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付倩倩 《决策》2012,(10):42-44
科学决策事前要关注目的,事后要关注结果。不仅决策的制定要注意民意表达,决策的执行同样不能忽略民意表达。"策要放,决要收"《决策》: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决策和用人是领导工作的两件大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决策"呢?刘峰:关于决策我想做以下几个区分。首先,决策的"策",实际上是出主意,即所谓的建言献策,当然这个出主意可以是领导自己出,也可以是别人帮着出,"策"是可以外包的;而"决"是选主意,选主意一定要留给决策者、领导者。也就是说,"策"是言,"决"是行,"策"是务虚,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     
网络成党委政府施政新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成为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亮点。  相似文献   

3.
信访工作担负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民解难的重要职责,是发扬民主、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和"减压阀",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公共决策的质量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政府对民意吸纳的效果决定了公共决策的质量。目前,公共决策中民意表达不充分、民意高度分散以及有效民意的可识别性低等困境,导致政府在民意吸纳方面存在突出短板。在长尾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定位智囊团意见和民意,充分开发民意,高效聚合民意,以及便捷地甄选有效民意,这有助于补齐政府在民意吸纳方面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对民意"长尾"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开发的路径,可以为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民意吸纳提供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越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反而越是要重新思考如何辨别"民意"。以前,民意表达的困境在于渠道有限,今天呢,民意的困境在于如何真实呈现。比如,购物、看电影,或者投票、排名,或者发表观点、政策建议,处处都是海量的意见信息汇总,但进入电子屏幕的背后世界,深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民意表达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日趋深入,政府决策和民意之间的冲突也因此不断放大,在一些地方还发生了因公共决策遭受民意否决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比如,从2007年到2013年,厦门、南京栖霞、大连、宁波镇海、西安、昆明等地接连发生的PX项目系列事件或风波,使PX项目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如"魔咒"附身,饱受争议,最终在一片集体挞伐和人人喊打声中纷纷搁置或搬迁。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是保障公共决策科学性、公共性和合法性的基石,而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公众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发生了深刻变革。新的时空境遇下,互联网已然成为公众参与和民意汇聚的重要场域,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智库"参与公共决策。一方面,"开放的智库"释放利益偏好和情感诉求,助力公共决策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另一方面,"开放的智库"输出科学知识和理性经验,助推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在公共决策实践中,应着力推进网络民意征集的常态化和网络民意表达的交往化。  相似文献   

8.
官方微博     
正平遥古城:【平遥街头设"说吧"收集民意】3月12日,一个收集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全新平台,"平遥说吧"正式启动运行,相对独立的空间,公用电话亭大小,里面配有视频摄影头和录音设备。群众对整治"四风"和民生问题可以畅所欲言,系统将全程记录群众的"本色表达",并通过平遥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2014  相似文献   

9.
段有红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11期《监督调研要善于借力互联网》一文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新形势下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督查调研党委参谋助手的作用。第一,利用互联网挖掘督查调研课题。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作为督查调研选题的重要来源。第二,利用互联网拓宽督查调研渠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只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更翔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网络民意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巨大的作用。本文从“躲猫猫”事件这一个案切入,分新事件过程申网络民意表达的走向与政府应对措施,并由此深入分析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 促使网络民意在民主进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视野     
正从管制到治理: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路径其一,要让更多的党政干部"触网""通网"和"驻网",在各级政府的决策中增加网络民意的权重和分量,从而引导网络空间成为民意表达、官民沟通的有效空间。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
<正>官员"亲民秀"作为一种传播政治理念、表达施政思路、展现政治情怀的政治行为方式,不一定都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负面行为,在制度健全的社会,合理适当且符合民意期待的"秀"也可能产生正效应,传递正能量。如何辩证看待"亲民秀",如何引导中国官员"亲民秀"走向,如何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以根除各种"伪秀""劣秀",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拟从剧场政治的视角探讨官员"亲民秀"的利弊及其合理化运用。一、政治理念的进步与对民意期盼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直接从网民中发展政协委员,这为政府吸纳网络民意提供了一个新的制度出口,但这些政协会议中的新人如何表达网络民意,能否顺畅地表达则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胡长飞 《决策》2010,(4):58-59
直接从网民中发展政协委员,这为政府吸纳网络民意提供了一个新的制度出口,但这些政协会议中的“新人”如何表达网络民意,能否顺畅地表达则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党政领导者的决策力事关公众福祉和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力,党政领导者决策力的提升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自身决策力的持续提升,各级党政领导者不仅需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一条标准,也需要把握"策"与"谋"、"决"与"断"这两个核心,还需要具备历史思维与前瞻思维、顶层思维与基层思维、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这三组思维。更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具体的决策工作中抓好四个关键: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决策情况;引导公众参与,充分吸纳民意民智;促成多元参谋,深入攫取脑外养分;做好决断工作,及时把控决策机会。  相似文献   

16.
治国安邦,民意为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练好民意调查基本功,是落实中央这一精神的根本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意调查工作决定着民意表达和社会管理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0,(19):12-14
民意调查,又称民意测验,是调查者运用科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通过亲自接触或广泛了解,如实反映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的民众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的态度倾向的一种应用性社会调查活动。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得民心,先要听民意。在我国古代,为了收集民意,朝廷会派采风官摇着木舌铜铃走村串户,深入百姓家中听取民声民意,并将民声民意汇编成奏文,供国家决策者参考,作为制订政策的民意依据。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8.
所谓网络问政,是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与网民交流,进而收集民意、汇集民智、创新执政方式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网络问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社会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不可否认,当前,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员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形成科学决策、促进企业和谐,就成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吴泾二发电公司党代表常任制试点过程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论证,围绕党代表常任制的实践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等主要问题,对基层企业是否可以实行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是否切实提高了党内民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参政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中国财政改革的公共化方向呼唤民意的表达和财政信息的公开。由于传统手段的固有缺陷,本文试图从理论和现实上论述构建网络参政制度来表达民意、公开政府信息的合理性,以及构建这样一个制度对财政公共化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