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福建省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省内城乡居民和各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态势明显。鉴于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已有的研究亦表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密切。本文意图考察福建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侧重分析其背后的金融成因,思考金融抑制扩大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并提出金融层面缩小收入差距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特以中部的安徽省为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探讨了自1989年以来至2009年这20年期间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显著地影响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的财政支出城乡差别也同样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及其内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金融集聚是促进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城市内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金融集聚显著推动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城市金融集聚的扩散阶段还没有到来之前,政府旨在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政策可能会抑制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金融供给可持续性,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反向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和效果,以及数字鸿沟、数字门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其发展广度、发展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带来的收敛效果却有较大差异,并且在东、中、西部也存在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就业和增加非农就业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是,收敛效果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跨越一级数字门槛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果减弱;当跨越二级数字门槛后,收敛效果却加强。因此,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更好的条件,既要防止数字金融类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形成过高的数字门槛,又要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农户收入差距及其根源: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中国农户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多元而复杂,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也有产业差异、区域分割、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非农就业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而社会资本、金融负债、制度与政策、区域发展水平等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就结构性收入分解看,不同的收入来源,其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不同的影响因素,其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其中,基础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其余诸变量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仅仅通过部分收入来源对农户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湖北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扩大,在全国的排位快速后移,继而停滞不前,本报靠利用湖北及全国城市住户调查资料,剖析了“九五”以来湖北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及其成因,并提出提高湖北城镇居民收入的若干建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消费税是我国间接税中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职能的重要税种。通过构建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编制社会核算矩阵,从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双重视角出发,对消费税整体及主要税目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消费税整体呈累退性,扩大了农村、城镇及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消费税的累退性中90.78%来自于消费效应,只有9.22%来自于收入效应,说明消费税税负主要通过前转而转嫁给消费者。(2)分税目来看,烟、酒消费税均呈累退性,使农村、城镇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均有所扩大;小汽车消费税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使城镇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缩小;成品油消费税缩小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扩大了农村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征税范围及税率,以更好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中,收入分配会逐渐缩小,金融总量的不断扩张短期内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内只能导致更大的收入不平衡;同时本文加入新变量,研究教育对于城乡收入不平衡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教育的深入,初期收入差距会缩小,但是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40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和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事实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考察我国近年的新基建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新基建投资战略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投资新型基础设施,会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较弱的农村地区,新基建投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新基建投资总体上有助于协调城乡均衡发展,但是应合理布局,以避免进一步拉大落后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山东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扩大十分明显,从相对收入差距看,与全国的变动趋势大致保持一致。本文在空间上,一方面比较了全省各地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差异,另一方面从全国选出几个与山东可比性较为强的省份,将山东放入全国范围进行比较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企业异质性理论引入内生增长模型,讨论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基于1981~2015年8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同时运用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验证了二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强度的提升,母国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态势;OFDI一方面通过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挤出部分国内投资等渠道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以推动母国的金融发展与教育拓展等方式对收入差距产生削减效果;O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中具有异质性:当人均GDP小于5767.53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强度显著地扩大了母国收入差距,当人均GDP超过5767.53美元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欧洲国家的OFDI与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美洲、亚洲国家的OFDI促进了母国收入差距的扩大,非洲国家的OFDI对收入差距无显著影响;此外,OFDI对母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跨期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与OFDI存量增加,其间接效应的边际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也在逐渐加大。收入分配差距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地区收入的分配差距和个人收入的分配差距。这两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全局和长期发展的影响都有所不同。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问题     
《领导文萃》2013,(9):132-133
社保收入“逆调节” 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使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4个基尼点,其中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7个基尼点.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1个基尼点。不过,由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入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服务业范畴的金融业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山东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山东省的储蓄转化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金融农业贷款没有发挥增加农民收入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一周声音     
行业收入存在差距正常。怕的是差距不合理、不公正——就引起热议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2月1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说,垄断行业,无一例外收入高。低收入行业如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都是竞争性行业。  相似文献   

16.
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构成了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利用全国及西部各省区1996-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符合理论分析的结论:教育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这对我国西部各省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年—2020年全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以及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不平衡发展这两个要素,如何在土地资源错配中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在不同经济阶段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在机制检验上,土地资源错配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与不平衡城镇化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不平衡城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中介渠道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表明,土地资源错配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正向作用更明显。在政策含义上,我国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在恰当时机积极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提高国家战略之间的协同性,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两者相比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代际公平的角度,运用2010年-2021年CGSS数据库的数据,在兼顾机会平等和摆脱贫困的情况下,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公平度以及分解各因素在不公平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1)绝对贫困线下收入差距中有20%左右是不公平收入差距,且占比在逐年缩小;50%相对贫困线下不公平收入差距占比较高,甚至有年份超过60%,且占比呈扩大趋势;(2)农村不公平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均大于城镇,但农村不公平收入差距近年来有所下降;(3)男性总收入差距低于女性,但是不公平收入差距在2015年之前是女性大,之后转为男性更大;(4)绝对贫困线下机会不平等是引起不公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户籍和父亲职业占比最大;50%相对贫困线下摆脱贫困是引起不公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由此,为减少居民不公平收入差距,政府应重视相对贫困治理,加快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拓宽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也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收入不平等、投资过热、潮涌现象和双顺差等种种挑战。这些内外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结构、资源税、行政垄断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实行应对潮涌现象和双顺差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