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中华书局2003年版)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仍可再商榷.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是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择取数例略加考辩,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乐府诗集》所录乐府古辞一首,当为汉武朝采诗所得。因其并非郊祀颂辞,故不见史书著录。宋前仅见《艺文类聚》《北户录》《法苑珠林》有录。前两书皆为摘句,且多有讹误。仅《法苑珠林》所录完整,与《乐府诗集》雷同。《法苑珠林》乃佛教百科全书,《北户录》转引亦意在证明《功德浴佛经》中所云之香料名称。结合古辞形式及所涉六种来自西域“列国”特殊物品之功能看,该首乐府或与张骞出使西域时期佛教初传中土有关。  相似文献   

6.
由我国著名佛学家周叔迦先生与其弟子苏晋仁先生前后历四十寒暑而成的辉煌巨著《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是目前《法苑珠林》的最好校注本。然因《法苑珠林》收佛教文献来源相当复杂,且又多佛教术语、当时口语俗语等,笔者精读数过,发现《校注》中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推敲,故不揣浅薄选取数则略加考辨,敷衍成文,以就正于方家。1.“若有众生得于重疾,疗以自药。”(卷四七“引证部第二”,第1438页)按:“自药”不成为词,“自”当是“良”字形讹。“良药”才能治疗重疾。大正藏本《大宝积经》、《法苑珠林》引此正作“良药”,可据改。2.…  相似文献   

7.
《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1.顷之,母灵床头有一鬼,肤体赤色,身甚长壮。文宣长息孝祖与言,往反答对周悉。(第193页)按:往反应连上读,故此句应断作:文宣长息孝祖与言往反,答对周悉。往反,义为反复辩难,亦写作  相似文献   

8.
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佛经《法苑珠林》对沈从文《月下小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结构上,沈从文借鉴了两者的框架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嵌套结构;在内容和主题上,沈从文吸取了《十日谈》的情爱与智慧内容和主题,从《法苑珠林》摘录了与情爱、智慧和牺牲相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试述梁武帝力促佛教僧制的中国化□欧阳镇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时而极盛。据道世《法苑珠林》载,南朝宋时有寺1913所,僧尼3600人,齐时有寺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时有寺2846所,僧尼82700人,陈时有寺1232...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虽为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1."目连复问:苦痛有增损乎?提婆达多报以热铁轮轹我身坏,复以铁杵吹咀我形,有黑暴象蹈踏我体,复有  相似文献   

12.
正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标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宋沙门慧和者,京师众造寺僧也。宋义嘉之难,和犹为白衣,隶刘胡部下。胡尝遣将士数十人,值谍东下,和亦预行。行至鹊渚,而值台军西上。谍众离散,各逃草泽。"(《至诚篇》,第842页)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浅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西域传》云:"奘师发迹长安,既渐至高昌,得蒙厚礼。从高昌给乘,传送至瞿萨旦那国东境,即汉史所谓于阗国也。彼土自谓于道国也。东二百余里有婫摩城,中有旃檀立像,高二丈余,极多灵异光明。疾者随煽以金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晋庐山七岭同会于东,共成峰崿。其崖穷绝,莫有升者。晋太元中,豫章太守范宁将起学馆,遣人伐其山。见人著沙门服,凌虚直上。既至则回身踞其峰,良久乃与云气俱灭。时有采药数人皆共瞻睹。当时能文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次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唐永徽年,雍州蓝田东悟真寺,寺居蓝谷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像持北寺隒,更修别院,大石横嶷,甚为妨碍。乃以火烧水沃之令散,终无以致。"(《敬佛篇》,第487页)按:"有像持北寺隒"文义不通。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唐永徽年,雍州蓝田县东悟真山寺。寺居蓝谷田之西崖。制穷山美,殿堂严整。有僧于寺北隒,更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的最好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浅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云。1.“[僧亡]名便礼拜,都不慰问。便引尽北行,东出至本客房中,欢笑通宵,屡求住彼。曰:一任和尚,不敢为碍。待明为咨报。曰:和尚不许。”(卷三九“齐相州石鼓山竹林圣寺”,第1248页)按:“报”当属下读,原句应标点为:“待明为咨。报曰:和尚不许。”这里意思是说“等明天为你(向和尚)咨问。(于是)回报说:和尚不答应。”“报曰”连用在本书中屡见,还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十七年”文学的一点反思,从“十七年”诗歌创作对“意境”的偏狭理解开始。“意境”一词,最早始见于佛书。《法苑珠林·摄念篇》中的六种根境界即包括“意境界”。这一概念的出现,与佛家“空”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景德传灯录》中“(神)秀曰:汝若是魔,必...  相似文献   

18.
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辛文房《唐才子传》及清《全唐诗》等皆云:岑参,南阳人。这是据岑氏先祖汉征南大将军岑彭为南阳棘阳人,后世乃以郡望定属。岑参祖辈不居南阳棘阳已数百年,说是南阳人,与实际相距过远。《法苑珠林》、《大清一统志》则云,岑参,江陵人。自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主江陵说后,国内风从,遂成定论。岑氏之入江陵,自岑善方始。善方孙文本自江陵归唐,  相似文献   

19.
《大谷文书集成》未命名文书碎片中有不少属于唐代各种典籍抄本的残片。经过比定和初步整理,新近发现《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残片2件,《文选·西征赋》残片1件,《论语·子路篇》残片1件,此外还有2件与《本草经集注》和《大乘法苑义林章》有关的医书和佛教文书残片。这些残片是当时典籍的原始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古文书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二月份,在云南昆明召开了全国宗教学研究规划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研究工作者代表有三十余人。会议期间宣读了有关佛教研究的学术论文四篇(季羡林:《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蔡尚思:《中国佛学和儒法两家完全一致的根本思想——三纲主义等级特权思想》,方国瑜:《云南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