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怕老婆,民间通俗的说法就是“气管炎”(妻管严)、“床头柜”(床头跪)。文人学士们则不然,怕老婆不叫怕老婆,偏说是“惧内”,听来似乎高雅得多。然而,通俗也好,高雅也罢,怕老婆确是不少男人羞于启齿的“隐私”。用世谷的眼光来看,怕老婆是窝囊无用的别名,堂堂男子谁愿坦承其事呢?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至今,不管女人的社会地位如何,总有一些女人,在家里说一不二,对自己的老公有绝对的领导权,这就生生造出许多惧内的男人。就连那些历史名人,也不能免俗。他们惧内之幽默,如段子般令人捧腹。清朝的张曜战功赫赫,他娶了个貌美多才的妻子。张曜是个大老粗,婚后,他就跟着妻子狠补文化课。  相似文献   

3.
骆玉明 《社区》2010,(32):9-9
胡适早年发表过一通宏论,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走向自由民主,反之则否。例如,“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而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所以将来会有实现自由民主的希望。读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会发现胡适一直坚持这一见解。他还说想要编一部世界各国怕老婆故事大全.可惜没有弄成。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8,(6)
如果爱老婆是相同的,那么,怕老婆则国有国的不同。我不怕老婆,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会有更自在愉快的心情地来看中美英三国男人怕老婆的"演义"。1、中国男人怕老婆后的阿Q式自嘲  相似文献   

5.
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塑造了狄希陈这个严重"惧内"的人物,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看,他的行为具有一种受虐倾向。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综合能力不足等因素使狄希陈产生受虐冲动,希图以妥协、消融进强大外在世界的方式获取安全感。这一过程具有强迫性、自伤性,并最终导致受虐倾向的形成。在大量明清小说作品中,以"惧内"为表征的这种倾向的普遍出现代表了一种社会异动,颠覆了传统伦理纲常的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5,(9)
鬓卫丝竺扁 十个男子一字形排开,旁边一个人喊:“怕老婆的向前一步走!”九个人都迈出了一步,只有一个人没动。别人问他:“你不怕老婆吗?”他小声说:“我不知道怕不怕,反正她说过,人多的地方让我别去。”口‘粮’,无米也念‘良’,去了‘旅’边米,加女就成‘娘’,谁娘不爱子,谁子  相似文献   

7.
王洛 《可乐》2010,(7):7-7
有一对夫妇,丈夫很喜欢打保龄球,却很怕老婆。 老婆爱抽烟。一天晚上,老婆发现烟抽完了,便叫丈夫去买。丈夫只好乖乖去买。很晚了,附近的小卖部都已关门,这可把丈夫急坏了。  相似文献   

8.
温史 《山西老年》2010,(7):18-18
对于所谓正人君子来说,怕老婆这个话题很俗。然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却能挖掘出其中的微言大义。人们一般只知道胡适先生是著名的学者,然而他自称,收藏  相似文献   

9.
情怕     
<正>怕老婆各有各的怕法,各有各的理由,有人总结三条说:刚结婚时,她端坐在洞房中像尊菩萨。难道有人不怕菩萨吗?时间长了,生了子女,又像护犊的老虎。难道有人不怕老虎吗?待到年老时,脸上打皱,像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有人不怕鬼吗?怕老婆不分阶层,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0.
饭局上,朋友酒喝得正起兴,手机响了,不用猜就知道是朋友家中的领导来查岗。朋友放下酒杯接电话,他也不回避,对着手机就是一阵唯唯诺诺,听得大伙儿好一阵反胃。于是,有人趁着酒兴奚落起朋友,说他也是堂堂七尺男儿,咋怕老婆怕成这熊样!朋友竟当着  相似文献   

11.
:“惧内”是家庭中丈夫处于从属地位 ,而妻子居主权威的社会现象 ,有其存在的理由 ,且有漫长的历史 ,成因和种类也较多 ,爱情是其前提和基础 ,对协调家庭关系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3年2月25日,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夺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这部荣获11项提名的3D电影还收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3个奖项,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名冠世界的大导演,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竟语出惊人地自爆:"我是个怕老婆的男人,没有我‘强悍’的老婆就没有我的今天。"  相似文献   

13.
情怕     
凝冰 《今日南国》2014,(8):33-33
晚清大学者辜鸿铭先生说,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此话时常被男人提及,差不多起个解嘲作用。怕老婆不分阶层,王侯将相,贩夫走卒,莫能例外。有个笑话说,一个当官的惹妻子生气,乌纱帽被妻子用脚踩破了。第二天,他向皇上奏了一本:“启奏陛下,臣妻很是罗嗦,昨天与臣吵架,踩碎臣的乌纱帽。”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两则     
《老友》2016,(4):56
饭后一支烟老李患有心脏病,他去看医生,医生劝他别抽烟,最多只能饭后抽一支。两个月后,老李旧病复发又去看医生。医生见他精神仍然欠佳,便问:"你按我说的做了吗?""做了。"老李回答,"你要我饭后抽一支,搞得我每天吃十多顿饭,真是撑死了。"惧内的助听器老头子买了个助听器,又怕老伴嫌贵唠叨,于是就向她夸这个助听器如何好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广记》记载有大量反映唐代妇女生活状况的史料,对认识和探讨唐代妇女婚恋、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唐代妇女具有“择偶的自由”、“妇女不重贞操”、“男嫁女娶与妒妇惧内”等特点,充分反映出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确实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你瞧瞧别人!你去哪儿了?都怪你!谁的电话?——女人最伤害男人的4句话赚情人的钱比赚女人的钱更容易。——一个老板如是说太冷淡了,易被指斥为不体恤妻子,太热情了,易被讥讽为怕老婆。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7,(11):57-58
古代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按照古圣先贤的设计,女人只有“三从”的份儿:从父、从夫、从子。不过中国人又素有“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观念,不知是不是因此,怕老婆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8.
正历代"惧内"佳话中,最著名者莫过于"河东狮"与"胭脂虎",这两个典故都出自宋朝。"河东狮"指北宋名士陈季常的妻子,据洪迈《容斋三笔》记述,陈季常"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好宾客,喜畜声妓",家里来了客人,陈季常以美酒相待,叫声妓歌舞助兴,但陈季常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时常因此醋意大发,当着众宾客的面,对丈夫大吼大叫。因此陈季常对妻子很是惧怕。朋友苏轼为此写了一首诗送给他:"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  相似文献   

19.
母爱也卑微,疯子遭到亲生儿女歧视安昌贤出生在重庆市壁山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患有精神障碍,整天疯疯癫癫的,生活不能自理。1985年,23岁的安昌贤与临村陈兴礼结为夫妻。婚后第二年,安昌贤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陈中友,陈家上下欢天喜地。陈兴礼生怕老婆的疯病传染孩子,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就由奶奶抚养。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回目与《金瓶梅》第二十七回回目中的"葡萄架"一词,含义并不相同,《金瓶梅》为实景描写,而《醒世姻缘传》一书则是用典,典故出处为明代笑话集《解愠编》,其含义为"惧内"与"面有伤痕",这样《醒世姻缘传》的回目才与正文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