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埃及拉美西斯大帝的木乃伊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木乃伊,位列世界十大木乃伊之首,被考古学家称为“木乃伊一号”。照时髦的说法,就是首席木乃伊。发现他的木乃伊,引起了全世界有关专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拉美西斯木乃伊除了引导科学家分析研究埃及历史之外,还引导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空前的试验:现代科学能够复制古老的埃及木乃伊技术吗?  相似文献   

2.
若不是因为偶然发现的一颗牙齿,KV60a可能至今仍独眠于黑暗之中,她的皇族名份和地位也无人知晓。今日,她被珍藏于埃及博物馆的皇家木乃伊陈列室,一旁的碑铭用阿拉们语和英语写明,她就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陛下。经历了多年失散之后,女王终又与她庞大家族的其他成员——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相聚一堂  相似文献   

3.
记木乃伊     
埃及国家博物馆内专门辟有一个用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照明度的展厅.该展厅共展有十余具古代法老和王后的木乃伊,其中最著名的是91岁谢世、在位67年、声威显赫而又风流倜傥的拉美西斯二世.1976年,由于种种原因,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遭受"感染",为拯救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埃及总统萨达特与法国总统德斯坦紧急商定,用专机将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送巴黎医治.据载,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巴黎"治愈"返回开罗前夕,法国马恩省圣母院神甫为遗体祷告时,一线阳光突然穿破云层,透过玻璃窗,照在拉美西斯二世的脸上,就像每年2月21日和10月21日早晨,太阳准时穿过阿布辛拜勒神庙的狭长甬道,照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一样,祝贺太阳神之子重返故乡……  相似文献   

4.
美国考古代表团在埃及法尤姆地区的古墓地发掘一大批墓葬,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木乃伊。这具木乃伊安放在一个包金棺木中,上面刻有文字。木乃伊用裹尸布包殓,尸身四周饰以各种真花,形成一个大花环。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保健学中心主任爱德华·亨德里克称该中心和丹佛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家们用电脑“解剖”木乃伊获得成功. 这二具木乃伊均为女性,是古埃及第十九或第二十王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300年至前1090年,为美国普韦布洛市的罗丝蒙托·维多利亚收藏馆所收藏.在解剖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架立体电脑局部解剖仪(CT),通过对两具木乃伊扫描得到高分辨力图像,发现了骨胳、皮肤、清晰的人体轮廓及亚麻裹尸布的折皱. 过去,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木乃伊,不得不打开  相似文献   

6.
"木乃伊"是阿拉伯语mumiya一词的中文音译.中古时代阿拉伯人所称的mumiya是指涂过香膏的尸体或用蜜浸过的尸体,即所谓蜜人.古埃及语中没有mumiya一词,但有uta和setekh两词,它们与木乃伊相关.前者是"施以香药"之意.后者则是"裹以绷带"之意,在古埃及文献中有时把埋葬于金字塔之中的国王遗体,称为尸体.  相似文献   

7.
8.
职场始终活跃着这个时代最关注的一个群体,这是一个亚健康群体,身体亚健康,心理也亚健康。2011年职场流行这么几个词:职场木乃伊、压力山大、微招聘……这都是职场的一个群体现象。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伊托克的一份杂志上报导了制作木乃伊的过程。古埃及国王去世后,寺庙里的祭司把尸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挖空,遗体内只留有心脏和肾脏,用浸透香料和粘胶液的亚麻塞满胸、腹部,尔后用溶蜡封住腹部剖口、鼻孔、嘴巴、耳朵和眼睛,再用碱块吸收体内的脂肪和水份,使尸体干燥无湿。当尸体干燥时,皮肤开裂,指甲脱落。祭司们用纯金制成套子戴在尸体的手指上,  相似文献   

10.
心轻上天堂     
埃及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奇怪的展品:一只用精美白玉雕刻的匣子,大小约和常用的抽屉差不多,匣内被十字形玉栅栏隔成四个小格子,洁净通透。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发现的,当时匣内空无一物。从所放位置看,匣子必是十分重要,可它是盛放什么东西用的?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寓意何在?谁都猜不出。这个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埃及中部卢克索的帝王谷,在卡尔维斯女王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幅壁画,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埃及学家汉尼希(R.Hannig,西德)博士、朱威烈教授主编的《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以下简称《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将问世。《人》再现了法老时代(约公元前3100~前332)文明的盛衰。全书分为古埃及文字、文学、宗教、考古、艺术和科技等六章,依次由令  相似文献   

