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幻小说,被视为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的文学,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科幻小说属于西方"舶来品",它的出现是国人谋求改变社会现实在文学上的表现。自晚清译介科幻小说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科技强国梦"的寄托与失落、"少儿科普化"与社会"成人化"探索、回归文学自身的"多元化"尝试三个发展阶段,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民族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韦尔蒂与奥康纳作品死亡主题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一大特色。美国南方文坛的两大女作家韦尔蒂、奥康纳的生平和创作都与死亡有不解之缘,在她们的作品中,死亡成了她们诠释主题的重要手段,展示了她们对于社会现实、道德伦理、生活本质的思考。本文拟通过对她们作品中死亡主题的对比,揭示南方文学中死亡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幻小说致力于打破已知和可能之间的界限,科幻小说"陌生化"与"认知"有机互动的文类特点,使其超越了作为一种大众读物的定位。科幻小说的反思性贯穿着整个科幻史。科幻小说具备社会批判的功能,是重要的批判话语资源之一,它以文学幻想的形式展开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重视对科幻的研究将是拓展文化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思想、文化、风俗、道德习惯及价值观念等对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美国文学从其萌芽状态起就受到清教思想的强烈影响,清教思想在美国文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清教思想影响着美国文学的主题、文学创作的目的及文学作品的语言等诸多方面。探讨清教思想与美国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正确理解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思想、文化、风俗、道德习惯及价值观念等对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美国文学从其萌芽状态起就受到清教思想的强烈影响,清教思想在美国文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清教思想影响着美国文学的主题、文学创作的目的及文学作品的语言等诸多方面.探讨清教思想与美国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正确理解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鹏 《天府新论》2020,(4):136-142
在当前我国美育理论与实践中,关于不同审美形态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还未被研究者予以必要的重视,因此造成了一种“重优美轻崇高”的美育现状。瘟疫文学作为灾难文学家族中的一员,凭借其题材的特殊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在崇高美育实践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分析瘟疫文学文本中崇高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考察崇高的诸种来源和生成机制,以明确瘟疫文学在崇高美育实践中的具体价值,从而拓宽人们对不同审美形态的美育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增强美育实践的自觉意识,提升美育实践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英 《中州学刊》2008,(1):229-233
科幻小说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学审美本质上,它的价值既不是科学本身,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幻想,而是基于科学背景上的人类幻想,或以幻想形式表达出来的人们对科学精神的向往.科学性和幻想性是科幻小说的两大基本美学特性.从我国20世纪科幻小说整体发展状况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从"科普论"、"科学人生观"到"回归自我"的价值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科普论"创作曾一度处于中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范霁雯 《学术探索》2013,(5):106-111
对于科幻小说,世人总是存在着不同方向的曲解——不是贬损过低,就是吹捧太高,但他们都一致认为科幻是一种完完全全超现实的存在。本文通过对不同科幻小说发展时期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展现出科幻小说与现实之间紧密连接的一面,解释并反驳科幻小说两种常见误读,阐释科幻小说的现实性,得出科幻小说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是根植于现实发展的文学样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代早期,因为备受瘟疫的困扰,英国政府颁行防疫法,确立了疫病隔离的政策。伦敦既是首都,又是瘟疫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隔离措施的推行也最有代表性。因为各种原因,隔离在伦敦社会中备受争议,而宗教界因为比较特殊的角色,它们的反应也最激烈,影响最大。从宗教界反应的变化可以看到疫病隔离推行的情况以及近代伦敦社会转型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志勇 《南方论刊》2013,(6):42-45,68
瘟疫是中国古代对各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古代战争频繁,加上卫生条件落后,很容易发生瘟疫,而当瘟疫发生后,就跟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战争遇上瘟疫,瘟疫会延缓或阻止战争的发展、加速战争的进程、改变战争的结局甚至是成为战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初期,对主流社会逃避性的流浪、漂泊成了美国文学中一种十分风行的文学主题,这一主题典型地展现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作品的主人公“幼稚”而决绝的叛逆行动中,这一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些青年人,他们有着旺盛的青春与活力,但他们却拒绝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融汇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约束、导向之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以一种孤独的漂泊和对个体感性价值的推祟、肯定,与主流价值观念相离相弃,这使美国文学中又增添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边缘人”。