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内在统一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有过不同的表述。有些人着眼于商品经济,有些人着眼于计划经济。前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后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各有偏颇。我认为,还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十三大文献再次明确肯定的提法最为确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董辅礻乃传统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两点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实行计划经济是公有制的要求。现在需要对这种传统理论重新认识。一、社会主义经济不等于计划经济为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出现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依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要适应商品经济条件实行分配模式转换.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模式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有计划有控制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不仅在运行上要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而且在分配上要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则必然要改革按劳分配体制,即按  相似文献   

4.
文洪朝  张立宏 《齐鲁学刊》2006,1(6):130-134
以“国有制+计划经济”为主要经济特征的传统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经济形式,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有制思想。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公有制形式是一种成熟的公有制形式,我们现阶段不能采用,但只要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有制思想的实质,我们就能找到既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符合本国实际的公有制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国绕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及其有关问题,已争论多年,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它又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之一。这里,谈点我的粗浅看法. 在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根本不同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它们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作为计划经济,必须以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社会化大生产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要性,但要实现有计划发展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特别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决定的,构成计划经济的基本要素至少有这样四点:(1)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占据主体;(2)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用统一计划组织、有计划发展的;(3)实行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制度;(4)体现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中,计划经济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并非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在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两个客观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市场经济则是在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商品货币关系笼罩一切的社会经济制度,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市场调节则不同,它只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调节生产和供求关系的一种经济调节方式,这种调节方式可以为社会主义所自觉利用,成为社会主义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如利用不当,也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计划经济与市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但是,究竟什么是计划经济,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关于计划经济的内涵,从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国内经济学著作主要有这样几种解释:一种是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所解释的,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从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出发,由社会(通过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结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相比较而言的.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居住.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则必然也需要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有区别,即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不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引导为基础,计划经济则以计划调节为主,以政府代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突破。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虽然在正确认识与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不是这一问题探索的终结,而是把这一探索、研究引向深入。历史上,市场经济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迄今,世界上的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包括前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是以私有化为前提的。唯有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认识与处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本文试图在简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国特色则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因此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外,还有非公有制和非按劳分配的存在。在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中,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我党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计委经济研究所,最近召开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经济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共约50多人,会上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参加会议同志一致认为,这个问题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根据,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同时还广泛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结合体决定的。另一种意见认为,计划经济只是管理社会主义经济一种方法,社会主义经济本质是统一的商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曾被认为是同公有制相联系的一种调节手段和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之一。然而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却证明传统计划经济恰恰束缚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根源。从另一方面来讲,二次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运用了计划经济的调节手段,对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规定:“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又一再指出:我们的国家必须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建设必须是全国一盘棋。但前一时期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否认计划经济有任何优越性,认为实行计划经济必然使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泛滥成灾,主张我国从实行计划经济改变为实行市场经济。鉴于以上情况,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计  相似文献   

15.
宪法修改草案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还规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根本制度的同时,草案还体现了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搞活经济方面作了一些重要的规定。例如,在所有制关系上,草案规定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我们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然而我们现实的计划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我们的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必要指出,我们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丝毫也不意味着把商品经济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因为商品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它并不能代表历史上哪一个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17.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最难的课题正在于所有制的改革,包括构建优化的所有制结构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我以为,我国的改革,特别是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走过一段不短的路程后之所以很难再深入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之于僵化的传统公有制观念仍在顽强地发生着作  相似文献   

18.
一、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既相统一,又相矛盾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这一特征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它们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其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即都是在生产资科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社会再生产的各部门、各环节、各企业的经济活动互相交错,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在分工协作体系中组成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生产资科公有制的建立,适合生产力的这一  相似文献   

19.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一重要论断以后,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重新展开讨论,有些论者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直接概括为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具有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计划调节机制的存在显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然而,社会主义计划调节机制并不能取代和排斥法规机制、市场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这三种经济机制,这是因为,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经济利益矛盾的存在,个别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