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诗人拥有超越现实来引导人们行动的特权,他能促使我们去注意芸芸众生中的英雄。历史学家则不然,他的职责是理解历史事件本来的而非设想的面目。在描述历史上的英雄时尤为如此。无论是考证思想家、政治家与军事家等伟人式的英雄,还是探究靠时代精神和舆论环境所塑造的神话式的英雄莫不如此。T.卡莱尔的英雄崇拜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历史观,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创造  相似文献   

2.
陈颖 《求是学刊》2005,32(2):97-102
英雄崇拜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但每一个民族基于各自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意识,又有不同的英雄崇拜标准.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对于英雄的崇拜不仅仅是崇智和崇力,更注重英雄的伦理道德标准.由于过分强调英雄的道德修养,同时又无以调和高尚的道德理想与严酷的现实生活的矛盾,使英雄们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英雄观体现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其意涵丰富,特质鲜明,不仅阐明了认识英雄的基本立场,而且蕴含了理解英雄的价值追求、学习英雄的精神品格以及对待英雄的科学态度等。习近平英雄观为新时代弘扬英雄精神、培育英雄主体提供了理论滋养和路径指导。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英雄观实践中,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明确英雄本色,维护英雄形象,讲好英雄故事,帮助人们澄清价值认识误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英雄神化”和“非英雄化”这两种错误的文学思潮。一个把英雄捧到了天上,远离了现实土壤的基础;一个否定英雄的客观存在,把鹰和鸡等同起来。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割裂了崇高和美的多样性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优点和缺  相似文献   

5.
英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英雄模范和英雄精神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表达了自己的英雄情怀并鼓励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争当英雄的优良风气。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还是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习近平英雄情怀是中国特定国情与历史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产物,它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对习近平英雄情怀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曾经是个英雄层出不穷的国家。 中华民族曾经是高扬英雄主义旗帜的民族。 翻开中国的“英雄史诗”,我们可以看到长长的一串英名 刘胡兰、江雪琴、董存瑞、黄继光、王杰、罗盘教、欧阳海…… 宁死不屈、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正义精神,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英雄史诗被淡忘了,中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失传了,中国的英雄也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故事:一个歹徒拦路抢劫,数十人观看无一人见义勇为;一个妇女被歹徒施暴,数百人围观无一人挺身而出。 于是,“老鼠过街”开始有了“时代特色”。这就是“五十年代,人人喊  相似文献   

7.
易代小说体现着更为浓厚的"英雄史观".在小说家笔下,"英雄"就是历史的拨乱反正者,是创业定鼎的帝王将相,他们决定了王朝的覆亡与定鼎,决定了易代史,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易代小说虽然宣扬了英雄史观,但英雄也是凡人,是德与才结合的英雄,是为民谋福祉、得民心的英雄.因此,不能简单斥为唯心史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进步性.  相似文献   

8.
英雄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耳熟能详的字眼,张艺谋一部以《英雄》为名的影片曾赚取了大把的票子,时至今日,普通老百姓对于英雄不仅怀有一份景仰,更怀有一份期待。  相似文献   

9.
路遥的英雄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子形象,这是作家本人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结艺术地投射的结果。陕北的地域文化和来自现实生活的苦难,是其英雄情结形成的主要原因。路遥小说所显示的英雄主义精神,对当下缺乏"硬"度的文学不无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是古代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记录了9—10世纪时期的维吾尔民族英雄乌古斯可汗传奇的一生。通过乌古斯可汗的经历,讲述了一个民族的源起、成长和壮大。本文通过对史诗的研读,为大家介绍了当时维吾尔先民的狼图腾崇拜、树图腾崇拜和蓝天崇拜;还对史诗中纷繁的萨满教遗存作了论述,并阐述了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式的英雄神话与生态伦理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硬汉故事,尤其是<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像英雄神话一样深深根植于我们心中.然而,理性反思后,我们发现这些硬汉在现实中的悲凉与无奈:他们都是精神不败但一无所获的硬汉.探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海明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命价值取向与他者的生存权利之间,构成了他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感.  相似文献   

12.
潘一禾 《浙江学刊》2000,(5):118-122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以皮巧林这个优缺点都特别鲜明的“多余人”为串联主线,写出了他周围其他俄罗斯青年的群像。作者对那些“不多余的人”内心世界的揭示,尤其是对渴望精神恋爱的俄罗斯女性的解剖,使得我们看到主人公皮巧林何以成了俄罗斯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传播者和“当代英雄”。  相似文献   

13.
张丽莉等英雄群体的壮举感天动地,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榜样,为高校德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以深刻启迪。英雄群体的行为内涵表现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无私情怀;引领主流、传承美德的责任意识。以张丽莉等英雄群体为榜样,深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荣辱观、优良传统道德、人生观和责任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钢铁侠、蜘蛛侠、雷神……一个个丰满有力的人物形象,不仅圆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梦想,而且这些经典形象也在现代漫画史与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这些英雄形象的创造者就是上月逝世的美国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美国漫画界元老、"漫威之父"——斯坦·李。虽然一代英雄谢幕,但是其创作的英雄将依旧活跃于漫画与影视作品中,为我们庸常的生活带来感动。  相似文献   

15.
罗学蓬 《东西南北》2014,(21):72-73
有过失误的英雄依然是英雄,永远不会过时;过时的,只能是那些被过度拔高和有意神化的英雄。读过小说《红岩》的人都知道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这些让人既感动又钦佩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与戏曲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角色特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系统则表现为某种力学结构模式。明清英雄传奇小说就常常是由外敌(入侵者)、皇帝、正统英雄(忠臣)、小人(奸臣)和喜剧英雄等五种角色构成,这几种角色分工明确,各有负载,又相互兼任,共同合作。角色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冲突,特别是正统英雄和喜剧英雄之间的冲突互动,构成了这类小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英雄归来     
夏月 《青岛画报》2007,(6):42-43
这些年来,美利坚在重新呼唤英雄.先是蝙蝠侠自述前事,后有超人回归地球,如今《蜘蛛侠3》带着正义的光芒和熟悉的漫画镜头,重新飞入了观众的视野,甚至在纽约地下世界深处的家里蛰伏良久的忍者神龟四兄弟也忍不住跳出来拯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唐瑶瑶 《东西南北》2014,(11):60-61
"小时候的偶像就是毛主席。"那种英雄崇拜情结既非隐而不见,又非急功近利,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他是眼光精准的市场老大,他是慧眼识珠的国企领导,他是有艺术家思维的电影管理者,他,就是已卸任中影股份董事长、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韩三平。卸任消息一出,网民纷纷叹息,江湖不再是三爷的江湖。圈内人都笑而不语,韩三平也在媒体采访中透露自己在筹备电影基金的事。不是有句话说,我不在江湖,江湖却有我的传说,大概说的就是“三爷”这样的传奇人物吧。  相似文献   

19.
他曾崇拜三样事物:城市、权力和健康。如今,他已离开农村,定居北京;对权力的崇拜变成恐惧;只剩健康还需仰望。  相似文献   

20.
《学问》2010,(5)
"收服英雄"是满族说部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母题,《东海窝集传》和《金世宗走国》是两部以"收服英雄"构成情节主线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