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理学是一门缺乏“范式”的学科,但它内部却存在着许多对“范畴”,其中的一对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现象学方法论。范畴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导向性,另一个是对立统一性。作为一对范畴的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这两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政策科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社会研究方法论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里,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争论旷日持久.批判理论和诠释理论在反对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发展自己的方法论思想过程中独树一帜,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方法论不存在着隐患.M@韦伯虽然竭力倡导理解社会学,但是他对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样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运用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论思想,以“国家—高校—个体”三大实践主体的功能性需求的实现为分析框架发现: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家层面是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点;在高校层面是作为建构学术话语能力和延揽商业利益的基本途径和功能导向;在个体层面则是深化跨文化理解和形塑个体全球胜任力的关键支撑。而面对全球化的新变局,西方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将呈现出新样态,包括: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将被进一步“去中心化”,传统范式向多元范式进一步转换,由“中心—边缘”格局转向形成多中心格局。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是一门缺乏"范式"的学科,但它内部却存在着许多对"范畴",其中的一对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现象学方法论.范畴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导向性,另一个是对立统一性.作为一对范畴的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这两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简单化理解,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始终饱受误解和质疑。与自然法相比,法律实证主义关注的重心发生了“位移”:前者关注的是法律“是”什么的定义问题,而后者关注的是法的实效层面的对策、策略问题。通过对“恶法非法”及与之关联的“恶法亦法”命题的分析,指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都具有两面性,二者的差别应当在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而不应简单理解为本体论上的对立。就此来说,法律实证主义的考虑可能更为周全、稳妥。  相似文献   

8.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成熟学科的标志应该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依“范式”标准衡量来看,高等教育学并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是在研究中存在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从最初的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向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变展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在未来的发展中则应逐渐向问题取向的研究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囿于论辩在“说明”与“理解”的研究方法论两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难以呈现完整的研究面貌,使其成为一项未竟的方法论难题。而学科方法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动态、立体的特质弥合、勾连着研究方法论的两端,是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研究困境的突破与超越。学科方法论视域下,客观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准则,实践论归属的方法论理念,历史诠释的方法论理路,应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研究的方法进路。  相似文献   

10.
学术研究范式内在地包含着特定的价值吁求,高等教育研究更是着眼于人的价值实现.现实中高等教育研究的过度经济学取向和实证主义倾向导致教育生活世界的失落,高等教育研究背离了教育本身及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研究旨趣的悖离,要求重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重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应确立基于知识与人的价值观,这是范式重塑的起点;应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始终,这是范式重塑的逻辑依据;要以质性研究为基础性方法,这是范式重构的主体性工程.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的学科信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信念包括对本学科的知识传统、思想范畴、行为准则甚至包括崇拜偶像等相当广泛内容的接受和真诚信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信念的缺失,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要想克服这种状况,必须加速探索自己的学科范式,有意识地促成、巩固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信念,乃至最终形成高等教育学科信仰.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范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科建构首先应明确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等若干问题,其次还要科学地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学科逻辑取向与问题取向、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系列关系。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及所存在不足来看,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构可能的范式选择应重点考虑政策分析和院校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哲学范式源于科学范式。从其性质上而言,作为哲学学派重要标志的范式应当是一种思想性的哲学范式。正像“科学范式”是由多种科学要素所构成的科学共同体的“特定研究传统”一样,哲学范式的概念本质实际上就是学术共同体的哲学研究传统。哲学范式的基本构成是蕴含哲学观前提、价值观根据、主要问题视域和系统方法论模式等要素的多元复合的有机系统。哲学范式本身在概念规定上还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基本性和内在性、典范性和标准性、普遍性和共有性、历史性和具体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等多重性的特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性别研究已形成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考察其学科建设三方面——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和学位教育——的状况和进程,不难发现,“顶层设计”方式为该领域的形成营造了合适的社会氛围和外部条件,而“摸着石头过河”才是女性/性别研究学科建设的基本之道.这不仅因为该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其研究对象、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均与其他多个领域产生交集;而且因为学术研究在于求实、求是、求真、求新,知识创新就要探索不止;还因为学术共同体的范式和运行机制是在其自主自治的学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成长之中的女性/性别研究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但学科/专业的性别分化趋势也愈发明显。通过对案例院校本科生学科/专业选择的实证调查发现:本科生在院校、学科/专业选择的动机、过程、结果及满意度等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选择专业过程中受到性别观念影响和对性别隔离现象的看法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要解读这一现象,需要深入探究这种差异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并就其背后可能隐含的性别化逻辑和社会结构性的规训进行分析,从观念、政策、制度等层面去思考与变革。  相似文献   

16.
生命文化学是指以现实的尤其是个人的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生命”是不可能作为研究对象的,只有“人类生命与世界的关系”才是生命文化学真正的研究对象。生命文化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可替代的方法论、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知识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随着知识观的嬗变而发展变化.在形而上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职业性宗教色彩浓厚,高等教育偏重学术性;在科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围绕科学研究而体现,职业性与技术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分化和协同发展并存;在后现代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多样性原则,职业性强调增加人文性,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从整体上说,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学轻术"偏向.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融合"的数字新时代,以"大出版"观的树立为标志的出版理念革新已然兴起,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提高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质量,编辑出版学科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革新教育理念,重新建构立体化的实践型教学体系,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者提出文化诗学将近二十年,文化诗学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文化诗学的理论建构,缺少"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的中间环节:社会心理与审美理想。文化诗学的理论分歧,主要是新学科与方法论之争。如果文化诗学具备了历史的积淀、现实的召唤和权威的论定等方面因素,成为一门学科是早晚的事情,但也不能忽视成为一门学科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