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5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26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明显滞后,如释义显示明代已有该词,但引明代以后的书证.今选取22条,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有例证晚出和书证疏漏现象,这对考察词语的源流不利。本文结合近代汉语文献给数十条词语补充一些更早的例证或所缺的书证。  相似文献   

5.
明代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语料 ,不过《汉语大词典》对它并不重视。本文以《隋史遗文》为语料 ,从“书证滞后”和“书证缺失”两方面 ,对《汉语大词典》中的若干词语的书证试作补充。  相似文献   

6.
徐锴在阐释《说文》时,注意用当时的词语(包括其方言词语)进行语言转换,因而记录了一些唐五代词语。这些词语有《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者10例,有《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未备者3例,有《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书证偏晚者11例,对《汉语大词典》和《唐五代语言词典》的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撰集百缘经》中,有些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所忽略,以故《大词典》存在着词条失收、义项阙失、书证晚出等问题。文章依此补正共七条,以此说明中古佛经语料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语词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补证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溯源和辞书编撰均有裨益。“二程语录”语词颇具特色,然辞书对其重视不够。本论文以“二程语录”语词为考察对象,共提前《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滞后的单义词169个。  相似文献   

9.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条目是《汉语大词典》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对《汉语大词典》中的26个近代汉语条目进行商补,共分为义项不全、释义不当、书证晚出、书证缺失、词形不全、注音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译佛经在近年来颇受汉语词汇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佛经文献中出现的新词,它们对同时期中土文献的词汇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汉语史以及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大意义.《汉语大词典》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大型辞书,但它对东汉时期的佛经语料关注较少.以支谶佛经为中心,探讨《汉语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中未收录的新词,以期进一步完善东汉时期的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从明清小说中俗语词的大量事实来考查,《汉语大词典》中释义有误或不确切的词目,至少在11例以上。文章通过对具体例证的分析,可以补苴《汉语大词典》对某些词语释义的疏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录而在明清白话小说中较广泛使用的若干条词语进行解释 ,对《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不全或释义有误的词语进行补释或订正 ,同时还列举了《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例证晚于清代的数条词语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汉语史研究的集大成者,所收录的词条迄今最多,释义也较为允当。但结束部分近代汉语文献来看,《汉语大词典》尚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词条失收;二是义项不全。文章分别选择近代汉语时期常用的十一个和三个典型性词语加以说明,以就教于方家,并供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中出现的“睹当”、“堵当”、“覩当”、“赌当”等一组口语词之间存在形音义上的交叉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词汇是个立体性的系统。而《汉语大词典》对该组词所作的“参见”关联指引存在失误,不仅未能起到合理建构词汇系统、明确词汇源流演变过程的作用,反使其形音义关系混乱。反映《汉语大词典》“参见”关联指引存在界定模糊、不符合《汉语大词典》编纂方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汉语大词典》中数条词语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书,但其间仍不无缺憾。本文以《张协状元》的人称代词和称谓词为例,从“词目失收”、“义项不全”和“书证滞后”三个方面,对《汉大》聊申一得之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汉语大词典》所引用的39处义净作品作了全面考察,对其中反映出来的倾向、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分析。研究成果对《汉语大词典》佛教文献类书证的修订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时表达者常用一些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皱眉、微笑、翘大拇指等)来传递信息,这些指称或描述身体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的词或短语,有一些可以表达比较固定的语义,这类词语可简称为"动作表义词语"或"动作词语".具体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此类词语的收录情况和释义处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那些结构凝固性强的、有固定义项的动作表义词语,词典应该系统收录,尽量避免多收或遗漏.对动作表义词语的释义,应该有统一的体例,释义项目尽量齐全一致,避免随意性;释义应完备周密,尽可能准确反映语言事实;释义用词应严谨一致;近义的动作词语的释义处理尽量照应周到.这项研究对词典收词和释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学习型词典的编纂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