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宦洪云 《金陵瞭望》2008,(23):61-61
我家住在城南新桥,面对着蜿蜒西去的秦淮河水。当初售楼小姐说:“这小区绝对是旺宅。施工时还挖出了一块书有‘芳园’二字的古石碑,传说清朝时这里是一个大官儿的宅院呢!”一听这话,我立即毫不犹豫地买下这套住宅。  相似文献   

2.
温泉花园小区建于1998年,是由北京市延庆县住宅开发公司投资建造的高级住宅区。开发商在售楼时就向业主承诺,保证业主入住后享有标准的煤气入户设备。可是业主们入住后才发现,开发商在小区内建造的煤气供应站,因不达标根本无法使用,居民只能靠买罐购气来维持日常生活。居民的意  相似文献   

3.
近日,编辑部连续收到几位旭日上城业主的投诉。其中一位家在外地的张先生反映,他一年前购买了旭日上城的房子.当时价格高达4500元/平方米,一年多过去了,贷款也没有办下来。更没有售楼处任何人员与其联络。而早先接待他的售楼人员因为不满旭日上城售楼处内部价格管理混乱也辞职离开了。而他最近得知,和他所购住宅相类似的楼层、套型价格已经跌破4000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吕鲲鹏上海贝克装饰公司创始人,高级设计师。主要代表作品: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Hard Rock餐厅,上海商城店改造、UPS中国上海办事处、中央公馆售楼中心、阳光棕榈湾售楼中心、新概念家居馆、光大墙纸布艺广场、国际花园、银都花园、家景花园等。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4,(2)
天津读者魏宏来信问:开发商售楼时使用的房地产名称,如“阳光社区”、“国际社区”等,在居民入住后能不能直接作为社区的名称?答:我们认为,不宜将房地产名称直接作为社区的名称,因为二者的性质不同,冠名的程序和权限也不同。开发商售楼使用的房地产名称,如“阳光社区”、“国际  相似文献   

6.
百姓心声     
《社区》2001,(1)
2001年2月2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叶丽琳等向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公开小区的规划,保障业主的利益。议案说,不少商家在售楼时,没有向消费者公开规划局批准的小区规划图,而是在小区出入口、售楼部里的宣传图和模型中,毫无顾忌地将小区建设前景虚假地进行描绘,误导消费者。 例如机场路某小区的一女业主,看了开发商提供的所谓小区规划图后,看中小区内的一块绿地,以全小区最高价买了紧靠绿地的一间商铺和一套房,但后来绿地竟然按规划局的规划图建成小区的供电房,商铺和套房立即大贬值,女业主无端损失几十万元。 由于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售楼合同中,  相似文献   

7.
刘宪银 《社区》2001,(1):30-30
2001年2月2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叶丽琳等向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公开小区的规划,保障业主的利益。议案说,不少商家在售楼时,没有向消费者公开规划局批准的小区规划图,而是在小区出入口、售楼部里的宣传图和模型中,毫无顾忌地将小区建设前景虚假地进行描绘,误导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2)
看着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买了房子搬进新居,我和老婆也决定冲出那30平方米的小窝,买一套宽敞的商品房。楼盘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售楼广告铺天盖地,我和老婆辗转于市内各个楼盘之间,现房看了一套又一套,反而越看越没谱,真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才好。一个星期日,我和老婆照例一大早就去看房。为了买一套满意的房子,我们已经身心疲惫,早就没了最初的万丈豪情。到了售楼部,一位化着淡妆、身材高挑的售楼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拿出一大堆资料摆在我们面前,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开发商的实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10年来国家住宅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采用单位根检验、联立方程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2001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的宏观经济、住宅市场、土地市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住宅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住宅价格、广义货币供应量、土地供应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竣工面积;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GDP、住宅土地价格、二手房价格;CPI不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行政手段和财政政策对住宅价格的调控是有效的,但效果不强(弹性-0.011),而货币政策对住宅销量的调控效果很强(弹性2.965)。建议住宅市场调控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目标定位为区域住宅价格和销量增长率与区域GDP增长率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刘兵 《社区》2013,(2):61
当初在房交会上,我们被各式楼盘看花了眼,迷迷糊糊地在"天景苑"的实景模型前驻足。售楼小姐不失时机地跟上来,展开了温婉的推销攻势:"这是我们推出的一期现房,一共有十八层。可以说,‘天景苑’傲视群楼,江城景色一览无余。只要买十二层以上的,夏天根本不用开空调。此外,十层以上,每层每平方米便宜一百元。多划算啊!"见我们有些动心,售楼小姐又添油加醋,称其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重点小学、三甲医院等一应俱全。楼高不可怕,电梯送到家。就是遇上小偷,一  相似文献   

