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疑论     
在恪守一定的价值准则、极讲求信仰的中国,“怀疑”在学术上是一个多少有些贬意的词语,它往往和“悲观”、“非理性”、“否定”、“不可知”等否定性哲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习惯上,“怀疑”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真诚的学术精神是允许的,在一些政治意识形态特点比较淡泊的人文学科领域,它还被提倡、被鼓励,但“怀疑”作为一种“主义”却是绝对地被否定、被批判的。怀疑主义“怀疑一切”,它  相似文献   

2.
一脏话是一种社会现象、客观存在,在文学作品中不可能完全回避,问题是在于如何对待它,处理它。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既不回避,又极端慎重,偶而写到它是为了揭露它、鞭笞它,而不是欣赏它、扩散它,总之是尽量注意避免脏话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效果;另一是纯客观地对待污秽语言,自然主义的脏话描写,这是一种不问社会效果、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长期以来,在文艺界流行的“反映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如实”,不同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问题一:反求诸己的哲学方向哲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的,一个是向内的。作为向外的,就是学习、格物、实践。它的前提是,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渺渺大千世界都是未知的,要在“格物”、实践、接触它中才能认识它。在认识这些事物中才能“概括”、“抽象”出宇宙之理。这种方法把宇宙看作是“平面”展开的,是“广延的”,人类的知识是在逐个、逐次的认识事物中逐渐积累的。作为方法,它目光外向,在接触、研究事物中达到认识事物。与这一方向不同的,是向内的方向。用《周易》的话来说这就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系辞上传》)。它是“返求”…  相似文献   

4.
范明华 《中州学刊》2003,(3):142-147
“自然”在中国古代文艺和美学理论中是作为一个价值范畴来看待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最高的美。“自然”一词兼具“必然”与“自由”双重含义 ,这是其成为美的主要依据。作为一种美 ,它表现于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方面 ,简约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是这种“自然”之美的主要特征。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法则 ,它要求排除一切反自然的人为因素 ,通过去“心”、“物”之蔽消除一切对立和限制 ,以显现出天地万物固有的真实和生命。  相似文献   

5.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作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为了反对分裂国家,促进和保证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而不是一部战争法,不是要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与台湾关系法》是一部“和平分离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要维持两岸“和平”,强化两岸“分离”。该法对台湾问题产生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离”(一个中国);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裂”(一中一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6.
论孔子"仁"的伦理与政治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提倡“仁”是具有复兴周政治的非常鲜明的政治理想背景的。“仁”主要是衡量人对于他人所负责任的一个伦理——政治的德行评价标准。“仁”是一种博爱精神,它发自人的内心,由亲亲(孝)的天性出发,经过同情心推及其他的人。它与基督教文化和大乘佛教文化提倡的(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无等差的“博爱”区别在于一、它不是神性的,而是人性的。二、它具有伦理和政治的等差。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的第一段中,在谈到黑格尔的学说时用了“the law of thecontact of extremes”一语(原文是英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把它译成“对立统一规律”。笔者认为这一重要所在的译法欠妥。因为无论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论述过矛盾双方统一和斗争的规律,但在表述上并未把它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这一规律称为“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列宁把这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他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了更科学、更明了的称谓——“对立面的同一”(或统一)。不过,在用“同一”还是“统一”的问题上,列宁还是不那么肯定。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他带着疑问的口气写道:“对立面的同一(它  相似文献   

8.
继本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结构主义思潮之后,在法国又出现了一个反映资产阶级精神的哲学,这便是“新哲学”。它的出现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十分引人注目。在1977年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它几乎成了法国宣传和学术争论的中心,“新哲学家”的文章,谈话充斥着法国的报刊、电台和电视节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所谓“新哲学”是怎么回事呢? 一、“新哲学”的概况和它产生的社会原因 “新哲学”原是法国的一股既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直到1976年才被冠以“新哲学”名称。首先使用“新哲学”一词的是“新哲学家”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70周年。70年前,由爱国学生和进步青年发起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和广大民众为拯救国家,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同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五四”运动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还在于它是一次伟  相似文献   

10.
一种哲学思想的历史作用,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它是否正确。这是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事实。科学的发展证明,古代哲学把宇宙归结为水和火等等是幼稚的、错误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它是当时人类对世界本原这一哲学问题的积极探索。同样地,仅仅指出“不可知论”这一“哲学怪论”是荒谬的还不足以具体地展示它在哲学史上的实际作用。恩格斯认为,休谟和康德“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而经过休谟这个环节形成的康德的“不可知论”却并不是“批判哲学”的个别的、局部的思想观点。那么这一观点在哲学发展上的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可知论”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说明这一否定性的哲学理论是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内在矛盾的暴露,它予示着这一哲学必然走向衰落的最后结局和可能奉献给人类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 何谓知性?所谓知性就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从事物的总的联系中抛出某一方面,而暂时撇开其他方面,在区别和分离中考察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过程。它是思维或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坚持对象的分离和固定的界限,具有“僵化”、“片面性”和“有限性”。何谓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的特点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相似文献   

