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张照片     
雷萌 《华夏少年》2007,(4):80-81
每当我翻开相册,看到第一张照片时,就会想起我去世的爷爷。 爷爷是在六年前去世的,他外表仁慈,有一个热心肠,老爱帮助有困难的人。那天,小区里的王奶奶一大早就出门买菜去了。由于她家里人比较多,所以每次买菜都要买很多很多。我爷  相似文献   

2.
吴奶奶是生活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的一位老人。她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院方组织的活动,与别人的交往也不多,但她与同屋居住的王奶奶平时互相照顾,相处得十分融洽。而前些日子,王奶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对吴奶奶打击很大,吴奶奶像失去了一位至亲,非常难过,精神抑郁。她经常失眠,胡思乱想,有时半夜哭泣,  相似文献   

3.
1丁小默是在儿童医院里长大的,并不是她体弱多病,只是她的家就在那里。她家的楼和住院部只有一墙之隔,家里人都是医生,爷爷、奶奶、妈妈以及已经去世的爸爸,丁小默医学院毕业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护士。熟悉的味道长驱直入,毫不费力地占领了丁小默的生活。消毒药水、长长的走廊以及两年间穿成了象牙白的护士服,工资不高,有时还很辛苦,但丁小默觉得自己应该满足。  相似文献   

4.
外公的形象     
陈虹羽 《老年人》2004,(3):31-31
我有两个奶奶。亲奶奶去世后,爷爷又结了婚,我就有了第二个奶奶。我的亲奶奶,身材矮小,衣着朴素,平平凡凡。如果说,人生最宝贵的不是积蓄了多少金银财宝,而是死后众人的永久怀念,那么,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一个活得有价值的人,她去世好多年了,可我们心里时刻都在想念她。奶奶小的时  相似文献   

5.
□王淑珍老人今年83岁,早年患上精神病,一生没有生育。但熟悉王奶奶的人却都说她福气好,因为她有一个视她为亲生母亲的继子,有一个温暖的家。王奶奶的继子名叫周家新,今年49岁,是湖南津市雪丽造纸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提起他们母子俩的情缘,还得从头说起。周家新身世坎坷,刚出生就被人抱养,两岁时养母去世,养父续弦,继母就是王淑珍。那时,虽然家境艰难,但有继母疼爱,周家新的童年还是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哪知好景不长,一场政治风暴又把这个家庭摧垮了。王淑珍是湖北黄陂人,因有过一段给国民党军官当姨太太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我的外婆活了88岁,终生操劳,是一条劳累的命。她生育过13个孩子,俗话说“儿多母苦”,仅就养儿育女来说,她受的苦也是够多的了。在她年过古稀之后,我们只想让她颐养天年,坐享清福。然而,她偏偏闲不住,总想找事做。家里人上班去了,她就满屋子转,扫地、抹桌、洗衣、煮饭……总之是见什么做什么,好像空闲原本就不属于她。劳动是外婆的需要,尽管她说是力所能及,但我们怕她受累,总劝她歇着。这便无法达成共识。直到外婆去世,我们作晚辈的也没能理解她。外婆逝世后,父亲成了家里的花甲老人。他是一位老中医,极为讲究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7.
李慕先生于1913年,22岁时从莲花镇嫁到平安乡,与丈夫和和睦睦相亲相爱,但她的丈夫不幸因逃避战乱去世,当时家中上有4老下有3小,又正逢战争年代,32岁的李慕先硬是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挑水、砍柴、种地,什么粗活重活都干。“奶奶独自支撑了这个家,屹了很多苦,勤劳了一辈子。”据当村医的孙女介绍,老人8年前还是一人生活,  相似文献   

8.
王贞虎 《老年世界》2009,(10):21-21
爷爷去世,差不多已经超过了20年。当时,奶奶曾长达5年处于痛苦之中,她感到从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切变得毫无意义。 但5年后,奶奶已能坐在安乐椅上摇着,神态自然而安详。  相似文献   

9.
李奶奶,76岁,老伴去世多年,独自住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自理生活区,身体非常健康,没有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腿脚灵便,经常出外游玩,活得非常潇洒。但最近,李奶奶却经常有反常的行为,甚至有一天向院长反映,有人经常趁她不在的时候偷偷进入她的房间搞一些破坏,令她寝食难安。院长觉得她说的一些情况并不属实,有臆想的可能,便将她转介给了社工。  相似文献   

10.
姜昆 《老人天地》2014,(4):15-17
善良老妈:
  “把林奶奶接来,我们一起住吧!”
  我家住东四的时候,曾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房客林奶奶,因为守寡多年性格有点孤僻,和别人都和不来,单单只相信我妈妈。老家来的信,只找我妈妈念给她听。家里有什么事,也只找我妈妈商量。我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经常让我们给林奶奶送去,两家处得好像一家人,林奶奶就像我妈妈的亲姐妹。林奶奶特别喜欢我妹妹,记得有一次去长安大戏院看戏,票上写着不许带小孩,她就自己去了。可到那儿一看,有带小孩儿的,林奶奶立马坐车返回家,把我妹妹带上再回去看戏。等她们到那儿都演半场了,那也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林奶奶又找了个老伴,也和我家关系特好。他们平常没事就来我家,也不用人陪,就在院里坐着,说在这待着心里踏实。再后来我们先后搬了两次家,林奶奶年岁大了,自己又孤单一人了。我们还陪着妈妈经常去看看她,逢年过节,就把老人接来,热闹几天。老妈曾和我商量:“把林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可林奶奶坚决不肯。最后林奶奶被她哥哥的女儿接回山东老家度晚年,我们一家也才算安了心。  相似文献   