11.
财产和产权是决定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两个关键因素,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民财产转化为财产性收入。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所进行的农村产权改革实践,并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信息作为一种事实上的财产已经存在,通过对历史上存在着的财产观如农耕社会的财产观、工业社会的财产观、信息社会的财产观进行梳理,试图找出财产观嬗变的历史轨迹,也即财产权客体的扩张是沿着从自然之物到法律拟制之物、从财产有形包容无形的路径发展的。以此为视角对信息财产权建构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现阶段有可能也有必要建构信息财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产权是政府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它既具有一般产权的性质,又具有特殊性.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政府产权是公有产权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代表,政府产权与国家权力相结合,又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基础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使政府产权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产权退缩为仅仅是公有产权的一种形式,并且在政府产权内部出现了层级产权和不同产权权利的分割.但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产权制度还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缺陷,需要在弄清公有制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公有产权与政府产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公有产权和政府产权加以明确界定,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公物包括公众用公物与行政用公物。公物上的公权主要是指公务用物物权和公益用物物权,公物上的权利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权利属性进行利用及处理,这将指导当下的公物立法活动。公物利用的保护应当建立公物利用的实现制度及公物利用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权交易品种和方式的现状及其局限性,根据产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提出产权交易品种创新的趋势是实物产权向虚拟金融产权、有形产权向无形产权、非标准化产权向标准化产权的转变,具体的交易品种创新有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期权等;相应地,根据创新的交易品种及产权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网络化的竞价交易方式并引入做市商制度。此外,分析了知识产权"担保换期权"的交易品种创新案例,指出在交易方式创新上可以引入保荐人制度,采用发行竞价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知识产权道德及其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道德是知识产权文化社会意识形态部分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道德研究,应该掌握知识产权道德的内涵、基本规范和建设知识产权道德的基本对策。从知识产权道德与知识产权伦理以及知识产权道德与科学道德的关系中探讨知识产权道德内涵及其基本规范,可知知识产权道德来源于知识产权伦理,是知识产权伦理的展开。知识产权道德区别于科学道德,不能用科学道德取代知识产权道德。知识产权道德基本规范包括"尊重知识、尊重表达、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当代中国建设知识产权道德需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知识产权道德教育、培训与监管、重视名师垂范以及知识产权道德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论物权法律适用的分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相对应的是 ,当代涉外物权法律适用呈现出明显的分割化走势。这一走势在物权的行为能力 ,物权的行为方式 ,物权的保护 ,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船舶、飞行器等物权关系 ,无体动产 ,运输中的货物等领域中都有所体现。这一走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法律关系的竞合、物权法的一定程度的任意性、物权公示方式的多元化、“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这一冲突规则本身的缺陷、冲突规范的软化发展趋势等。中国国际私法有关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应当在相关领域体现这一走势。  相似文献   

18.
在“物必有体”的传统民法原则掩盖下 ,权利客体具有无体性的知识产权当然地被排除在物权范畴之外。然而 ,在将知识产品与物、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对比后可以发现 ,知识产品与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知识产权从属性上讲与物权并无牛氐牾之处。因此 ,以是否“有体”作为划分物与权利标准的做法已经不合理了 ,而应以“纯粹客体性”和“实在性”取而代之。在此基础上 ,应当以知识产品为中心 ,参照物权体系构造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权体系 ,以加强对知识产品权的保护 ,完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物权变动与物权公示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权公示的对象是物权,而不是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只是在物权已经发生变动以后,将新的静态的物权归属状况表征出来,与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效力没有关系。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所实现的制度目标、追求的制度价值、考量的相关因素是不一样的。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可以分离,并且应当分离,这一点在动产和不动产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物权变动模式不过是在当事人没有作出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确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时间基准。  相似文献   

20.
侵占遗忘物和埋藏物是侵占罪的两个特殊类型。遗忘物是指持有人有意识地放置于某一特定场所,由于疏忽而忘记带走,而为该特定场所的特定人员所控制的动产,不包括遗失物。埋藏物是指埋没或隐藏于地下或他物之中的物,包括隐藏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