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景 《女性天地》2014,(7):14-15
这个秘密母亲捂了20年。星期天,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说:“小毛.我给你儿子搞了一笔钱,有五千来块。”我吃了一惊。母亲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女工,买点小菜也要和菜贩子还半天价,虽说这几年养老金年年涨,但到现在她也只拿1500来块,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真的很奇怪。  相似文献   

2.
胥加山 《老年世界》2009,(23):28-28
在大学体育系上学的儿子利用国庆长假回家帮一辈子守着田地的母亲搞秋收。 儿子身高体壮,但在母亲的眼中仍是个孩子。儿子有这份孝心,母亲很知足她不愿儿子帮她干,她宁愿自己多干。儿子心疼靠种田维持他读大学的母亲,执意要利用假日包揽家中所有的农活。  相似文献   

3.
周末,我带儿子回家看望母亲。推开院门,孩子欢快地喊着姥姥,母亲欣喜地应声,却不能马上迎出来,七十多岁的人了,双腿又骨质增生,动作没有那么麻利。没等母亲站起身,我们已经进了屋。眼前又是那熟悉的一幕:母亲坐在那台陪伴了她半个世纪的缝纫机前,面前堆着针头线脑,旁边放着她的老花镜。  相似文献   

4.
扣子     
儿子很忙,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这不,才回家来,吃过中饭,外面就响起了喇叭声,单位的车来接他了。时令已是深冬,儿子出门时不禁打了个寒颤,忽然记起该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新棉衣。他是个孝子,本打算为母亲买好送来的,跑到商店,才知道自己并不清楚母亲衣服的尺码。母亲没有接钱,只说能回家看看就抵得上几百几千。说着,眼里闪动泪花。蓦地,母亲好像发现了什么,说:“扣子!”扣子?儿子看了一眼母亲穿在身上的衣服,扣子没少,再低头看看自己,原来西装的纽扣掉了一粒。母亲老花眼了,怎么就一眼看清了儿子的胸前掉了纽扣?儿子想不明…  相似文献   

5.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6.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1999,(3)
快半年没回家看母亲了。这期间,母亲倒是进城来看过我两次。我不是没时间,而是与母亲之间的共同语言愈来愈少了。几年前,妻子说很希望母亲来给我们带孩子,而我并不希望她老人家来,我的内心深处对她有一种排斥。表面看来,我是一个孝子。父亲在世时,每次回家,都有一...  相似文献   

8.
学生迟到的故事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相似文献   

9.
母亲成长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并继承了姥爷传统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打”。我小时候特别爱哭,只要受一点儿委屈,便会流泪。母亲是个急性子,看不得我哭,只要我有哭的迹象,她便会训斥我,让我忍住。受到训斥后,我反倒哭得更凶,母亲看了更加恼火,于是,一顿打就在所难免。我在学校惹了事,回家会挨打;我成绩退步,回家也会挨打;和母亲顶嘴,这打更是少不了。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读体育系的儿子利用国庆长假回家帮一辈子守着田地的母亲搞秋收。  相似文献   

11.
回家     
不到八个月的儿子长了两颗牙,而且扶着窗台已经能走了。我不由得一阵激动,儿子在长大,是的,他的每一点小小变化都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迫不急待地想与远方的母亲共同分享这份喜悦,于是,我拨通了母亲的号码。电话里,母亲正如我想象的那样,高兴地什么似的。放下...  相似文献   

12.
袁仕友 《老年人》2008,(1):51-51
问:丈夫病逝后,在县城工作的儿子接我与他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因不习惯城市生活,后我又独自回到农村居住。回来后,我很想念儿子一家人,便要求他们每月回来看我一次。但儿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就以事情多、忙不开为由很少回来看望我了。请问:我要求儿子回家看我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3.
王松山 《当代老年》2008,(12):13-13
退休干部赵大妈住在镇上,老伴去世后她更加节省,手中存款10万元(她与老伴共同积累的)。2004年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的儿子突然从县城赶回家,说他已与女友商定好,春天买房,年底结婚。购房款30万元,必须首付1/3,其他的从银行贷款解决。他手中仅有积蓄1万元,要向母亲“借”9万元。赵大妈心里虽然不愿意,但口头上说不出;而且儿子知道自己有存款,总不能叫儿子为难啊!于是,她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但是,儿子结婚前又回家说,现在小区内又盖了车库,正在出售,每个1万元,考虑到以后要买车,现在必须买下来,要不,以后就买不到了。  相似文献   

14.
7年前,儿子遭车祸成了植物人。只因有父母深深的爱,生命出现奇迹,儿子竟苏醒并站了起来“我不用华丽的词藻,我不用优美的语句,扣动你的心弦,我只用辛酸的眼泪,苦痛的记载,赢得你的了解……”这首《真情写意》的歌与摄于南京市瑞金路的一张照片,向世人讲述了一段故事,这是一段绵延了整整7年尚未结尾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父亲吕学华,母亲翟秀萍,儿子吕勇。1992年4月13日晚7时左右,24岁的南京铜加工厂工人吕勇骑自行车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造成颅脑窝底骨折,颅内血肿,头脑中线偏移,尽管实施了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张军霞 《老年世界》2008,(23):20-20
儿子放学回家,说老师今天留的作业,是给妈妈洗脚。不等我发表意见,儿子已经打来一盆水,认真地调试好水温,我把脚泡到水中,儿子稚嫩的小手,轻轻地帮我按摩,感觉舒服极了。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14,(3):15-15
编辑同志:我现在年事已高,有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家。大儿子有时还给我寄点钱,另外两个儿子一点也不管我的生活。现在我的生活很困难,想委托律师起诉两个儿子,要求他们给付赡养费,但不知向何地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7.
正荷城那条衣裳街上,出过几位杰出人物,摆过服装摊的刘思劲就是其中一位。如今他去琼岛闯荡,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刘母思儿心切,频频央人代笔修书要儿子回家看看。这天,刘思劲终于抽空回到老家。刘母看到年过三十、略呈富态的儿子,喜极泪涌,抱着儿子的肩头,说:"孩子,你把家忘了吗?把妈也忘了吗?"刘思劲的眼睛也潮湿了,连忙说:"妈,看您说的,我怎么能忘了家,怎么能忘了妈呢?"随即把送给母亲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风中白发     
风中白发文/第广龙母亲老了。我长年漂泊在外,难得回家去探望母亲,有一腔酸苦的水,伴我走在天涯路上。生病在床,我对母亲的思念最强烈。要是遇见一位长得像母亲的老年人,我就有一种丢魂的感觉。母亲老了。70多岁的人,走路走不动了,还慢慢挪着,到路口站一晌。母...  相似文献   

19.
一袋服我两代人母亲一生养育了大姐、二姐和我生我时因体力不支难产。情急之下,外婆用蛮办法抢救了我们母女,但母亲从此却落下了妇科病。多年来,母亲腰酸腹疼,便秘便血,多方医治,均无显效。殊不知到我生儿子的时候,发生了同母亲一样的境遇,也落下了难言之隐。从此...  相似文献   

20.
张军霞 《老年世界》2014,(20):23-23
那年,他大学毕业,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如愿,口袋里的钱却越来越少,最困难时,他只能啃馒头度日,连一包成菜都舍不得买。这时,他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母亲得了重病。他心急如焚,千里迢迢赶了回去,却发现母亲不过是患了一场感冒,早就痊愈了,她之所以急着让儿子回家,是因为偶然听一个老乡说,他在外面混得很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