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牵手     
黄世玫 《老友》2012,(7):43-43
那天晚饭后,我对老伴说:“咱俩到外面走一走吧?也好消消食。”老伴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出了门。马路上,车来车往,我一把拉住了老伴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心里。我俩站在马路边,左右张望,伺机而过。老伴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让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过马路时,我还挽住了她的胳膊。我们过到马路对面,在一个休闲公园里漫步。  相似文献   

2.
我和老伴都离休了。 过去,我在岗位上忙于工作,顾不上家,再加之有十余年和老伴还是两地生活,很少请假回家里。那些年多亏老伴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做饭、缝补衣服、料理一切家务。多年来,锅、碗、瓢、盆、勺,我从来没有摸过,厨房的这一大套我还真弄不明白。 自打离休后,老伴看到我“闲”起来了,就把厨房的事“匀”给我,让我帮着她干。有时,她忙别的事,索性把厨房的事都推给了我。开始,我做的饭可不好吃哩。蒸蒸馍不是碱少了发酸,就是碱多成了“黄梨”。焖米饭不是“夹生”,就是烧糊。炒菜就更不用说了,就以家常烩菜来说,不是没味儿,就是太淡或太咸。饭菜端到桌上,爱挑剔的老伴眉上常常“锁起圪瘩”。  相似文献   

3.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4.
28岁的小林是一家外企的白领,最近有两件事一直令她闷闷不乐,那就是工作压力大和不断增加的体重。 小林自从进入这家企业以来,身心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每天必须在下班之前完成一大堆工作。“我每天除了睡觉,就是没完没了地工作,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好好享受一顿美餐,更别提和朋友一起聊天和散心了。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而且是在肯德基里度过的,边吃还边想着下午要做的事,总之有忙不完的工作。我每天都感觉自己很饿,总感觉没有吃过饭的样子,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常常偷吃一些零食,没想到体重却增加了十几斤。我真想辞掉这份工作,可是又舍不得,现在找工作相当难,再说我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看着自己的体重一天天增加,我的心情真是糟糕极了。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小林一边向我诉说着她的苦恼,一边还在不停地忙着手头的工作。她不敢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活就完不成了,自己不做完没人替她做。  相似文献   

5.
万令 《老友》2014,(12):40-40
在职时,单位里的同事常笑我是“妻管严”:“在学校,学生听你的;在家里,你听老伴的。”此话不假。我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家里的事全由老伴打理。每月我的工资除去在校的伙食费和零用钱外,其余全交给老伴:处理人情世故、父母的生活费用、儿女上学费用等一切由她安排。由于老伴掌握了“经济大权”,周围一些邻居、家里老小有什么事都去找她,我完全被“搁置”成了局外人。  相似文献   

6.
徐国静 《社区》2005,(4):40-42
半年前,有个叫夏菲琦的女大学生来见我。她是独生女,来自南方一个中小城市。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尖子学生,去年,她以646分的成绩考进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她想自杀,她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已经有两个月了,每天早晨像生物钟一样准时,她一睁开眼睛就想哭,眼泪也就跟着毫无顾忌地顺着脸颊往下流……“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想自杀。”她开门见山,说得很轻松。“什么事让你这么难过?”我看着她圆圆的脸。她迅速躲过我的视线,“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觉得不开心。”“一定有什么事让你不开心吧?”“不开心的事多了。”她的眼泪开始在眼圈里转。“是学习上遇…  相似文献   

7.
朱厚铭 《老友》2014,(8):40-40
正和老伴生活这么多年来,她和我不论做任何事情,都是认认真真、默契配合,真正达到了夫妻搭配、干活不累的境界。所以,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伴算得上是我的"黄金搭档"。我从地质部门退休后的前些年里,被聘用在县国土资源局工作。老伴见我每天忙里忙外,既要参与野外地质考察和检测,回家又要整理考察资料、编写技术报告和设计方案,很是辛苦,便多次主动向我提出:"老朱,你长期这样干下去,恐怕要累坏身体。我帮你干些活吧?""你不会  相似文献   

8.
年近花甲的老伴,孝敬公婆有目共睹。婚后三十多年来,虽家庭经济不宽裕,但每月领到工资,她都催我寄钱给公婆,孝心雷打不动。我曾主张给父母、岳父母的汇款要一样多,可她不同意,而且态度很坚决,理由是她父母拿工资,经济条件比我家好。有时候,我的父亲前来小住几日,她总要特地买些荤菜招待,饭桌上还专挑好的往老人碗里送;我每次回乡,她也总让我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给他们。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想将旧衣服旧鞋帽统统“下放”给爸妈,没想到又与她发生了争执。“年岁大了,吃饱穿暖就行。”“爸妈含辛茹苦到现在,让他们穿穿新衣,心里不也得个…  相似文献   

9.
张陶  杨嘉利 《今日南国》2009,(11):34-35
她已年逾古稀,9年前丈夫和儿子相继离世,留下了5.4万元的债务。从此,她便每天风雨无阻地行走在大街上捡废品,攒钱还债。用这样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诚信。如今,9年过去。她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舒心地说:“老伴和儿子欠下的债务我还清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母亲打电话问我办护照的事情.当时我正在地铁里,嘈杂的人声和微弱的信号让我几乎听不清她的声音.母亲大概喊了几声,没回应,便挂断了.后来我打过去告诉她,就是去出入境机关填张表,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不明白可以问工作人员.母亲像孩子一样“嗯嗯”几声.“怎么突然想起来办护照?”我问.  相似文献   

