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炎培的一生,至少有两件事给人们留下了不灭的印象。一是他不当官的名言,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几度辞谢虚席以待的高位,全心致力于  相似文献   

2.
螳螂美德     
<正>修养·理论随笔对于螳螂,我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且不说那些关于它的典故多么令人发笑,就说它那"肚子大,脑袋小,胸前有对大镰刀"的怪样,也足以令人生厌。然而,自从听了朋友给我讲他对螳螂特性的"新发现"后,却一下子改变了我对螳螂的坏印象。朋友的邻居家有一盆海棠花,品种极为普通。由于主人经常  相似文献   

3.
在"9·1l"事件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情况的混乱和信息的匮乏;二是总统迅速地认定这是场战争,并将带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心。我看到总统迅速地下定决心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战争,但首先在此时,他保持了相当的耐心。他慢慢地向副总统和国防部长灌  相似文献   

4.
李敖最为人知的,自然是他的骂。然而不管是骂不绝口的李敖,还是骂完人后的李敖,给人印象最深的,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凡人俗事"我们恋爱的时候,溥仪每次见面总是穿一套笔挺的制服,分头也抹了发蜡,亮光光的,给我的印象似乎他很注意修饰、打扮。其实,这不过是遵照五妹夫老万的叮嘱,在搞对象的时候"装装相"而已。我和溥仪结婚后才发现,原来他这个人并不讲究穿衣戴帽,从不张罗添新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总把发给自己的布票全部交还国家。婚后他仍是阻拦我给他买衣服,总说:"小妹啊,还  相似文献   

6.
正彭德怀的文字功底是令人倾服的。彭德怀少年时期上学时间虽很短,但他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钻研学问。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武将,然而他在文字上也颇有功夫。我曾在他身边工作,对他起草、审阅文稿,总是严密思考,精心细抠,字斟句酌,有很深印象。发愤读书彭德怀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只读过两年私塾,后因生计所迫失学,去做牧童、煤矿工和修堤劳工。17岁投身军伍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瞿秋白是一位极为特殊的人物。他不同于李大钊、陈独秀,也不同于毛泽东、周恩来。看他早年的照片,清癯瘦削,文质彬彬,透着淡淡的书卷气;读他早期的文章,感情真挚,浪漫激越,给人一种文艺青年的印象。然而,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投身于中国革命洪流的这位传奇人物,迸发出极其强烈的革命激情,成为党的早期领袖之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他所犯下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他就义前撰写的《多余的话》,  相似文献   

8.
李景贤 《领导文萃》2009,(16):63-68
2008年4月4日,我国外事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吴学谦同志,走完了87年光辉的人生历程。我没有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但有过一小段跟随他在新疆考察调研的经历。吴学谦同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虽身居高位.但坚决反对搞特殊化,甘当一个普通百姓,是我们晚辈为人处事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林彪与朱德的“积怨”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要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会场哗然了。  相似文献   

10.
乔石委员长主张务实、求实、唯实,凡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他的职位不断升迁,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没有改变。与他交谈,人们丝毫不会感觉到大人物的骄矜,而他的沉稳与风趣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给人的印象是庄重威严,不苟言笑,其实他有他的幽默和人情味,请看: 回家乡去 有一次,著名的歌唱家科兹洛夫斯基得知斯大林很赏识他,便向斯大林提出一个请求:“我从来没有去过国外,所以我想……”  相似文献   

12.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很聪明很有才。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 陈伯达以文章上了天,曾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当时公布的政治局委员顺序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但他后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陈的垮台,恐怕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3.
正面具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与事物的内质、真相相背离。一个人之所以会被他人揭下面具,是因为他的面具对别人构成了某种威胁,比如损害了他人尊严、侵吞了他人利益。某人明明心狠手辣,给人的印象却和蔼可亲;某人贪财好色,表面上却不苟言笑;某人不学无术,做起报告来却满口名言……所有这些都属于必须被揭下面具的一类。最可爱的人永远是不屑于戴上面具的  相似文献   

14.
李锐 《秘书之友》2007,(7):36-40
“大跃进”期间,我作为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先后给他写过三封信。毛对这些信件都表示过他的看法,有的是在小范围谈话时作即兴评点,有的则是在大庭广众下作语惊四座的议论。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感慨无限。  相似文献   

15.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08,(15):71-74
汪诞平先生跟随马英九多年,他谈起他眼中的马英九,许多生动的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诞平先生拿起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一支金笔对我说.这几天要搬家了.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偶然见到这支金笔.赶紧收起来,做个纪念。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年热播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庸政懒政怠政"的区长孙连城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每天沉溺于用望远镜观察浩渺的宇宙,在其位不谋其政,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应付了事。他有一句"名言"是:"无私者无畏",意思是自己不贪也不占,不想升迁,即使庸庸碌碌也没什么好害怕的。现实中孙连城这样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为政者还不在少数。今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通报了16个"庸政懒政怠  相似文献   

17.
<正> 初见谢先明,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说话、做事果敢坚决。从部队转业近30年了,谢先明仍保持了浓郁的军人风度。 谢先明于1993年3月任原彭县电力公司经理。同年9月,电力公司归口成都电业局统一管理,更名为彭州供电局,他出任局长兼党委书记。 1993年以前,原彭县电力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992年上交财政的60余万元都是由每个职工集资数千元才得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还有他老人家接受法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英国、丹麦等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等。  相似文献   

19.
张婷 《经理人》2008,(4):96-97
“每一次的心情都很不一样。在过去12年当中,中国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已经有点儿认不出北京了。”Informatic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索海·阿贝斯笑着说。继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2年来,这是他第三次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20.
因事早起去见一位老同学。他开着一家饭店,我到的时候,他正给员工训话。这样的场景平时也见过,不少商场开门前,员工都要穿得齐齐整整,像小学生一样排队受训,有时还喊口号。这位老同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个文明人,今天却让我见识到人性底层的颜色。他居高临下,目光炯炯,似乎还嫌他的雇员不够渺小,要用眼光来压缩他们。他说的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