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量  晁瑞 《河北学刊》2007,27(5):174-177
当代学者在讨论离合词的成因上,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从对语料的调查出发,发现汉语离合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最早的离合词是动宾式的,到明代出现了联合式、补充式、偏正式,动宾式的类化作用也开始显示出来。主谓式是出现最晚的离合词。离合词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动宾式的产生跟时体词"了"的成熟有关,补充式跟它的后一个语素的补语地位有关,主谓式跟被陈述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2.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由名词性语素变化而来的名词是不能带补语的  相似文献   

3.
离合槽理论的研究对自然语言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离合槽"的概念,并尝试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建构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动宾式离合词的离合槽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层级系统,由分属三个层级的离合槽构成,即方式槽→模式槽→格式槽。其中"方式槽"和"模式槽"是抽象的类型槽;"格式槽"是具体的形式槽,是实际语言中离合词运用的形式类型,是各类离合词进入不同格式的规律、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离合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晶晶 《理论界》2005,(12):195-196
本文根据发生语法学(EmergentGrammar)的观点,从历时的角度出发,结合动态的语言运用,分析了离合词(Asplitword)的性质,即它是一种词化程度不高的特殊的词。分别从词组词化、动宾式(verb-objectphrases)离合词的特殊结构、离合词内部的依赖性,解释了它可离可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源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汉语词源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清理,有关基本概念得到了科学的阐释;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汉语同族词的整理方面也卓有成效;汉语同源词中的特殊现象、汉语词源学史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汉语词源的研究方法不断拓展,汉语词源研究的应用性探讨得到加强。今后,有关汉语词源的理论研究还要不断地深化和系统化,有关术语还要进一步的清理与阐释;研究方法上要多形式、多学科结合;汉语词源的应用研究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从诗词的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的演进史,常常是彼此分离与融合的历史。词与诗始终是有合有离,从诗词的离合过程可以考察唐宋词的演进轨迹。唐宋词与诗的离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初唐至中唐,词变于诗,诗词混合;二是晚唐五代,词体独立,词别于诗;三是北宋,词体转型,诗词初步融合;四是南宋,词的诗化,诗词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亲属词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主义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十世纪以来学界研究汉语亲属词的方法进行宏观概述,并就各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同源词刍议孟蓬生一、定义汉语同源词是汉语语源学的研究对象,但什么是同源词,大家还没有一致的意见①。下面是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1、陆宗达、王宁:“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的词叫同源派生词,简称同源词。”②2、王力:“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  相似文献   

9.
汉字以形声字占主导地位,"形"、"声"对"义"的制约太大。英语词义灵活的原因是词义摆脱了"形"、"音"的制约。汉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新词,而英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旧词。现代汉语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多音词占多数,词义趋于固定,而英语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英语拥有很多具有虚化功能的前缀和后缀。汉语词义固定得到语法灵活的补充,而英语语法形式严苛得到词义灵活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味觉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聚,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了汉民族对"味"的认识和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语味觉词,对其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梳理,并指出目前汉语味觉词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余东涛 《云梦学刊》2011,32(1):142-144
时间词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对比研究显示,二者分属不同语系,差异较大的这两种语言中的时间词却在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共同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纷繁复杂的语言个性后隐藏的共性。同时也为时间词词类地位的确立提供了较为有利印证。  相似文献   

12.
李仕春 《殷都学刊》2007,(4):142-144
我们抽样统计了《水浒传》24回近20万字的语料,对书中的单音词词类及各类复音词进行定量统计,并分别对之进行了描述,借以反映元末明初汉语构词法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双音节"形名"区别词(共计71个)的专项研究,从是否接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和在句中的语法位置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这类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进而对该类复合词的语法和构词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14.
要把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翻译成英语,必然会出现很多标准英语中没有的词汇与表达,而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又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际与民族文化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探求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英语,已被广大学者认可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推广中国英语中的汉语拼音音译词,既可以宣传汉语,增强汉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还能增添新的英语词汇,丰富扩大英语的表意功能。因此,翻译负载汉语文化的部分词汇表达直接采用相应的中国英语的音译词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既有精确词语,又有模糊词语。精确 词语和模糊词语是相对而言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要求表达精确,也就是说要使用精 确性的词语。但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 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因为模糊词语有时比精确词语更适应交际 的需要,更具有特别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把调查得来的汉语方言材料和历史文献上的方言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汉语史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方言词语考释的重要方法。结合现代汉语方言调查,考释了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的7个赣方言词。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端志 《文史哲》2003,(6):52-57
训诂学是我国古代学者从认知方面研究汉语语义的传统学科,词汇词义是其核心。词汇学是近百年来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新学科,其研究中心也是词汇词义。但是,这两个学科产生的条件不同,哲学基础不同,研究汉语的历史阶段也不同。因此,对词汇词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研究的都是词汇词义,它们又有一定的内同性。差别和内同都反映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当中就包含了汉语词汇词义研究的原创性。其重点在于汉语语言单位、汉"字"的性质、汉语词汇的单位、结构和理据以及词汇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康国章 《殷都学刊》2001,(2):99-103
<说文解字>在中国字典编纂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其在字典编纂上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它首创了部首分类编排法,确立了"据形系联"的原则,运用了形音义相结合的释字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词汇评估测验法,先评估了被试的再认性词汇,再要求被试阅读文字材料后进行作文。测验结果表明,目的性词汇教学前后再认性词汇的能产率分别为14.9%和61.6%。目的性词汇教学有利于新学词汇的复用。对目的性词汇教学后的定时作文分析表明:已经再认的复用式词汇的遗忘率较低,但新学词汇大幅下降,保持率仅为59.7%。从作文内容上看,目的性词汇教学之后谴词造句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中的新族群——字母词广泛地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不仅为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域,同时其自身的构词特点和独有的双语双文化性为英语教学提出了一新的课题。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始终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字母词无疑也是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了字母词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两者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