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既是英国文学史上忧郁主题的集大成者,亦是不可超越的丰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忧郁主题并不像浪漫主义诗人将个人精神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而是对时代思潮、自然灾难和历史记忆等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忧郁,就像英国阴霾而又冷淡的空气一样,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无处不在,无论高低贵贱男女老幼无一豁免。莎士比亚融会了费奇诺天才忧郁论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塑造了文学史上最典型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文学形象,并以小冰期、瘟疫、旷野、海难等作为内心沉思的工具,用独白和对话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最为重要的是将战争、政教矛盾和世俗忧患交织在一起,在气势恢宏、史诗般的历史剧中,铺开了忧郁时代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湖南瘟疫频仍,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大量人口的染疫与死亡,甚至短时期内“整家整户皆绝”,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在瘟疫发生、人心惶惑之际,政府一方面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施医送药、积极防治;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防微杜渐,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尽释群疑,安定人心。否则任由谣言以讹传讹,无限放大,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生态文学从雷切尔·卡森开始,专注于描写自然生态环境,揭示生态问题,传播生态思想,推动环保运动。生态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一脉重要分支,其叙事模式带有自身的独特性。卡森作为当代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以其作品充分展示了生态文学的基本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在叙事对象(主题)、思想结构(视阈)、艺术手法(技巧)等方面展现出对美国传统文学的继承、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与伦理(哲)学的关系是文学与伦理哲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家和伦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古希腊文学批评家兼(伦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体现了文学对伦理思想的关注,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认为伦理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对小说"情节"的阐述以及美国批评家释诺尔对小说"叙事技术"的分析为我们重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聂珍钊教授在区分文学伦理学批评和伦理学时提出前者的本质特征是"虚拟化"——引发我们思考文学形式(文学性/美学特征)之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性。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解读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的同时,要重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人物刻画、叙述视角和方式、意象与象征、张力、语言特色等,因为它们对表达伦理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反映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往往既是伦理主题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主题的组成部分。反之,只强调内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会陷入将文学沦为伦理哲学的"仆人"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李金泽 《学术界》2012,(11):147-155,285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以一种直面社会现实、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姿态带来了文学主题的新突破,找回文学关注现实、推进社会变革的社会性价值。然而,"底层文学"对社会底层的观照,大多只是停留在对底层苦难生活和艰难处境的道德性同情之上,很少涉及对底层社会精神世界的展示和批判。即使有些作家开始涉及这一主题,但是,他们的作品多是对底层人性中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没有真正书写当下社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精神价值。抒写底层社会美好的精神理想,更深层面的实现文学的精神救赎价值,应该成为底层文学最重要的关注点,实现精神救赎价值仍是底层文学重要的主题开掘向度。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成长问题是美国文学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描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角度对二战后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梳理和概述,揭示出各族裔成长小说在主题上的差异与共性。  相似文献   

18.
战争构成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流变的重要背景,它不仅直接制约着战时作家的生活与文学面貌,多方面地影响着战时文学的主题、题材选择与文体风格及创作形式的确定,而且战时形成的社会心态与文化规范对此时此后的文学发展有重大的型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成长问题是美国文学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描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角度对二战后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梳理和概述,揭示出各族裔成长小说在主题上的差异与共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犹太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马拉默德的《店员》、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和辛格的《渎神者》三部小说中坚守犹太教、淡忘犹太教、反对犹太教三种宗教母题背后丰富的社会功能,进一步证明:美国犹太文学的宗教母题不但对犹太民族,而且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