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诸多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性、社会性以及如何进行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孙玉贤 《社科纵横》2007,22(12):151-152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就业模式,是大学毕业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社会需求相对落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并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马越 《社科纵横》2012,(7):161-162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是客观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前提。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国家、地区、高校三个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对各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并参照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探讨建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汪玲  朱文星 《社科纵横》2010,25(3):148-149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诚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推荐材料弄虚作假、面试时弄虚作假、随意违反就业协议,给用人单位、学校、自身都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这一问题,应该不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就业指导与规范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芳 《社科纵横》2007,(10):152-153
伴随着求职高峰期的到来,大学生在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签订就业协议后违约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并且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重构高校毕业生诚信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刘美丽 《学术交流》2012,(Z1):164-166
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择业竞争,当前大学毕业生在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和倾向。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就业中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帮助高校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学生顺利求职择业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心理矛盾和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东京大学是日本的最高学府,自1877年建立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日本大学中历史最悠久、国立大学中规模最大、日本政府最重视、社会上最有声望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它不仅是文化教育中心,也是科学技术堡垒;它不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也是进行综合研究的“脑库”。这所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在日本近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公认的贡献。这是笔者前两年在东大法学部进修期间所得到的印象。进修期间,耳闻目睹,深深感到东大与日本社会的关系异乎寻常,特别是法学部的毕业生在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扩招后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大学就业指导中适当的运用归因理论,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而有效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李宝芳 《社科纵横》2010,25(9):40-42
乡村大学毕业生这一城市新移民群体日渐庞大,由于社会资本的缺失,他们在经济、社会、心理层面上的城市适应是肤浅和艰难的,亟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切实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杨中超 《社会》2016,36(6):180-208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改革开放后参加工作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对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一方面,尽管教育在扩张前后始终是决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但教育扩招没有显著改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从而也无法减弱家庭背景以教育为中介对子女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间接影响,带来代际流动的改善。另一方面,教育扩招的结构化效应不显著,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遵循绩效原则,因此,即便教育扩招提高了他们在社会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也无法带来社会整体代际流动的改善。因此,发挥教育扩招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不仅要强调教育机会的分配公平问题,同时也要努力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就业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实证调研数据,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资源动员行为的结构与特征。研究发现:动员校内资源是中国大学生重要的求职行为;在所属高校层级、自身校内资源和生源地等指标上,不同毕业生群体的资源动员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于海琴  杨慧 《阅江学刊》2012,4(2):67-71,83
根据《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问卷》对当今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进行调查,发现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源包括"就业形势预期与职场担忧"、"缺乏自信源"、"自身竞争力"和"社会比较与家人态度"四个方面;主要的压力反应有"消极情绪反应"、"消极自我评价"、"紧张敏感"、"浮躁迷茫"、"愧疚"、"身体不适"和"另谋出路"七个方面。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压力源越多,压力反应越明显。应从失业大学生及其家人和朋友等不同角度,减少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来源,降低压力水平,减少压力反应。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emphasis has been laid on the demands which the changing needs of society place on university studi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studies to employment demands is timel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data obtained from the Universities Statistical Records, on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responses from graduates at Exeter University from 1972 to 1986, and on two recently published reviews of S.P.A. in universities. The appeal of courses to applicants, personal career motivations, field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urses are in turn examined for their influence on ultimate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Discontinuities of classification in the available statistics of university courses make comparisons over time problematic. In general first degrees in S.P.A. are shown to have wide employment acceptability, a declining relationship with immediate employment in social work, a high level of adaptability to the needs of an economy affec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 good educational basis for specialised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现阶段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首先对女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如今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在呈现出显性化发展的态势,政府作为治理失业这一社会问题的主导者,其政策导向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尤为必要。我国已经实现了对大学生就业实行“统分统配”向“自主择业”的转变。女大学生失去了政策的保障,就业压力变大,就业状况不甚良好。而政府政策和解决措施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提供具有力度的公共政策支持,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宋红娟 《社会》2022,42(6):107-131
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方面更受学界重视,而其中的情感维度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试图在费孝通早年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中,梳理他有关“桑梓情谊”与“亲属情谊”“乡土工业”“村镇地方团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讨论,进而呈现费孝通社会理论中对于情感的重视。 在费孝通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为基础来嫁接西方现代技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有效过渡。 在此过程中,他尝试将既旧且新的“桑梓情谊”阐释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情感基础。 文章认为,“桑梓情谊”表征并构造了本地的根源与大社会的流动以及地方与国家的人际关联, 是理解费孝通社会理论之情感维度的关键,对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骏 《社会》2016,36(3):64-85
近十多年来,鉴于中国高等教育扩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些学者开始用经验数据研究劳动者与工作之间的教育匹配(尤其是过度教育)对收入回报的影响。但是,已有文献较少考虑过度教育的选择性问题,也很少对高学历劳动者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使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分析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匹配与收入回报。研究发现,即使是在考虑了选择性之后,过度教育者的收入仍然显著低于适度教育者。同时,对家庭背景、学校出身、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四大影响因素的考察还发现,过度教育确实具有负向选择的特点,那些拥有较低人力资本和较差出身背景的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相似文献   

19.
闵尊涛  陈云松  王修晓 《社会》2018,38(5):182-213
通过分析十年历时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时代变迁规律。研究表明,学业表现、家庭背景和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升学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个体学业表现的作用最为微弱,家庭背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外留学选择上,在毕业规划方面宏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交互分析发现,家庭背景对选择深造,尤其是留学的作用会随着学业表现提高而增强;十年中,家庭背景主导作用和学业表现微弱作用均保持相对稳定。宏观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自费政策对当年大学生深造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而高校毕业生增长趋势对个体深造意向有显著正向作用。本文证实了“大学教育后”教育机会分配仍然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再生产逻辑,中国过去十年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型背景对个体的毕业规划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有助于完整理解十年来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变化轨迹和规律,以及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教育分层。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job-related distres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in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rofessional work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in Sweden.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lf-reports of 1,764 male and female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paid employment and with children at home. For both women and men, conditions at work seem to be most important. However,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partners was also found to have an impact, but in different ways for women and men. Only in families where both partners are gainfully employed and share the domestic work and financial responsibilities, was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satisfactory for both women and men. In other families, negative effects for either women or men are notic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multiple roles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ies and demands in the private sphere promote health among both women and 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