期出版。编辑出版这套层次较高的东南亚丛书,在国内尚属首次,值得高兴和祝贺!  相似文献   

9.
农立夫 《学术论坛》2012,35(2):206-210
中国和越南现代教育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50~70年代,在中国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越南在中国举办多所学校;此外,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为越南培养大量人才,越南河内综合大学也为中国培养很多越南语人才,两国教育合作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绩,在中国培养的越南学生毕业回国后成为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骨干。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的教育合作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和越南现代教育合作成为中越友谊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广西列为沿海开放省区的决定,给广西的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良好机遇,而广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作出“把广西建成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使广西的旅游业真正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桂林山水”在国际上早已享有盛名,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改革开砍以后,随着北海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北海逐步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城市。中越关系改善后,与越南接壤的凭祥、东兴边境地区,以边贸商务为特点的边境旅游又给广西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同越南之间的经贸联系自古已经开始 ,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国的官方贸易发展缓慢。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 ,双方的贸易关系开始迅速发展 ,正规贸易额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 ,但客观来讲 ,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特别是与两国日益强化的政治关系相比较为滞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一直是两国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目前 ,随着双方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 ,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已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实 ,中越双方在经贸领域有着十分有利的合作条件 ,只要双方相互重视 ,诚意合作 ,共同努力 ,相信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毗邻东盟的巨大区位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基础,使其能够借助产业梯度势能与越南共同构建中越跨境先进制造业集聚带,从而为我国对冲产业外迁不利影响、整合全球产业资本、形成巩固中越关系的实物基础提供多赢解决方案。广西经过多年发展,已对越南形成显著的产业梯度势能;越南本身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具有深化产业合作的潜在需求;中越两国多元的国际交往背景,又使双方都具有面向全球的商业资源可供动用,这些基础条件均有助于广西构建中越跨境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围绕跨境先进制造业集聚带的构建,广西应加速与越南北部边境4省跨境区域一体化布局,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柔性实力输出,引导内地市场要素定向导入,同时发挥先发优势实施基建、引资、能源保障。此外,还应以“股权”理念引导毛里求斯等“公约因子”作为国际友好力量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再组织,积极扩大发展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来”作为现代汉语的概数助词,主要分布于4种格式:数词 来 量词;数词1 来 数词2 量词;数词 量词 来 形容词;数词 来 二 数词 量词。本文对助词“来”在每种格式中的用法进行了描写,还说明了“来”的一些非常见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午歌 《快乐青春》2020,(1):41-42
比拟是什么?比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其发力方式是通过巧妙地联想,把物直接当人来写,或把人直接当物来写,又或者把物直接当物来写。当人来写的叫拟人,当物来写的叫拟物。  相似文献   

15.
"来"作为句末助词在近代汉语中表示出一定的时体意义,通过详尽考察《金瓶梅词话》中"来"的具体语法意义可以看出,"来"表示过去发生义和表示事件的完成,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汉语"来"的近过去和完成体用法。但《金瓶梅词话》中"来"的这种语法意义并不稳定,还可以表示过去经历义和将来时,"来"处于向典型时体标记发展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世界可以被看到,也可以被听见.人的听觉是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感知活动.对电影导演来说,不仅要知道用眼睛来观看,还要懂得用耳朵来倾听、来选择、来引导、来创造.声音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的、创造性的表意元素,它与影像组合在一起,共同书写着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视听世界.  相似文献   

17.
权力是福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权力渗透于文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福柯一系列论著的论述中,权力是传播的,从传播的角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从传播的方式来考察,权力通过仪式来传播;从形式来考察,权力通过语符来传播;从媒介来考察,权力则在特定的空间中传播。通过考察权力的传播,可以发现权力是怎样影响社会和人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赣语上高话助词“来”,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来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于谓词性成分后做动态助词(记为“来2”),表示曾经完成过某种动作、发生过某种变化或存在过某种情况,属于某种经验或阅历,是经历体标记.“来2”产生途径有二:一是“来1”受“V+助词+O”格式类推前移至谓词性成分后,从而形成了“来2”,二是由表完成义动态助词“来”在“过去”语境中逐步语法化为“来2”.  相似文献   

19.
人以哲学的方式来表征关于存在的自我理解,来表征自我超越性的无限可能性,来表征自我存在的历史性的意义世界。人通过哲学的表征,不断地进行解构与建构、不断地实现解蔽与澄明,以此来为自己追求理想生活、展现新的可能世界提供历史性的“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20.
晚明易学家来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方法,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来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来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来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