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小英 《求是学刊》2006,33(4):38-43
笛卡尔通过对“天赋观念”和“外来观念”的来源及其作用的分析,确立了唯理论的基本原则,即一切真理性的知识都来自于“天赋观念”和以此为前提的理性演绎。唯理论的这个基本原则是与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体系相协调的,但是却与笛卡尔晚年提出的身心交感说处于直接的矛盾之中。本文将对笛卡尔关于这两类观念的基本观点进行探讨,并试图说明笛卡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考察典型范例,揭示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趋向──回归实践理性。作者认为,本世纪以来科学、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和对近代以来笛卡尔主义的反叛和清算,是使本世纪西方哲学重新表现出对实践关注的原因。但20世纪的西方哲学绝非实践哲学,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度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外来哲学的传播与影响徐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得到了传播。著名改良主义学者王韬、马建忠最早译述了培根和笛卡尔的哲学。①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编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西学述略》,有“理学”(即哲学─—笔者)卷,简述从古代希腊至...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粗略地说,古希腊哲学是一种宗教哲学:在中世纪,哲学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沦落为证明基督教信仰的工具;近代西方哲学则试图以理性的名义压制宗教信仰.不满干近代西方哲学的这种世俗化倾向,俄罗斯哲学重拾哲学的宗教性这一古老的主题,这既表现在俄罗斯哲学的问题意识之中,也表现在其独特的方法上.然而,正是这种调和哲学和宗教关系的努力使俄罗斯哲学包含了不可克服的悖论.  相似文献   

5.
人们往往仅限于笛卡尔、康德哲学来认识近代西方哲学的“自我”问题,而忽视了经验主义“自我”观的历史作用。本文试图揭示经验主义“自我”观在从笛卡尔“我思”发展到康德“先验自我”的历史过程中的否定性作用,即洛克承继,发挥了笛卡尔“我思”经验的一面,经贝克莱这一中间环节,至休谟而推向极至。由此,“经验自我”完成了自身的否定,为康德重新确立先验“自我”开辟了道路。作者认为,我们今天在认识“自我”中重新陷入经验和理性的矛盾和困惑时,反思这段历史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时期以来,哲学界认识论研究几乎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趋向.这场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已经取得了以往所不能比拟的成就.然而,这一研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日益显露出一系列问题,它们大大影响了研究的进展,使认识论研究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把认识论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忽略了认识论与本体论关系的研究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问题虽然是两门哲学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却历来被看作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从哲学史上来看,古代哲学家往往把认识论从属于本体论,从一个博大的本体论背景中演绎出认识理论;近代哲学自笛卡尔、洛克起,本体论又被从属于认识论;黑格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的思想,但其基础却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了黑格尔这一合理思想,并在原  相似文献   

7.
梁玉菡 《社科纵横》2013,(2):221-222
笛卡尔哲学中,方法论是其中重要的思想。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拓人之一,将方法论革新作为哲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通过从不同角度阐释笛卡尔四条原则和直观认识方法,对其思想上局限之处加以批判和反思。在理解笛卡尔方法论的思想原则之上,进一步将其运用到当代社会的理念当中,对我们思维方法形塑和构建给予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个好的哲学体系,按照斯宾诺莎自己在《知性改进论》里的说法,应当从"那个能够表示自然全体的根源和源泉的观念"开始,"凡是能指示我们如何指导心灵依照一个最完善存在的观念为规范去进行认识的方法,就是最完善的方法",因此斯宾诺莎首先是从一个最高的存在范畴出发,发展他的哲学体系的. 斯宾诺莎在表述他的最高的存在范畴时,使用了三个名词,这就是"神","自然"和"实体".如果我们从历史上考察,这三个名词显然都不是斯宾诺莎自己的创造,它们都分别有其历史出处,斯宾诺莎同时使用这三个名词,正是反映其哲学的不同来源.他的"神"的概念,主要来自犹太神学和中古犹太经院哲学.斯宾诺莎在青少年时代曾潜心研究过犹太圣经和圣法经传,对于犹太神学和哲学有很高的造诣,十二世纪犹太哲学家阿本·以斯拉 (1092-1167)、麦蒙尼德 (1125-1204) 和葛雷斯卡 (1340-1410) 都对他发生很大的思想影响,这些人在对圣经的评注里所阐发的以无限圆满的神作为最高存在的观念,使斯宾诺莎最早确立了宇宙应当从一个最高统一的东西进行解释的一元论观点,这种观念在他思想里是这样根深蒂固,以致在他前后的所有著作中,他都用"神"这一名词来表述他的最高存在.他的“自然"概念,主要来自布鲁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布鲁诺提出的神与自然同一的思想对斯宾诺莎影响很大,从布鲁诺那里他吸取了自然神圣性和宇宙无限性的泛神论思想.这种影响在斯宾诺莎的著作、特别是《神、人及其幸福简论》这部早期著作里是非常明显的.他的"实体"概念,无疑是得自希腊哲学和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对于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莱布尼兹曾经说过,"在自然主义方面,斯宾诺莎是从笛卡尔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我们可以说,斯宾诺莎哲学虽然与笛卡尔哲学有质的不同,但他的哲学出发点却是笛卡尔哲学,他的一元论实体学说是在继承、批判和改造笛卡尔的实体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三个名词的同时使用,可以表明斯宾诺莎哲学融会了许多哲学派别,有着多种思想渊源.当然,斯宾诺莎的世界观并不就是这许多影响的机械的合併或总和,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不同的崭新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国的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哲学”。“大哲学”是与“纯哲学”相对照的一个概念。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呈现出危机和发展的一盈一缩的现象,实际上是“纯哲学”与“大哲学”的交替。所谓的哲学危机是纯哲学危机和“大哲学”凸显的时期,而走出危机之后的哲学发展是“纯哲学”发展和“大哲学”淡出的时期。现在的哲学处在危机时期,现代中国的哲学应当自觉地发展“大哲学”,提倡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推进东西方比较哲学,使现代中国的哲学走向世界,朝着世界哲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蓬 《浙江学刊》2006,1(3):67-73
在西方哲学问题的历史逻辑中,不仅存在着从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转向,同时还发生着从近代的"解释哲学"(认识论哲学)向"历史"(哲学)的转向.应该说马克思的哲学引领了后一个哲学转向.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的消解和对现实历史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使哲学从"解释"走进了"历史".哲学在"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批判的性格,当代西方哲学的批判性就是哲学的这种转向给予的.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经济政治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批判"都是这种转向的逻辑在历史中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唯理论是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同经验论并起的一个哲学派别。唯理论者认为,人类一切真实的知识都仅仅是理性活动的产物,单凭理性就可以推演出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被认为是十七世纪唯理论的三个代表。怎样估价唯理论在认识史上的地位,怎样看待唯理论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笛卡尔的唯理论 笛卡尔曾建立了一个包罗一切科学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形而上学”是基础。因为“一切科学的原则都应当是从哲学(即“形而上学”──引者)。里面取得”(《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75…  相似文献   

