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与关     
“年关”一词常指阴历年底。旧时商业往来,年底必须结清欠帐,欠债的人过年就像过关一样,故称年底为“年关”。仅就生活而言,现在再把过年视为过“关”的人可谓稀矣。但从另一些方面看,过年仍然是对某些人和事  相似文献   

2.
夕阳絮语     
人从出生那日起,迈向生命终结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灵魂的存在有两种:有的已经腐烂,有的仍在燃烧。 世人都在寻找幸福,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一辈子没找到,主要原因是对幸福的标准和含义认识不同。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己觉得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旅客”“游客”“乘客”“顾客”的意思吧?现在“客”字家族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名字叫“博客”。有的同学可能会这样想:“博客”一定是博物馆里的客人,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博客”是知识渊博的人,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那么,“博客”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4.
年关将至,心理门诊的老年患者却多了起来。有的老人感觉一年中积累的诸多问题面临爆发;盼着儿女回家团圆,却又心情复杂。其实,解决积弊造成的生活危机,心理排毒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杨 《社区》2004,(3):53-53
目前,社会上“冷漠”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究其根源,既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上的原因。从心理学上分析,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责任平摊”,也就是在遇到危机时,在场的人越多,每个人的责任感越低。大家都可能认为,自己不伸手援助,别人一定会挺身而出,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在我国的法律中尚没有“见死不救”罪,比较接近的是“不作为”的罪名,但要构成“不作为”,要有个前提,即这些人具有一种义务。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因此,消除冷漠感当务之急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从制度上确保“见死有…  相似文献   

6.
更年期女性各个内脏器官的功能逐渐地减退,神经系统功能也不例外地出现了弱化。不少人的心理状态也有所变化,比如有的人想到前半生大好时光已过,结果是碌碌无为,往后的日子将会更加黯淡无望。加之子女长大成人,离家独立,而自己又退休在家,无所事事,一种无可言状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以致心灰意懒,沮丧悲伤。在这些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有些人会出现精神上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却整天愁容满面?幸福与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拥有的东西不一样,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幸感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年关将至,心理门诊的老年患者却多了起来。有的老人感觉一年中积累的诸多问题面临爆发;盼着儿女回家团圆,却又心情复杂。其实,解决积弊造成的生活危机,心理排毒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捐助者:捐赠何必问动机 在慈善总会采访,常见到一些前来捐款捐物的人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还有不少“慷慨解囊”的捐款人甚至连面都难得一露,在他们寄来的汇款单上用“莫言”、“党义”等化名,有的干脆在留言栏中声明:不要问我是谁,不要问我住在哪里。对这些做了好事又不愿声张者想去采访他们捐赠的动机显得困难而多余。既如此,那些有名有姓的热心捐助者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春节     
在我的印象里,北京人虽然不会郑重其事地过“小年”,但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也就张罗起了年货的置备.年货永远是琳琅满目的,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人们为了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是十分乐意掏腰包的.除了置办自家年货,年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是,安排过年走亲访友的行程——甭管平时亲近的还是不亲近的亲戚,过年的时候都得去人家家里拜个年,不然会让亲朋好友说你不懂礼数.在老北京的观念里,“人到、礼到”才成体统,像现在流行的电话、短信、微信拜年,那都不算数.虽然挨家挨户串门儿十分奔波,但是那种热闹喜兴的过年氛围,能排解所有的疲惫与不快.  相似文献   

11.
心宽天地宽     
年关将至,心理门诊的老年患者却多了起来。有的老人感觉一年中积累的诸多问题面临爆发;盼着儿女回家团圆,却又心情复杂。其实,解决积弊造成的生活危机,心理排毒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但这毕竟只是概念层面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测量指导不科学、不统一 ,导致一些调查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占 31 % ,有的人甚至提出有 70 %的人心理不健康。这会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有的青少年分明心理没问题 ,看了这些数据后 ,硬是把自己的情况向书中所述的内容靠拢 ,仅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就以为自己有心理障碍。专家们认为 ,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心理是健康的。在小学阶段 ,心理健康的比例达…  相似文献   

13.
杨谔 《江海纵横》2005,(1):39-39
偶有闲暇,我的脑海里常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是书法?学习书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问得看似“白痴”,但我发觉,对于不同的人,他们的答案又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用毛笔写字;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书写的技法;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需要精心构思的一门造型艺术。而对于王蓝青先生来说,书法,就是通过书写来表现自己,就是书写自己的学养、襟怀。学习书法,对于有些人来说,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农民的皇权主义?皇权主义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这是当前史学界讨论农民战争皇权主义的一个中心议题。一切分歧意见,几乎都同对皇权主义的理解有关。皇权主义一词是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一文中,评论俄国农民战争领袖拉辛和普加乔夫时提出来的。据此,有的同志认为:皇权主义就是反对地主,拥护“好皇帝”;也有的同志认为:皇权主义就是“帝王思想”。的确,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都要打出“好皇帝”的旗号。有的拥护现存的“好皇帝”;有的愿意别人当“好皇帝”,自己来拥护;有的希望自己当“好皇帝”,要别人来  相似文献   

15.
人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因此,心理修养与道德修养也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对融为一体的心理修养与道德修养称作“心理-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应是自觉教育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道德修养,对培养新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需自觉意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道德修养;清晰地认识到加强心理-道德修养的途径,自觉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一般来说,代表、捐献都是正常的物理事件,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很多语言使用者在这类词的前面加个“被”字形成新型句式来描述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基于对“心智哲学”中“属性二元论”的理解,试图对特殊“被”字结构的心智运作规律进行分析。并在心理“随附性”的基础上,探寻新型“被”字结构体现的深层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别人的永远是最好的。比如说,不少男子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无论自己的妻子多么漂亮,见了另外美丽的女人仍是忍不住怦然心动;不少女人,对现状不满意,总爱拿自己男人的短处与别的男人的长处比。这些人,总觉得风景在别处。于是,对自己拥有的不满意,喜欢欣赏别人的风景。喜欢欣赏别人风景的人,最容易瞧不起自己,产生自卑情绪。为什么光看别人不看自己?难道自己真是一无是处了吗?卞之琳在名诗《断章》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的和楼上的,互相都把对方看成风景。他们也可能尚未意…  相似文献   

18.
六十岁以上的人,谓之“老年人”。人一旦进入老年人的行列,心理状态往往会发生许多变化。有的老年人心境开始趋向淡泊、宁静,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欲望会逐渐减少;也有的老年人却紧紧抓住人生最后一段宝贵光阴,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尽情地享受生活。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会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前者,我们把它称之为“传统型消费心理”,也称“满足型消费心理”,后者,我们把它称之为“开放型消费心理”,也称“享受型消费心理”。它们都是老年人特有的两种消费观和消费心理。具有传统型消费心理的老年人,大多数认为自己年纪已大了,人生的…  相似文献   

19.
很多时候,不是恶语相加才能带给人伤害,一些中性甚至是善意的言语行为,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不良刺激,我们姑且将这些言语行为称作“心理较嗓音”。  相似文献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在其作品中多次展现了人性在受虐心理驱使下的反常行为,并忠实地将人的灵魂描摹出来。在他的作品中,施虐心理与受虐心理存在着相伴相随的共生关系。剖析其中体现出的受虐心理,可以看出俄国人对备受摧残的生命的绝望反抗,宗教意识的根深蒂固导致赎罪与受罚成为令作者困扰的主题,以及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趋死倾向,这些都是蕴藏在受虐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