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社科纵横》2000,(2):31-31,47
产业结构是指反映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既包括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一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以至不同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农业和消费品工业得到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新兴产业有所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脆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总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不…  相似文献   

2.
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广州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方位、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经济循环不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也是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两个转变”的根本。一、广州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内涵当前,广州市的经济结构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有根本的区别。邓年代至叨年代初的结构问题,是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失衡,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瓶颈”制约突出。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买方市场逐步形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结构问题已经体现为新的冲击下形成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在近15年的演进过程中,存在农业增长缓慢,基础不稳;工业化程度较高但工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为了实现产业结构演进的合理化、高级化,黑龙江省应该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保证农业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市场化指标测度的两个代表性指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体制变迁的次序有先后之分,导致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存在偏差.黑龙江24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所有制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在体制变迁的次序上存在短期滞后的关系.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资源枯竭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主导产业,要重新审视,应优先培植食品工业,避免石化工业滑坡,扶持装备工业的发展。要抓好国企改革,打破地方封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经济结构的新概念及其特征城市经济结构是指生产要素(量和质)在城市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配置比例关系、运行的机制和效率。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经济的“三元结构”。产业结构是城市结构的主体,决定城市经济的性质、类型、功能、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基础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根基,是城市经济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对城市产业的成长以至整个经济发展有直接制约作用;空间结构是城市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考察及对二者的关联性分析表明:北京市产业结构正向着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就业扩张。但是,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是影响北京市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同时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经济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有效缓解北京市的就业压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扩张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未来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这一指示的核心,就是要求广东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在改革开放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从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视角上认清未来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巩固原有优势,增创新优势,把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化市位于广州市北部山区,在广州的市属县市中是比较贫困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工业不发达,基础比…  相似文献   

9.
一、与农业割裂的乡镇企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缺陷是:加工工业畸长,与城市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档次上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第一、三产业均不发达。加上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信层、不灵,加剧了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产业结构的突出表现,是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陷于与农业割裂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了两个主体:一是超小型的农户经济(2亿户,每户平均经营044公顷土地),二是乡镇企业。农业主要由家庭经营。而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除了在某种出庭1\叶以“反哺农业”外…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可见,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调整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经济结构是经济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主要包括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资结构等若干子结构。制约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自然…  相似文献   

11.
黄凯旋 《探求》2002,(3):8-15
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广州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结构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所有制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高度化处于徘徊状态、技术结构升级滞后)及其成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由此提出解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路,以期对全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杨烈 《社科纵横》2008,23(5):77-78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不良、体制滞后、技术设备老化等问题.东北地区城乡金融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素质不高、外部环境制约等不协调问题,导致金融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支持反哺力度减弱.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金融业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策略,旨在探讨通过推进东北城乡金融的协调发展,从而发挥金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结构日趋完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较快。回顾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外向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腾飞之源。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外向发展的足迹历史上珠江三角洲一直以农业发达而闻名。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仍然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和粮食生产基地,但工业发展非常缓慢。除广州市外,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主要以小型农机加工、维…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6,(3)
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但在市场主体、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产业融合与文化贸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制约着广东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广东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的核心驱动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的整体转型和发展,要立足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广度、完善跨界融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三个层次,形成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市场体系、业态创新、企业生态、文化贸易、制度环境等方面,推动广东文化产业从追求"高增长"向"做实总量、做优结构、做好要素、做高效率"转变。  相似文献   

15.
林梦生  林汉达 《探求》2000,(1):16-18
近年来,广东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增速减慢、通货紧缩、外贸出口下降的现象。1999年前三季度,广东GDP较1998年同期增长9.2%,增幅回落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贸出口总额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6%、2.2%和3%。上述经济景气是广东必须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信号,是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大体上经历了3次结构调整阶段。第一次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这一阶段,全省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等轻型加工业,形成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产业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玲 《浙江学刊》2005,(4):192-19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也随之逐步升级.但是,相对于其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并大量存在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产业附加值比较低等矛盾和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浙江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创新能力比较弱以及传统的路径依赖等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这些因素的制约,是浙江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广东核心边缘体系的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国强 《探求》2000,(5):30-32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核心边缘分化是区域空间发展的必经状态。广东区域经济正处于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状态,探讨广东核心边缘体系的分化形成,有助于认识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态势,亦有助于广东区域经济空间关系的整合。 一、广东核心边缘体系分化形成的基本 因素 广东省域经济空间的核心边缘分化主要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一)与上一区域层次核心区的距离远近。在整个粤港澳经济区域中,香港、澳门是该区域的核心区,其相邻的广东则成为边缘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各种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出台,增强了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18.
所谓信贷结构,这里是指贷款在各类产业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是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当前我国信贷结构的基本特点,以及调整的难点和对策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当前我国信贷结构的基本特点。当前我国信贷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信贷结构失衡,且与产业结构失衡相对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一产业发展过慢,贷款投入量偏少;第二产业发展过快,贷款投入量偏多。二是物质流通领域发展过快,贷款投量偏多;物质生产领域发展相对偏慢,贷款投量相对不足。三是基础工业如原材料、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过慢,贷款不足;加工业发展过快,贷款投量过多。(二)当前我国调整信贷结构面临的难点。(1)经济运行具有“惯性”现象,调整工作既要克服经济运行的惯性,又要克服调整中碰到的新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结构的演化是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源禀赋状况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60年来工业结构演变和产业政策的互动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赶超战略与超前工业化,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发挥比较优势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十五"至今的重新重化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应该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对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减排,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  相似文献   

20.
广东要落实江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广东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精神,就必须首先在“增创观念新优势”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就城区而言,应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创观念新优势。一、区街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不应受“主体论”的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是作为城市的区、街,在发展经济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却没有必要在所有制问题上争论不休。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整体功能不等于系统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整体功能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