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璇  张建东 《办公室业务》2023,(24):170-172
本研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在乡村阅读推广及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活动,在文献调研与乡村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后扶贫时代”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在优化乡村图书馆藏资源配置,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挖掘乡土文化,促进乡村阅读推广,提升乡村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创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乡村的发展还有一些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乡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至今在乡村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就乡村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搞好乡土节目创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做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转化和利用工作,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直接关涉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计。加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释,理清其和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互动机制,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入,传统的乡村治理机制、治理方式均面临挑战。以蕉城区为例,地方要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需要发挥好政法人才作用,抓好服务定位、挂钩帮扶、创新机制、培育典型等方面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才输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高校大学生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桂林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乡村服务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桂林高校大学生乡村服务意愿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具体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提出对于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建档式保护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分析了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的思路,论述了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建档式保护的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天、地、人三分法。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作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十分宏伟,提出的方向要求也十分高远。浙江作为东部发达地区,"三农"的改革发展一直站在全国的前列。建议把浙江省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验区和示范省,率先提出一整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率先进行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率先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率先进行乡村文化复兴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人文乡村建设的试验,率先深化城乡配套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的发展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也不平衡。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实现乡村善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治理体系,既能够为破解农村治理困境提供新思路和改革取向,也可以通过塑造具有新素质、新思想、新文化、新境界的新型农民,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表明,进行乡村农产品品牌创新建设,不仅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是建设新型乡村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强化山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山西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例,在探索乡村振兴视阈下山西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驱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同时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阐述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然后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的难点,最后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如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培养数字技术人才、深挖乡村文化价值、加强数字金融保障兜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乡村地区旅游社区营造在推进乡村持续发展中具备较强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可为大陆地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提供具体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莹 《科学咨询》2023,(3):81-83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摆脱绝对贫困的限制,乡村振兴已经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一目标,我国需要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建设数字乡村。现阶段,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有效动力。我国在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首先,本文阐述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其次,本文分析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对建设数字乡村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3.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经验研究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三阶关系重构为基础建构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发展框架。第一阶关系重构,即通过活动凝聚策略,在乡村社会内部实现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动力;第二阶关系重构,即通过乡情感动策略,实现乡村内部村民与外出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引导精英村民回流,激活乡村振兴的中介性动力;第三阶关系重构,即通过利益诱导策略,实现乡村社会外流精英与乡村外部人才之间的关系重构,引进乡村外部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外源性动力。三阶关系的重构,可以联通乡村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发挥乡村本土人才、乡村外流精英、乡村外部人才的作用,推动乡村资源和引进资源之间的有效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共绘美丽蓝图。本文在概括近年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模式的基础之上,对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叫响生态休闲品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启示。建设美丽乡村,归根结底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科学规划、内外兼修、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之地,让更多的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后,从"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面部署,到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本文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浙江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干部法治思维缺失主要表现为责任虚化、程序思维异化、法律意识弱化、改革创新的意识不足。培养基层干部法治思维需要加强党对基层法治建设的引领;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规范履职行为;加强对微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教育培训、奖惩、考评机制;营造法治氛围,宣传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宜宾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多次提出打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的思路,但由于地处中国西南,在城市发展、产业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要素瓶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创建具有宜宾特色的小镇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本文就有效实现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要素对接,深入挖掘宜宾特色优势产业及核心要素资源,努力破解西部后发城市创建特色小镇的要素瓶颈,形成宜宾特色小镇形态架构和创建路径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驻村帮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能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就现阶段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对返贫的预防,更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成果。笔者通过在新疆吐鲁番农村驻村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的亲身体验,对驻村帮扶的现状以及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民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家庭农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制度供给与家庭农场发展总体相适应,也存在农场主职业素质较低、人口红利减少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现代信息化服务农场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的破题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农村制度供给,优化外部性环境;二是着重农场主职业素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农场生产成本;四是注重动态跟踪调查,强化信息服务农业。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正确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从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加强对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塑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乡贤文化和鼓励农民种好自家"文化田"等具体措施入手,努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