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不仅在学术界呼风唤雨,成为统治性学说,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独领风骚。"华盛顿共识"出笼之后,新自由主义脱去历史上的"坚船利炮"外壳,穿上"全球化"的彩衣,充分运用它强大的宣传攻势,并炮制了一整套"全球化"的新话语。由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向全球化话语的主动靠拢,使其夺得了全球化的话语霸权。新自由主义假自由市场之名主导了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其改革政策在世界的推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全球化蒙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胜利,世界加速进入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代表西方的美国式自由主义价值体系,随着美国主导的这一轮全球化进程而成为具有全球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一些学者也称"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然而,人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有理由反思,"意识形态终结论"统摄下的"全球化即美国化"的发展方向不是一条正确道路。在现阶段,不同地区、国家都应确立以自身为根据的意识形态。当然,这一意识形态并不是以政治斗争、阶级矛盾为旨归,而是基于符合共同利益,以指引经济发展和民族强盛为目标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 ,2 0世纪以来发生了两次深刻的变革。 2 0世纪 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 ,开始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次转型。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确立了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的现代化道路。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府上台之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推动了欧美国家反滞胀的改革 ,引发了西方世界 2 0余年历久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新自由主义中确有一些反映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 ,它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 ,它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 ,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西方社会政治观念 ,维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 ,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 ,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表现 ,同时又是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国际垄断阶段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个体赋权构成了中国劳工权益保护的主要路径。个体赋权建立在短缺经济和生存劳权的基础之上。随着中国商品市场从短缺到充裕、劳动市场由充裕到短缺的转型,劳工权益诉求也从"生存"转向"发展",个体赋权面临诸多局限,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劳工结构和权益诉求变化的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中国劳工权益保护应当进行路径转变,从保障基本生存权调整为保障发展权,使劳工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这需要同时提高工人结社能力与结构能力。为此,本文在综合以往理论以及结合劳工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劳工权益保护的"权-能"模型,并指出未来中国劳工权益保护的路径,应该从个体赋权迈向集体赋权与个体赋能。农民工的个体赋能应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适应了垄断资本打破国内福利国家体制束缚、国外民族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等障碍的需要 ,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指导。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是为了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追随新自由主义政策 ,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进一步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是公共政策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政策范式及其转型对于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文章从经济发展政策的视角对东亚公共政策转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也要对此进行回应,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也最能体现公共政策范式转型的主要特征。从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型的过程看,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转变为更加倚重市场的力量和市场机制,政策权威从政府分散到社会;在政策理念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步占据着首要地位;从政策转型的成效上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改变了东亚初始条件差的状况,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但是从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效果看,还存在着政策的前瞻性与预见性不足,政策的创新性和持续性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当权者的主要执政思想,并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也正以世界级的加工厂身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但是,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由来以及涵义,然后探讨它们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危害,最后阐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扩张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极力倡导个人主义、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并对我国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而这一系列影响和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受到冲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和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最早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它以反对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面目出现,兴盛于资本主义的“滞涨”时期。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的相继上台,这一思潮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的经济意识形态,苏联解体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思潮,引导这些国家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这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这一思潮也趁虚而入,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考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力图让人们看清新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并自觉加以抵制。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最早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它以反对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面目出现,兴盛于资本主义的“滞涨”时期。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的相继上台,这一思潮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的经济意识形态,苏联解体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思潮,引导这些国家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这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这一思潮也趁虚而入,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考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力图让人们看清新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并自觉加以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