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对于康藏史整体发展,近代康区地方精英的研究相对薄弱,但是在"康人治康"、精英群体与个体等三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在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资料上尚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加强与拓宽。  相似文献   

2.
康区的宁玛派著名寺院在继承和传扬宁玛派的远传经典、近传伏藏等主要法脉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康区又是宁玛派著名寺院荟萃的宗派重镇和文化圣地。为此,本文对宁玛派的演进历史、康区的名寺传承作了深入缜密的考述。  相似文献   

3.
康区藏族历史源流十分漫长,影响深远。本文对康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作了回顾和梳理。重点剖析了清末以来的改土归流、西康建省的历程以及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南京市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调查资料,通过对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分流影响的实际考察,研究与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划区就近入学"与择校等制度安排背后所隐藏着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并对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去年上半的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抽样调查”。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130个县(市、区),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4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调查误差小于2%。基于此次调查数据,课题组对全国社会和谐稳定形势进行了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开展的前所未有、规模宏大的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历史调查中,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图片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图片资料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因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及时对这批照片资料进行数字化典藏并建立全文数据库,让致力干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学人共享调查成果,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我们“社会调查学习小组”,自1980年12月至1981年2月底,有重点地对本市一些区、县进行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情况调查。在这三个月时间内,我们到过南市、长宁、徐汇、静安、奉贤、松江、上海等区、县法院民庭进行社会调查和学习。同时,还深入到一些街道、里弄、公社、大队的调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著名的边疆研究杂志《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和《康导月刊》,以研究康区为主,兼及西藏及中国其他边疆地区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边界等问题,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随着时光的飞逝,目前寻找这三种康区研究杂志的全本,已属不易。近期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虽是对于这三种期刊的影印再版,但却原真、完整呈现了这三大康藏研究期刊的原貌,这对于康藏研究、藏学研究乃至西南区域研究具有重大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意义。此外,《全本》在编纂体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既是当今史学繁荣的体现,也是推动相关研究继续进步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清代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小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活动在康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是从事藏学研究的人们长期以来非常熟知的名字,但对其生平却鲜有探讨.本文通过对有关藏文资料的仔细梳理,对白利土司的活动范围、顿月多吉的兴衰以及他同藏传佛教主巴噶举派、本教和昌都地区各种地方势力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勾勒出了白利地方最后一代土司顿月多吉生平的基本轮廓,并对一些有关顿月多吉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作为进行欧洲比较社会研究依据的、主要国家的和国际的统计资料源。对西欧和东欧各国都有什么样的统计资料源——如人口普查、微型普查、不同类型的住户抽样调查(例如劳动力调查、家计调查)——可资利用,进行了描述。此外,还对现有的由欧洲联盟和北欧理事会等跨国或国际组织协同采集的数据作了介绍。对于由各国社会状况报道活动促成的调查和社会资料进行了分类。最后一节讨论了获得和利用统计调查资料(特别是来自欧洲联盟的)的问题,以及获取和利用各国微观数据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早就指出过,原始共产制解体后,继社会上发生财富不均,“就零散地出现了雇佣劳动。”对这种原始的雇佣劳动,我们过去知道得很少。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发现不少有关这个问题的社会实例。调查虽尚欠系统,然资料生动真实,能够像考察古代文化层那样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这些来自社会化石的调查资料,使我们现在有可能对现代资本生存条件的原始形态作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调查和研究蔚然成风,国外学者不仅是这一活动的开拓者,也是调查规模较大者。弄清这些调查的历史过程、调查宗旨、调查区域、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对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对我们正确地解读和利用这批资料将大有裨益。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调查与中国学者的调查既有相通之处,更有其独特的视野。尽管它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其学术贡献和社会价值是主要的,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也增强了外国对中国农村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张闻天及其率领的"延安农村调查团"所进行的晋陕农村调查,乃是中共历史上继毛泽东20年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之后又一次相当重要的社会调查,其不仅在中共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亦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这次调查所获取的大量资料,有的已整理出版并为研究者充分利用,有的则被怀疑散失于战火或其他社会动荡之中.尤其是此次调查历时最久的晋西北14村调查,除张闻天自己整理完成的极少量资料公开发表外,其余绝大部分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明它们的下落,而实际上其原始资料仍然较完整地分布于晋省或晋西北的相关地方,这些资料的发现与利用将非常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部结合带或中共晋西北根据地区域农村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演变历史,同时亦对大致同一时期的其他华北农村社会调查做了最重要的补充,甚至可能会改变先前有关华北农村研究的某些结果.该项新发现的资料,内容丰富、数量浩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市委组织部最近对四县五区、三环公司、粮食局、长途客运公司等27个单位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其中四县五区结合改选换届采取干部考察方式进行。这次调查共召开座谈会18个,查阅有关资料1686份,个别谈话3031人次(其中副局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366人,科级干部2305人,一般干部、群众359人),有3112人参加了民意测验,形成考核材料和调查报告361份。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大量进城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为研究农民工进城和融入城市主体社会的状况,笔者于2004年底与天津市政府流动人口办公室合作,进行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用抽样方法共调查流动人口1211人,同时进行了621户本地居民的相关调查(对照样本),以下使用的调查数据均取自该调查资料。一、农民工融入城市主体社会的障碍1.产业结构转变不到位。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工进城,确实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初步转变。来天津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被调查的1211人来自全国26个省市,多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其中来自外省农村的占86.9%,…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在经验资料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疆南疆农村教职人员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社会影响力的基本结构,认为《古兰经》对教职人员产生的抑制作用使新疆南疆农村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社会影响力具有显性的和潜伏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对新疆南疆农村地区进行两次社会调查(2001年和2003年)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从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三个方面对至今较少有人问津的现代农村维吾尔族家庭社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运用对三峡第三期迁前移民的调查资料 ,描述和分析了这批迁前移民在已有两期移民搬迁的情境下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调查分析的初步结论 ,就移民工作提出了完善移民社会保障、社区援助与服务等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村社会状况调查是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元性、类型的全面性等特点,成为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历史状况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近代华北社会的宗教活动及其活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们日中两国十名学者组成的调查团,自1986年至1990年期间,对近代华北社会作了综合性的调查。其间引起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亲族集团的活动极为淡薄。与香港、台湾的调查资料相比,在村落中很少看到亲族的整体形象,可以说近亲、亲族之间出现有较强的分化倾向。这一事实,已由满铁调查部的《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和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