11.
陈红玫  黾子 《新天地》2016,(10):22-23
父亲去世那一年,妈妈才65岁.我姐弟俩远在异国他乡,眼看妈妈生活孤寂,家里家外独自一人,心中牵挂不已.我带着她旅游散心,她心不在焉,还念叨着:“一个人玩,没劲.”不久发生一件事,让我们感到她孤身一人的无助:一天晚上,妈妈独自在家,附近的楼层发生了火灾,她惊慌地跑到户外,不敢进屋,也迈不开步跑开.她说:“如果有两个人,就不会那样.”看到妈妈一日日消沉,我特别想给妈妈再找个老伴,让妈妈重展笑颜.  相似文献   

12.
案例:半年前,晓英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一开始,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颇丰还很稳定。半年过去了,晓英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新鲜感。渐渐地,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有时甚至感到厌倦万分。因此,她不仅情绪低落,行为也变得古怪。晓英的工作其实并不忙。和普通白领一样,她每天上班8个小时,可每天早上9时一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3,(8)
老伴并不老,今年才50岁,自打老伴内退回家后,短短半年,我却发现她真的变老了。每天忙里忙外,既关心全家的生活,又牵挂远行的儿女,还有许许多多的应酬。总之,老伴"日理万机",一个字就是"忙"。老伴的"忙"与"累"使她变得日益憔悴,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细细分析一回,却发现,她许多的忙和累原本可以不忙、不累的。我不好明说老伴"自找苦吃",只好设法使她的生活简单些。首先,我宣布每天早餐,各人  相似文献   

14.
晨光 《新天地》2017,(9):12-13
把妻子的品格定为家风 2012年大年初一,江苏常州金坛区85岁退休教师杨振海家里人声鼎沸,杨振海的儿女、子孙向他祝贺新年. 家里热闹非凡,但杨振海欣慰的笑容里却掩不住老来失伴的忧伤.春节前不久,辛苦一生的老伴因病离世,让杨振海十分痛苦.老伴离去的日子里,杨振海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她在世时的不易与艰辛.  相似文献   

15.
王军 《老友》2013,(10):41
9年前,我与老伴相识。当时,我在公园里组织一个联欢会,我见她搀扶着一位老人来看我主持节目,便递上两个小方凳,让她和老人坐在前面。演出结束后,我和她聊天,得知她在一个监狱里面已经工作了20多年、已离异、身边有一个小女孩。打这以后,我与她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向她表露了爱慕之心。也许是我的真诚和坦率打动了她,她欣然同意。经过深入了解和慎重考虑,我  相似文献   

16.
在外企工作的Lillian是个“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一直以来她都是个“性”福的女人。可如今,她对性的要求和退想早已远远超出了身体的享受,她把每晚的床上生活当作折射爱情质量的镜子,随时随地地审视,并且监控着镜子里的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企业不景气,小女儿下岗了。她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岗位,一到家就一头栽到床上,蒙着头足足躺了大半天。 仅仅几天,小女儿嘴边就泛起一排水泡。我和老伴怕她上火,耐心开导她,可她就是转不过来弯子,一想就觉得委屈,眼泪刷地涌了出来。 我和老伴看小女儿在家里呆着上火打蔫,便带她外出散心。或许是因她连日来心情不好,脸色显得苍白,像个病号似的,刚一上公共汽车,一个年轻妇女忙站起来给她让座,小女儿倒不好意思起来。回到家中,我因势利导,做她的思想工作:“企业和乘公共汽车一样,‘座’少人多,总是得有人‘坐车’、有人  相似文献   

18.
我和我的老伴已经共 同走过了54个春秋。 1946年,18岁的我和 14岁的她,按照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结为百年之好。老 伴没有文化,却非常贤淑。 在她心目中,家庭,家庭中 的老老少少就是她一生的 追求和生活的全部。也许正是基于此,我才可能 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无后顾之忧。 风风雨雨半个世纪,好多事情早已被淡忘, 然而有一些事情却历历在目—— 1958年仲夏,我母亲不幸患了食道癌。当 时,医疗条件较差,只能在家中保守治疗。这可苦 了我的老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她每天得做 五六顿饭,因为我母亲吃了就吐,吐过又吃,她端饭端水倒呕吐物,还要照顾刚刚入学的大孩子和  相似文献   

19.
叛逆女孩,不当银行白领要"流浪" 今年28岁的温可馨原在一家银行上班,虽然做着体面的白领,但她并不喜欢那种每天和数字打交道的枯燥生活.她觉得与其平淡无奇地了此一生,还不如出去闯闯,况且自己歌唱得不错.于是她毅然办了辞职手续.  相似文献   

20.
可怜的孔雀     
她是住在农场的一只孔雀,她有着让其他动物们欣赏、赞美、羡慕的资本:她喜欢每天清晨开屏献美,她傲视整个农场的动物,她永远只看到自己的美丽色彩。一只肥大的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农场的一角啄米。孔雀高傲地抬头、展屏、提脚走到母鸡面前。母鸡顿顿地抬头,接着发出像往常一样的欢呼:“咯咯,孔雀你真美,咯咯……”“我现在不叫孔雀了,应该叫‘像太阳一样闪耀的巨星’了,听懂了吗?记不住小心我啄烂你的喉咙!”孔雀说完就往篱笆边走去。母鸡打了个冷战,喃喃地说:“像太阳一样闪耀的巨星,走好。”这时,篱笆边闪出一只狐狸,它一把抓住孔雀张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