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确认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文学文本分析中具有转换的广阔空间,探讨如何转换,是文学批评抵达文学性的重要一环.以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为个案,发现在解释文学的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方面,戈德曼的理论是有其价值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完全充分地揭示文学性产生的原因.当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将研究者引到文本层面之后,可以与走向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分析相会合、与象征系统中的隐喻意义解读等方法相会合.在文本分析层面,我们与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会合还有极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就是人的日常社会生活,具有社会学研究意义,它与社会管理关系较为密切。在日常生活相关社会学理论嬗变中,前期理论从既有经验的"参照"与改变,到管理"紧张印象"的情景定义,再到"检视"日常重复的重要,表现出对自由的"趋鹜",后期理论涉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常生活需要再造"为我们的存在"、符号消费宰制的社会需要采取策略战术对抗、技术理性与文化工业的摧残需要采取非操作性思维方式和交往行为进行扭转等内容,表现出对依赖的"抗争"。针对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日常生活社会学理论的"隐喻"指引,既注重整体性保护"自由",又注重整体性协调"依赖",这样才能使社会管理更有效、更灵活、更新颖,让人过上"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人际语法隐喻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意义在语气和情态方面的非一致式表达。语言形式不同,则其传达的语言意义也不尽相同。从语用学、社会学、语篇分析等多个维度综合考察人际语法隐喻非常规表达的语言学意义,挖掘其折射出的特殊人际意义,从而探求人际语法隐喻使用的语言学理据。  相似文献   

4.
组织学习的社会学视野:现实还是隐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盖拉尔迪和尼科利尼关于组织学习的社会学研究,对社会学视野中的组织学习的研究范式、每种范式下关于组织学习问题的主要观点及其研究思路的变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评述,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关于组织学习问题的基础研究领域引证较为详实的研究资料,并就组织学习的社会学研究是现实还是隐喻的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谢徐萍  张苹 《学术论坛》2007,30(6):186-190
回顾和分析关于Literacy的几个隐喻,讨论新Literacy研究的源起,认为生态学观点最能反映Literacy的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意义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合理性、相似性与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学隐喻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这种借用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演化经济学和生物进化论看待事物的基本理念均建立在反类型论思维的基础上。但由于研究对象和类比物本身的差异,生物学隐喻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只能是开发式的和有意识的,而不能是盲目的和教条式的。归根到底,人类的生物性和经济生活的系统决定了隐喻的相似性,而人类的创造性适应能力又决定了隐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牛隐喻的偶合与失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是汉英语言中牛隐喻的基石。文化重合决定英汉牛隐喻的偶合;文化差异导致英汉牛隐喻的失配;文化趋同推动英汉牛隐喻的交融。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英汉牛隐喻的偶合与失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克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障碍,也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天性与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文社会学被认为是行为科学,把研究对象针对着人和人的行为以后,人的生物和心理现象,成为主要课题,不容再行忽视。于是对于人的天性与人性的观察、分析与研究,遂成为了解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在未入本题之先,让我们简短地叙述传统社会学一向怎样在处理这个问题。最初,在第一个用社会学名词发表著作的斯宾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是汉英语言中牛隐喻的基石.文化重合决定英汉牛隐喻的偶合;文化差异导致英汉牛隐喻的失配;文化趋同推动英汉牛隐喻的交融.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英汉牛隐喻的偶合与失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克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障碍,也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后现代性的预言家”的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后现代时期“游”的社会学分析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鲍曼关于“游”的理论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交通及沟通工具的进步带来移动和交流的自由 ;二、观光者的游与流浪者的游的异同。尤其是鲍曼的“观光者和流浪者都是当代生活的隐喻”的观点是具有独创性的 ,为我们研究旅游行为和当代生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或一种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语中得到广泛运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而且能扩展话语,展开联想,使话语更具感染力、表现力,强化广告语的艺术魅力,实现"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文学日常生活话语中的性别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的视角来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对日常生活的表述(即日常生活话语),不难看出这一话语实际上隐含了深重的性别政治。20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话语预设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二元对立及其之间的权力等级。而将这种等级关系与性别阶序挂钩,似乎成了一个普泛性的话语策略——即在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与滞守的二元对立中,超越的向度始终被指派给了男人,而女人天生就是日常生活的滞守者,甚至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便20世纪50—70年代文学对女英雄的修辞也只是从一个相反的方向来贯彻这一话语策略。这一话语策略不仅参与了现代性意义的构建,甚至还参与了对现代性的反思。由此足见现代知识谱系中无所不在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是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不能说共同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要以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也不能笼统地说邓小平理论是现阶段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职业理想教育。要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4.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不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共同的行动之中。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融合文化生态意识所内涵的整体性、互动性、共生性和适应性,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一个建立在对话、合作、共享、互动基础上的,体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有机统一,学习主体在共同活动中建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培育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隐喻”入手,解析“隐喻”与展示情境中的视觉形象符号、特定时空、文化背景的关系,有助于领略和把握主题性战争纪念馆展示设计的艺术情境;同时,真正理解这种“隐喻”式的展示设计,可以加深设计者对战争主题的认识,对搞好相关的展示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汉字造字法中的隐喻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用比喻、借代、象征、婉曲等隐喻性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与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世界,是创造主体对自然、人生的心灵化再现。  相似文献   

18.
After many years of research across disciplines,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people are more motivated to seek appraisals that accurately match self-views (self-verification) or are as favorable as possible (self-enhancement). Within sociology, mixed findings in identity theory have fueled the debate. A problem here is that a commonly employed statistical approach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rection of a discrepancy between how we see ourselves and how we think others see us in terms of a given identity, yet doing so is critical for determining which self-motive is at play. We offer a test of three competing models of identity processes, including a new “mixed motivations” model where self-verification and self-enhancement operate simultaneously. We compare the models using the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approach versus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he latter method allows us to determine whether identity discrepancies involving over-evaluation are as distressing as those involving under-evaluation. We us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and compare results across four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multiple outcomes. The two statistical approaches lead to the same conclusions more often than not and mostly support identity theory and its assumption that people seek self-verification. However, response surface tests reveal patterns that are mistaken as evidence of self-verification by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especially for the spouse identity. We also find that identity discrepanci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distress and self-conscious emotions (guilt and shame). Our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research on self and identity across disciplines, but also for many other areas of research that incorporate these concepts and/or use difference score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9.
陈来 《河北学刊》2002,22(6):31-39
前孔子的春秋时代的道德思想属于“德性的时代” ,德目表很多 ,德性体系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而孔子的思想则强调君子的整体人格 ,德性伦理只是孔子道德思想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孔子伦理学虽然包含了承继传统而来的德行论面向 ,但其整个思想已经超越了德性伦理的形态。孔子与春秋以及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是孔子特别突出“仁”这一德。对于孔子 ,“仁”不只是“德” ,而且也是“道” ,就是说 ,仁不仅是德性 ,而且是原则。由金律和忠恕一贯之道来看 ,孔子的伦理思想不能全部归结为“德性伦理”(virtueethics)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不是那些单方面的德性 ,而是社会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