12.
日记体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并在“五四”前后形成一股创作热潮。“五四”日记体小说作为“个人”文学的典型文本,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它的叙述主体是“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提供了反理性、反常规的审视角度;它以人物的情绪脉络为结构,是“片断中倾吐的心灵絮语”;它的叙述时间是“此在中体验的进行时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生活;它以“封闭中内省的我———我自诉”为聚焦方式,给予隐秘灵魂最深切的观照。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的解构翻译理论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汉平 《学术研究》2004,(6):115-118
德里达通过“延异”这一富有意味的书写活动和解构策略 ,对一切传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提出挑战。翻译即“延异” ,它不可能有任何种类的确定性和单义性意义。翻译作为一种书写策略 ,它在抹擦去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提供另一个书写文本 ,解构和重构在书写中分离 ,又在书写中相遇。任何翻译都是一种播撒、增补、嫁接和重写 ,它是一场没有终极的“自由游戏”。德里达的翻译理论有其深刻的启示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一、“变形”是艺术创作中的普遍规律“变形”在意识领域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要认识主体对于客观存在是一种能动的反映,那么,“变形”现象在意识领域内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变形”作为宽泛的美学概念,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既陌生又熟悉。说它“熟悉”,是因为“变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的艺术法则,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重要的环节上都发生着“变形”现象,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变形”。说它“陌生”,是因为长期以来把艺术反映论等同于哲学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一伦理学的对象问题是伦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弄清它,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伦理学的对象就是道德现象的客观规律。为了研究道德现象的客观规律,有必要首先弄清楚“道德”这个词的内容与含义。“道德”一词,在哲学教科书中,它被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合。因此,把它和政治思想、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等等并列在一起。在这里,“道德”一词,不包括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活动,它仅指一种思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为人类精神寻找“家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一种没有“家”的哲学,是失去了家园感的某些西方哲人在世纪之交时的一次精神漂泊和探险,其思维特征是一种流浪者的思维——它固执于“多元”、“相对”、“不确定”,力图解构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等西方哲学大家两千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逻各斯”、“理性”、“人道”、“主体”等概念,要求摧毁哲学的“中心”和“基础”以及历史传承下来的道德和文化价值,并宣告了“哲学的终结”。对于这样一种哲学,大凡学习过西方哲学史的人,都不得不向它提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为何要摧毁“家”?——这一问题涉及后现代主义的出发点,即它们不要传统哲学为人  相似文献   

17.
一“花儿”是西北高原上的艺术奇葩 ,它从雏形到形成再到成熟 ,直至今天的出口成曲 ,都被一种民族内蕴串引着。“花儿”传唱了几代人 ,存在了多少年 ,却始终如一地以一种合力张扬和发展着 ,它既不为那个民族所独享 ,也不为那个民族所排斥 ,而是以西北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特征、以一种超“断代”的态势继承和创新着。所谓“断代”,是指同一民族文化系统在同一时代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特征的历史时期。近代“花儿”由于社会生活现实为它提供了厚实的土壤 ,使它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着独有的特色 ,在祥和安定的气氛中日渐发展。“紫肉刮干…  相似文献   

18.
在现存陶渊明的诗文中,《闲情赋》是一篇思想和艺术都比较复杂的作品,引起后人颇多的争议。主编《文选》的萧统认为它蹈袭了汉赋“劝百讽一”、“卒无讽谏”的窠臼,视为陶集中的“白璧微瑕”。后来,赞同萧统意见的人甚至将它归于“丽以淫”的“词人之赋”,说它“轻薄淫亵,最误子弟”,是一篇包含“邪心”的“情赋”。另一些人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起来发难的是苏武,他说:“渊明《闲情赋》,正所谓  相似文献   

19.
龙海清 《船山学刊》2000,(3):98-102
俗称为“边墙”的中国“南方长城” ,以它残缺不全的身躯 ,如今依然断断续续地绵亘在湘西苗疆的土地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它已渐渐被人遗忘。只是随着长城专家的发现和高度评价 ,又一时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和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 ,对它作一番考察。一、“边墙”的产生及历史沿革“边墙”的产生无疑是和明清统治者对苗族人民实行军事封锁和民族隔离政策紧密相连的。而这种封锁和隔离用“边墙”的手段加以辅助实施 ,则是苗族被划分为所谓“生苗”和“熟苗”之后产生的。“生苗”这一名称在古籍的出现始见于明代永乐初…  相似文献   

20.
<正> 《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刊登了匡萃坚同志写的《马克思和“不断革命论”》一文。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只是一个“鼓动性的政治口号”,是一个“三言两语”的“内容贫乏的理论”,“它没有被证实”,“是一种失误”;它本身的“缺陷”,使它“没有能划清极左派和马克思派的界线”,它“很快就被马克思抛弃了”。对此,我认为是值得讨论的。作者否定“不断革命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