11.
固执的老人 毛奶奶,86岁,与老伴沈爷爷一起住在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福利院的老年公寓。毛奶奶前些年患过脑血栓,病愈后行动非常不方便,背驼得很厉害,整个身子的重心都压在拐杖上,像背着一座大山在负重前行,走路极为缓慢。即便是这样,毛奶奶仍爱外出,有时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怕她跌倒了让自己承担责任,都不愿让她上车。毛奶奶的老伴沈爷爷已经101岁了,腿脚不是很好,而公寓的工作人员也有限,  相似文献   

12.
绮丽 《老人世界》2013,(2):16-18
2012年10月21日,央视一则新闻让河南郑州一位被网友称为“烧饼奶奶”的老人走红网络。68岁的孟玉华老人15年如一日卖烧饼,用攒来的钱救治两个聋哑孙子。出名后的“烧饼奶奶”近况如何?她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女性天地》2005,(9):53-53
多年前.我看到邻居一孤寡老人体弱多病,无人照顾,便经常上门帮助她,久而久之,我们就像母女一样。后来,我与老人签订了一份扶养协议.协议中规定由我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去世后,  相似文献   

14.
潘家永 《当代老年》2007,(10):11-11
问:我父亲于1987年去世,母亲没有改嫁,而是留在家中抚养子女赡养老人。2001年3月我爷爷去世,家里仍有奶奶在。1998年我家的房屋被拆迁,到2001年4月时回迁至安置房。因为以前家里的业主写的是爷爷的名字,所以打算这次办房屋产权证时写妈妈的名字。但去咨询时说我妈没有继承权,如果房产证写她的名字要有继承和赠予两道手续。我知道按规定我妈应该是有继承权的,问题是现在我如何让办证单位确认我妈有继承权?  相似文献   

15.
另外一课     
胖胖已经经历过两个亲人的死亡了。 第一个人是我的奶奶,他的曾外祖母。年届八十的奶奶因患了不可根治的脑瘤而卧床良久,去世前夕,我带胖胖去看她,她看着胖胖,吃力地笑道:“胖胖。”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通州区有个金姓的长寿老人,大家都叫她金奶奶。百岁的老人家长得特别有福气,大脸庞,大耳朵。出生在1907年,今年已经一百零二岁。虽然长相很福气,老人的一生却充满坎坷,唯一的幸福来自于她的晚年。  相似文献   

17.
李秋林老人今年73岁,老伴去世早,身体一直不好,儿孙们想尽了办法,但效果不大。2008年9月,保姆带老人去游乐园玩了半天,这个游乐园老年娱乐的设施很齐全,从早到晚都有老人们的各种自发活动,歌舞笑声不断。那天之后,老人每天都提出去游乐园玩,但多了个要求:让保姆送他到游乐园门口就回家,他自己玩,吃饭前保姆再来门口接他就是了。  相似文献   

18.
刘英杰 《老年世界》2011,(22):21-21
屈指算来,老婶已经去世十年了。老叔刚过了六十大寿,仍是孑然一身。婶子去世的头几年,亲戚朋友都劝老叔续弦,老叔却叹口气:“这不上不下的年纪,续什么弦,一个人拉拉弦子练练功,过得还清静些!”家里人都知道他脾气,也不敢多劝,老叔倔巴倔巴就这样一个人过来了。  相似文献   

19.
陈静 《老年世界》2011,(20):14-14
中年丧偶的顾女士,丈夫去世后悉心照料年迈公婆,其难得的孝心感动了两位老人,先后多次以字据、遗嘱和口头陈述等方式。表示将自己所有的一套房产赠予顾女士,并办理了相应手续。但顾女士的小姑、老人的三女儿吴女士却认为赠予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就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赠予行为无效。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吴女士的诉讼请求被法庭驳回。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13,(7):23-25
浙江金华一对拾荒夫妻,从70年代开始收养弃婴。丈夫去世后,妻子独自支撑起了“弃儿满院”的特殊家庭,并将善举延续了下去。40多年间,她共收养35个孩子,甚至在八旬高龄时,还从垃圾箱里捡回一名早产婴儿。当看到她为孩子们精心制作的那辆木轮童车时,有人感叹:“人类所有的道德都装在这里面!”2012年7月,86岁的“拾荒奶奶”因被查出尿毒症而无钱救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老人能在爱心人士帮助下渡过此劫吗?她曾用那双干枯而瘦小的手,“捡”出了怎样的大爱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