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推动的原则,依托老龄事业服务中心,采取有偿、低偿、无偿、义工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为特困、高龄、孤寡、病残、空巢等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家政等服务,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检察富和社工的一次美丽邂逅 很多人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什么概念,以为是志愿者、义工,或者街道社区常见的红袖章大爷大妈。在遇到席小华老师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社工这概念。现在我明白了,“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一字之差,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更不能等同于志愿者或者义工。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临时把自己变成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身份.智慧地解决了广州市义工联的生存问题。那么,社工与义工联动,则为有关部门如何使用志愿者,使志愿者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本着“节约闹革命”的原则,众多社工机构开展活动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志愿者参与。但活动之余却缺少对志愿者的正向激励与情感反馈,志愿者无偿的观点也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5.
“以生命影响生命”是社工和义工的共同特征之一。在双工联动中,社工和志愿者又是怎样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两工”联动机制不断创新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探索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义工队伍,是对社工、义工两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方式。其中,广东省继续发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优势,进行了较多的地方试验和机构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流,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2008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社工协会携手《宁波晚报》社组建了“精诚”义工团。这使海曙区以服务弱势群体为主的义工活动由过去的大规模群众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志愿者服务的也作了详细的定义:"志愿者是指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综合来看,我们引以界定志愿服务的概念;是以服务为主的,具有资源,公益和无偿等特征的活动。本文通过对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及心态、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和影响志愿服务开展的因素、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希望等,为社会、高校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志愿者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资料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位中国义工在非洲国家卢旺达从事服务,某日,跟随卡车到贫民区送物资,同行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义工.到达目的地,车刚停下,就有一个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男孩朝他们跑来,围着卡车转来转去.看到男孩满脸的渴求,中国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从车上拿了份物品正准备送给男孩,美国义工看到却大声制止:"你这是干什么?!快放下!"中国义工一愣:"我们不是来送救济物资的吗?这样分发不对吗?"  相似文献   

10.
郑乐平  李骏 《社会学》2007,(1):18-30
20世纪后半叶,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大陆生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志愿者队伍,上海的志愿活动也显示出了持续的发展态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十余年来的义工发展,为我们透视转型期的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义工发展已进入正式化阶段,这表现于:队伍构成在组织网络、群体特征、功能结构等雏度上的成熟化,义工管理逐渐向专业化、制度化和日常化方向演变的趋势,以优势、创新和整合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正式的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及其下属大队毕竟成立不久,因此还需要借鉴和运用一些发展策略来进一步现代化,这包括管理范式、管理形式、服务理念、组织文化、资源维持、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4,(24):13-15
社工和志愿者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社会资源。这两种社会力量在近年国家的大力推动之下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且渐行渐近,互动合作、共同发展,发挥了1+1〉2的作用。因此,“社工+志愿者”,或者称“双工(社工、义工)联动”成为各地社会建设中争相探索的新模式,“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也被写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重要文件里。虽然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都是“助人”,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异的两种力量,如何携手,实现联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注:志愿者、义工为不同地方对志愿服务人员的不同称呼)  相似文献   

12.
志愿非洲行     
1993年出生的贵州女孩阙霖瑶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大三学生。从小时候起,她就是个性独立的孩子,长大后喜欢自助旅游,还经常参加国内的义工志愿活动。大二寒假,她走得更远,第一次作为青年志愿者去了非洲喀麦隆。阙霖瑶说,短短一个月的海外义工经历,留下的影响将伴随她一生。  相似文献   

13.
义工的情书     
焦阳 《女性天地》2012,(10):48-49
1每个早晨,我跳下公交都会走到街口买一杯豆浆和俩包子,就着马路上的汽车尾气狼吞虎咽,然后抹抹嘴,开始像蚂蚁一样勤劳的一天。这天,我如往常一样在街口买早餐,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递给我一封信。信封红白蓝边,跟我上小学写给童话大王郑渊洁用的信封一模一样。他说:"今天是志愿者日,我们义工组织发起了送999封情书给白领解压的活动。这是我送给你的情书,希  相似文献   

14.
身高仅为86厘米,体重只有16公斤的关东第一袖珍女、年轻的共产党员于海波,在30年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那么多生命的第一:没进一天学堂,拿到了大学文凭;开通了全国首家无偿私人社会公益热线电话;成立了全国独家无偿民办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吉林省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中国残联“德敏自学成才奖”获得者、团中央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之一、全国志愿服务银奖获得者。2002年3月,于海波被评为全国10大优秀青年志愿者。4月30日,于海波又荣登长春市10大杰出青年榜首。关东第一袖珍女不仅用爱心为社会营造了温馨,为他人缔造了幸运,而且也用真情为自己编织了浪漫的婚恋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5.
从安徽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组织,发展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获选2009年中国红十字会壹基金计划“潜力典范工程”的注册NGO,这对安徽义工联盟来说,无异是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09,(24):34-35
有一群人,成长于社区.扎根于社区,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却为人们广为传颂.只因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义工”。义工.简单地理解是“义务工作者“,不过,在很多老义工心中,义工的内涵已经有了升华。  相似文献   

17.
社工职业本是需求旺盛、助人自助的朝阳职业,但通过透视一位大学生社工的日常工作,我们发现,目前在我国,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仍有很大欠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每500户就配有一名专职社工,这是北京市政府的规定。但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市持证的专业社工仅有5000余人,而且大部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不是专职社工,而是义工(志愿者)。  相似文献   

18.
《金色年华》2014,(12):52-52
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说简单一点,就是学雷锋,做好事。志愿者组织是一个公益性社团,做志愿者,从事的是一种公益性活动,是一种无偿的劳动,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只有那些思想境界比较高尚、有爱心、良知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会去默默贡献,传播爱心。因而,在一些地方,志愿者人数并不“井喷”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让志愿者精神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风向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对社工与义工联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引起了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中组部、民政部等18部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相互协作、共同开展服务的机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领,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志愿者(Volunteers),又称义工,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已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而志愿者的动机由于直接和志愿行为的激发、维持有关,因此,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如今,国外已形成了对志愿者动机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国内在此领域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外相关研究.包括三种传统的志愿者动机模型和三种经济学取向的志愿者动机模型.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