12.
赵海峰 《学术交流》2006,(11):10-14
从“拒斥形而上学”到后现代文化的发生,其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这个时期的哲学史派别林立。这些哲学流派没有共同的旨趣,但是它们都是从背叛形而上学出发。通过对一些主要流派的梳理,揭示从拒斥形而上学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逻辑演进的若干关键之点。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评,对启蒙和现代性的解构,是现代西方哲学各国流派发展的共同结果。前者是对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思想旨趣的彻底化。  相似文献   

13.
浦家滢 《求是学刊》2012,39(2):47-50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始,始终将其奠基在存在的无限性规定基础上,由此产生了特有的至上的形而上学.在笛卡尔的第一原理设置中,理性在与世界的对峙中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峙的相持意味着无限性规定的磨损或消解.休谟对因果联系的怀疑使得哲学本身必须面对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哲学的无限性规定如何向有限性规定的迁移可能性.康德哲学是对近代哲学蕴涵着有限性的一种肯定性诠释.在康德哲学中,有限性规定有了划界性的凸显,在主体理性结构的建构中,可以管窥到康德哲学隐含的界限或者限度.理解康德哲学的性质既与康德哲学的有形理性构造有关,又与康德哲学的无形规定相关.有限性规定的凸显和无限性规定的隐退相互连结.有限性规定的凸显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个视域.  相似文献   

14.
试论笛卡尔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刘小英西欧近代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哲学中心问题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在此之前,哲学一直着眼于客观世界,不论是古希腊时期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出现的本原,还是中世纪超感觉的上帝,都只是作为单纯...  相似文献   

15.
赵林 《求是学刊》2005,32(4):35-40
自笛卡尔以来,心物关系就成为唯理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关涉到二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本体论立场,而且与唯理论的认识论原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梳理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在该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揭示出唯理论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6.
<正> 西方文化,是一个范围极大的概念。它包括西方的精神思想传统、价值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成就、意识形态理论、风俗礼仪系统、语言文字体系,等等。但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文化,却是有一定的特指意味。它指的是具有西方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文化,可以看作是西方人之为西方人的精神背景。西方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在逻辑上很难给出一个抽象的定义。西方人在不同的时代对其文化特质有不同的看法。欲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的内涵,关键的一步,就是指出西方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文化(广义)的概括,而把握西方哲学文化观的沿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要谈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不能不谈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因为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哲学所持有的观念。西方哲学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传统,因此,以人为本也很自然地构成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核心理念。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直到西方近代  相似文献   

18.
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两个名词既被用来表述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向,也被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建构模式和理论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也成为了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两种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理论形态都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时"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文化的视角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来就内在于实践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虽然西方现代哲学取代近代哲学是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更,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但它也象被它取代的近代哲学一样本身包含着缺陷和矛盾。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进行新的反思和变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的研究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研究似乎表现出同数理哲学的研究逐渐分开的趋势。在当代(准确地说,是逻辑实证主义衰落以后的时期)的科学哲学论著中已经很难找到关于数理哲学的专门论述。但是,也有少数科学哲学家例外,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就是I.拉卡托斯(Imre Lakatos),他把数理哲学研究与一般的科学哲学研究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对拉卡托斯数理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就构成了对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围绕《拉卡托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