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全区96%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相似文献   

4.
5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召开了推进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唐山市的实施方案,从今年起至201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兴建一所高标准示范型养老机构;每个乡镇(街道)兴办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居)拥有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相似文献   

5.
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应当认真贯彻老年法,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一些省市提出了建设“9075”养老服务体系的说法,“9073”是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日间照料、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细究之余,却发现这两个说法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可能产生误导,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关系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7.
万柏林区现有人口56.19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6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3.8%;空巢老人3.4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5.29%。近年来,万柏林区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以点带面、逐步深化、持续拓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切实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一促进社会和谐,南京市鼓楼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主创新.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网”工程、扶持驻区企业职工医院转制为养老机构、出资租借场地扶持民营机构发展养老事业等举措,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进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建议加大“五个力度”。  相似文献   

10.
据悉,辽宁将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老年人家庭自我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力争4年内让15万老人实现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率先探索“喘息服务”,给长期处于照护压力而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羁给以“喘息“,由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供临时性上门替代,或直接送到机构接受照护服务。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确立“美丽西湖、幸福养老”工作目标,切实强化政策措施,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着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城乡一体、制度统一,全程服务、品质为先的“西湖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南京市北仑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达7.08万,占总人口的19.9%,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区老年人口将达到8万.近年来,北仑区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日益凸现,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支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形式。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周到的社会化的各种为老服务,这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养老方式,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服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商机。苏州市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于20007年在全国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公共呼叫平台加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创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手段,扩大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范畴,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43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4.9%。预计2020年将达到349万,占总人口的19.4%。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北京市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九养政策”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0年3月,笔者对原宣武区老年人使用养老(助残)券以及老人对养老(助残)券的评价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人认为养老(助残)券在生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家政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和配送服务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欢迎,老年人对服务商的总体评价也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杏花岭区是太原市的主城区,全区总人口58.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2638人,占总人口的14.2%,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状况日趋严峻。近年来,在省、市老龄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杏花岭区以“六个老有”为目标,把优先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发挥党政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居家养老保障机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道路到底该怎样走?国家提出了这样的大政方针: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人口形势的逼迫下,未来时期要更加重视机构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的定位也许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支撑,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龄问题研究》2007,(4):26-30
山东省老年人口已达1293万人,占总人口的13.98%。其中,居住各类养老机构的14.9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5%,绝大多数老年人仍然选择居家养老。多年来,我省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不断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坚持“三个结合”、实现“四个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3,(23):33-33
推行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新建20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定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在江苏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传出令江苏1424万老年人高兴的利好消息。江苏现有1424万老年人,到2015年,要实现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97%的老人居家养老,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今年9月底前,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任务将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模式正悄然在上海、大连等地兴起,有人称之为“具有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那么,何谓“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问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