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白雪山的落马,结束了宁夏自十八大以来无"虎"的局面。白盘踞宁夏31年,他的落马,必然会给当地官场带来震荡。2015年11月6日晚,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雪山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随后的11月13日,白被免去领导职务。他成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宁夏落马的首位省部级干部。泥瓦匠出身,包工头形象,一身江湖气,官场评价毁誉参半,宁夏"首虎"白雪山如何发迹,进入仕  相似文献   

2.
正诬告得不到惩治,会导致想干事的官员们不敢得罪官场上的"坏人","你得罪了这些坏人,将来提拔时就可能被他们诬告,影响提拔"。2015年5月,一封匿名举报信,被送到了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桌前。同样内容的举报信,还被寄到了北京。在反腐风暴持续的当下,举报信的内容看起来触目惊心:2015年年初,为了当县委书记,时任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县长张宏志给临汾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3.
<正> 西方官场,是西方社会最富生气又最风云莫测的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时代精英和卑鄙阴险的欺世小人轮番登台,或演出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或留下千古遗恨的人类悲剧……,一个社会的官场运行机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秩序,了解官场机制是我们了解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乔尔·阿伯巴奇、哈佛大学的罗伯特·普特南教授和匹士堡大学政治学教授伯特·罗克曼等人撰写的极具影响的《两种人:官僚与政客》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西方官场、了解西方社会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正电视剧购销,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巨坑",何以滋生如此严重的贪腐?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超15000集,播出集数仅9000集。数据显示,1/3电视剧拍出来后或无法见天日。巨大落差,使影视剧购销成为一个"巨坑"。2014年开始,司法部门相继查处一批电视剧购销环节滋生的腐败行为:中部某电视台原台长张苏洲及多名手下涉案;北方某电视台原台长史联文身陷囹圄后痛悟"伸手必被捉";一批行贿人及影视公司被判处单位行贿罪。电视剧购销,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巨坑",何以滋生如此严重的贪腐?  相似文献   

5.
正冬日暖阳,咖啡,关于文学的话题徐徐展开,带着牟平口音的尤凤伟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由他作品架构而成的文字江湖,那里有被历史大潮裹挟着的命运浮沉,有"新官场现行记"式的惊心动魄,有社会底层小人物历尽辛酸的人间百态……无论时代和题材如何变幻,尤凤伟小说中的悲悯情怀,那份"中国式"写作的执着,那份做社会的观察者、揭示者、批判者的使命感一直未变。2016年2月,青岛出版社将推出尤凤伟小说系列7卷本,收录四部长篇小说《泥鳅》、《樱桃》、《衣钵》,以及《生存》、《中山装》、《鸭舌  相似文献   

6.
<正>范党育,一个响彻燕赵大地的名字。这位河北枣强县公安局大营镇派出所原指导员,在26年的从警生涯中,一直扎根农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持"民事为大,解决为了"的理念,为群众排忧解难、定纷止争,被群众誉为"亲民指导员"。2008年5月11日,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公安部追授他"全  相似文献   

7.
潘晓凌 《东西南北》2012,(16):40-42
媒体上,他是被称为中国官场的“奇官”;官场中,他是下属眼中的魔鬼领导,同僚私下议论的异类;在坊间,他是最为普通市民熟知也是最饱受争议的地方官员。  相似文献   

8.
<正>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其实,一个贪官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贪特贪的。一般来说,凡是大贪官,都有一个较好的开始,随着步步高升,逐渐开始贪渎,以后越来越贪,最终落马,由"人上人"沦为"阶下囚"。和珅的经历就是这样,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本文要讲的,就是和珅进入官场后查办的第一个案件,也是对他一生影响较大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多前,山西官员是一个害怕个人被凸显的群体。无论是官方考察公告、提拔公示,还是个人言行的不慎,都可能引发关注甚至举报,足以改变他们仕途的方向。经过近两年政治生态的重建,官员们正在逐步恢复信心,尝试着站在聚光灯下任人评议。沉寂已久的山西官场,最近出现一抹亮色:11个地市的书记、市长陆续出现在山西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里,以演讲的方式为各地旅游代言,并争  相似文献   

10.
正"护理员又偷我东西了"、"我的钥匙又被拿去了"、"护理员打我们家老人"、"我上次给我妈带的东西被护理员偷吃"。每天沉浸在投诉中的我感觉身心疲惫。一方面老人、家属和院方员工的紧张对峙使我对我的管理心存疑惑,另一方面看着紧张兮兮的老人残年余幕还生活得这样紧张让我于心不忍。我不否认上述现象的偶然出现,每次遇到这样的纠纷我们都会派管理人员详细调查,但绝大多数调查的结果是"老人的东西由抽屉放进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古代几百个皇帝里面,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算是情商、智商、胆商"三高"的皇帝之一。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绝顶聪明的皇帝,也曾有过当"冤大头"的惨痛经历。为什么说是"惨痛"的经历呢?因为他曾经被手下官员合伙蒙骗了七年之久,当了七年的"冤大头"!乾隆三十九年四月,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接到圣旨,要其立刻进京见驾。什么事呢?原来呀,  相似文献   

