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治,即善于治理,犹善政,是国家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有合法、透明、责任、法治、回应、有效等特点.善治理念下的政府治理,是政府运用政府权力和管理方法,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有效管理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善治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公共权力的让渡,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其实质内在决定了以公众、公民社会组织及社会舆论为主体的社会问责方式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问责。以善治理念为指导,从社会问责机制的要素出发,探讨我国政府的社会问责机制。以期实现地方政府官员有效问责,推动地方政府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3.
肖珉 《领导科学》2015,(10):14-15
<正>善治是现代公共管理中的核心概念,首见于西方政府改革的治理理念,后逐步引入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善治是现代治理中的最高级状态,其实质就是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与公众积极互动。这一理念与互联网交互性强、传受双方角色易转换等特点不谋而合,因而将善治理论置于互联网环境,可以有效扩大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安定因素较多,因此,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公民作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治理现代化的重任。社会治理与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要求给予公民更多在公共场合进行商议的空间,从而使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培育出符合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成熟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在社会治理活动中,从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层面建构社会治理体系中公民素质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治理事业。通过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公民用符合民主法治程序的方式实现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善治中形成公共性的累积,在社会和历史中实现公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邓崧  申红梅 《领导科学》2023,(3):95-100
基于对TOE分析框架的改进建构TOE-D模型,分析数据解构、技术驱动、组织变革和环境优化对推动实现中国特色数字善治的作用机理。数字善治的中国本土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式,具有技术性、组织性、环境性和数据性。数字善治本土化的数据逻辑在于从政府—市场二元维度配置数据资源,解决数据垄断问题;T-D模型赋能数字善治本土化的技术逻辑在于推动政府管理技术变革,催生数字公民参与公共治理全过程,推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全新合作;O-D模型赋能数字善治本土化的组织逻辑在于驱动组织结构从科层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实现对内数据共享和对外数据开放;E-D模型赋能数字善治本土化的环境逻辑在于转变法律向度,向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建共享的双重空间法治转型,同时优化制度环境,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相似文献   

6.
<正>法治既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更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大责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善治目标的实现。一、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由良法到善治的催化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所谓善治,从结果而言就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要确保这种结果的出现,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准则的法律必须是"善良公正之术"。实际上,法理应反映自然理性和社会正义,否则  相似文献   

7.
善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就是一个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善治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理念强调公共权力回归,强调政府协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进行公共事务管理,为公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中介组织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由于监管机制缺位错位等原因,社会中介组织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防治中介组织腐败现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中介组织腐败现象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善治理念下治理中介组织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民"互动共治模式是更为契合当前中国治理现状的治理模式,也是通往善治的必要阶段。构建"政府—公民"互动共治模式有三个主要对策: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共治能力;第二,培育公民社会,建立合作机制;第三,发挥媒体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理论发端于古希腊时期,当时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为一体,到了黑格尔才正式承认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界,只是地位上后者要高于前者;到了现代国家时期,出现了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分法,从而衍生出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公民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当代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帮手,更是政府自身治理的监督主体。非政府组织自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建设,才能在公民社会中扮演好合适的角色,也才能发挥好政府治理的合作者的作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国家的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做好公共危机的防范、预测与监控,提升政府、社会、公民应对化解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责。本文重点概括归纳出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危机的现象与特征,并就政府管理过程中危机意识、治理能力、信息沟通、社会危机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政府管理的过程。治理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寻求良好的治理。良好的治理即善治。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乡村民主治理结构,营造乡村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二是推行新型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3.
方淇  韩涵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36-136
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治理社会化命题在实践中的大胆探索与尝试。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对于改变政府一元管理格局、强化犯罪预防环节、推进公民自治和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节省公共开支,都具有切实而深远的意义,是我国社会管理的又一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政府善治是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所要达到的较高境界。其中善治政府治理能力构成要素是关键,主要包括政府获得高效性、合法性、责任性、透明性、回应性、推动社会民主化、政府再造能力等几个方面。认真对待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有助于解决突发性公共危机及一些群体性事件,实现善治政府的“为民谋福”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立足现实国情,构建服务型政府模式是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这将有力地推动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调整与创新。而创新与突破正是打破改革瓶颈,构建一个善治政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精读《政治学》一书,笔者从城邦起源、政体研究、公民讨论、经济社会主张等论述背后看到了全文蕴含的社会治理思想。进而以社会治理理论为依据,以多元的治理主体、善治的价值取向、法治的管理手段、分权的管理机构等四个角度为契合点展开论证,以期对当下公共管理领域社会治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在21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善治理念已经逐渐为各国政府所接受,建设善治政府开始被视为最理想的政治目标,这是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但善治政府的基本内涵究竟是什么,迄今学界尚无通说.民众更多的是从自身观感出发,直接就政府的“好和坏”做出评判,对善治政府则是不甚了了.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善治理论,在俞可平的诠释和发挥下,已然置身于中国语境多时,依托俞式的善治理论,对善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做中国本土化的阐发也就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为此,必须对多元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加快政府改革步伐,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培育公民精神,塑造公民文化,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以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深刻的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政府部门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的建设,必须推动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即由以前的政府主导统治社会的模式转变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的善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战略重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文件,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切信息记录(不论其载体形态如何)。作为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主要工具.它真实记录并客观反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也反映了政府颁发的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的各种法令与政策等多方面的信息。公共行政文件的公开有利于政府与社会的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