12.
闻香识古人     
上海图书馆是个能够让人感受到心跳的地方。她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几处堪称文化风向标的所在,每次从这里经过,都会被她展览厅外不断变换的横幅广告所吸引,知道在文化被商业挤压成干瘪木乃伊的上海,还有一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的18章中74次提到30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的称号“法老”一词,述说了原生活在古埃及的以色列人受法老虐待,法老曾率军将他们赶出埃及,法老本人及其军队全部淹死在海中的故事,但一次也未提及这位法老的名字。古埃及的法老很多,1000多年来,既没有人提出,也没有人去考证这位追逐以色列人的法老究竟是谁。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张1930年好莱坞经典恐怖片《木乃伊》的海报,被拍出了45万美元的天价,70多年间增值15万倍!与美国年销售量数十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这个行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兰州小伙李剑敏锐地发现这一“冷门”生意后,在北京开了家“电影海报馆”,两年多就赚了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5.
电影     
《木乃伊3:龙帝之墓》/罗伯·科恩导演/布兰登·弗莱瑟、李连杰、卢克·福特、黄秋生、杨紫琼、梁洛施主演/9月2日上映2000多年前,残暴虐杀的始皇帝终遭女巫诅咒,和兵将一起被变成了兵马俑,封印在地下宫殿中。如今,隐居于英国牛津郡过着平静生活的冒险家里克和妻子伊芙琳,又一次得到了"任务"——把一件从中国上海博物馆偷走的珍贵文物物归原主。带着妻儿来到中国的里克,惊惧地发现当年被封印的帝王竟被唤醒,沉睡多年的他不仅神力过人,且誓言要让世人皆陷暴政。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随即开始……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驱使我前去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的最大愿望莫过于目睹一下木乃伊的真迹实体。1988年一个节假日的上午,我参观了这座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它座落在开罗市解放广场的一侧,埃及人你它为“法老博物馆”或“考古博物馆”,因为它陈列着自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32年埃及法老时期的各类文物30万余件。石雕、碑刻、王室金银珠宝、工艺品、棺椁、陪葬品、王家木乃伊……精荟文物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我只能把视线重点投向最珍贵、最引人入胜的展品,其中尤以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二世的墓葬品为先。  相似文献   

17.
彭雅青  姜学霞 《职业》2009,(12):4-7
他,曾是个典型的职场“倒霉蛋”:他曾一次次被推上成功的巅峰,又一次次被折腾进失败的深渊:他甚至遭遇了一场莫须有的牢狱之灾……但在100次跌倒之后,他终于101次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山峰     
刘墉 《金色年华》2008,(5):20-20
这是一位登山家的墓志铭: 跟许多勇士一样,他是人们掌声中的成功者,叹息声中的失败者。 他曾经征服世界次高峰,回国时受到英雄式的迎接与欢呼。他的照片曾被刊登在报纸的头版,他登山的经过曾被印为专集。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族群的生死观和丧葬习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古埃及人在生死观方面信奉太阳神传说,其丧葬习俗也具有普遍的来世观念,从前王朝时代直至新王朝时代,本文从不同历史时期对古埃及墓葬的发展演变予以论述,向读者展示了古埃及丧葬史之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03,(4):16-17
曾锦城:有期徒刑15年 1995年10月,省纪委决定对曾锦城立案调查,曾锦城便向省委写血书表明自己的清白。一个正厅级干部用写血书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清白,足见其对仕途生涯看得何等重要。但是,血书写了才7个月,1996年5月30日,曾锦城因涉嫌收受贿赂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7月15日被依法逮捕,12月25日被漯河市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调查,1989年至1996年4月,曾锦城在任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和周口地区行署专员期间,利用主管工程项目、提拔、调动干部等职务便利,先后41次收受27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5万余元,美元1万余元和高档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