12.
眼下,在少数机关和干部中出现了一些怪异的经济行为,它既不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也不属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们只得讥称为“官场经济”。“官场经济”一词在任何辞典里找不到,是一个不该产生的畸形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其早已恨之入骨。它的本质是以权力为手段或目的来谋私或组织经济活动。其含义有两层:一是借助于特殊部门、特殊岗位、特殊身份谋取利益;二是组织市场经济活动以谋求在官场上的进身之阶为目的。归纳起来,“官场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公开宣判,倪发科竟在接受调查时如此抱怨"有一天你也要这样拉着我呢……"——近日,演员宋丹丹在微博上晒出与生命垂危的母亲四手紧握的照片,并写  相似文献   

14.
"原蚕"最早见于《周礼》"禁原蚕"语,可能为二化性、多化性蚕抑或它们的通称。两汉以后逐渐固化为"一年再收"之二化性蚕,东汉政府还曾颁布"民作原蚕,罚金二两"的法令。而东汉郑玄则完成了《周礼》"原蚕"概念的"经典化"。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禁原蚕者为伤马与"的推断也逐渐被建构成"定说"。但在原蚕饲养实践中,事实上早已突破了"禁原蚕"的思想束缚,形成了"经典"与"现实"间的分立与冲突。宋以后随着学术思想的转变及南方蚕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其展开了质疑与批判,并部分转向"残桑说",但这仍未突破《周礼》"禁原蚕"思想的藩篱。虽然"禁原蚕"思想对中国古代二化性蚕和"多辈蚕"实际生产的影响有限,但却深刻阻滞了蚕业生产领域的"知识创新",并进而影响到蚕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欧盟官员正在推动一项新计划:18岁的欧洲年轻人免费坐火车,畅游欧洲大陆,增进他们对欧洲的认同感。这被看作是"拯救欧盟"政策的一部分。近年来欧盟年轻人失业率达20%左右,各国排外情绪高涨,尤其是英国脱欧公投更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晴雨表"调查显示,许多原先支持欧盟的年轻人对欧盟前景感到困惑,认为一体化未必对自己有利。由于目前"疑欧"思潮兴起,欧盟一  相似文献   

16.
正"官员工作前的学历、学校越差,深造读博的积极性越高。可能他们觉得有必要搞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头衔。"官员们喜欢读法学,主要是因为它是当下显学,与社会比较贴近;顶个法学博士头衔的"学者型官员",更是会被期许有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落马高官"亿元户"又多了一个。2016年10月14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法院认定其受贿1.237亿余元,这个数字在十八大后落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决心推行廉洁政治源于他对满清王朝官场腐败的揭露以及对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初官场现实的忧虑。基于"天下为公"的"官为民仆"思想和基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道德修养论,是孙中山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从"法律为纲"的思想出发提出依法治国的构想,从"主权在民"的思想出发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监察制度,从"任人唯贤"思想出发建立官吏选拔考试制度,是孙中山廉政探索的具体制度设计。从自身做起,当好表率,在行为实践中躬行实现廉洁政治的理想目标,是孙中山廉政探索的个体道德实践。孙中山的廉政探索,对于我们当今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离开了央视,崔永元还是喜欢"病人"这个称呼,尽管他的抑郁症早已痊愈多年。他说宁愿和社会格格不入,也不愿汇入那个洪流。离职前几年,他主持的节目大多在零点前后徘徊,离职后,他像一匹脱缰野马,跃过禁锢的藩篱,观众们习惯了他在屏幕上的幽默风雅,一时难以接受他在藩篱之外的"不羁"形象。他会在微博上与人对骂,甚至连飙糙话;他自费百万四赴日本、美国调查转基因,拍摄纪录片,被贴上反转基因"斗士"的标签;他的公益基金遭人举报,被  相似文献   

19.
粗人以粗为技,绝不误事。清朝官场有一种习惯,长官对属下如果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己人,反而挨骂越多的,越会成为红人。自李鸿章以来,这就成了莫名其妙的惯例。李大人嘴中的"贼娘的好好干",便等于"慰勉有加"的口头语。  相似文献   

20.
诗圣杜甫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1,(15):68-69
这是一位都郁不得志的人,徒有远大抱负,却不被权贵赏识,一辈子百折不饶地在官场打滚,最大也不过当个处级闲官,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真的不是当官那块料。做了官,还不懂得放弃济世情怀,才在官场门缝往里窥视一眼,就写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路过乡村看到官吏抓壮丁,又出来鸣放:"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他简直就是一个愤青,还是组织部门有眼,始终没让他和权势沾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