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莽时代儒士、儒臣的地域分布为两汉之际,尤其是东汉初年士人集团的形成提供了量化的依据。本文从时间、空间上分析了这种分布的成因,对深化新莽史的研究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阐述了广西壮族蚂拐节的基本情况、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分析了蚂拐节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初始”年号开始使用的具体日期,史学界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通过辨证,“初始”年号开始使用于王莽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一月廿一日,九天后,就被新莽“始建国”年号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贿赂与引诱的怀柔政策 ,降王为侯的贬黜政策 ,内部瓦解的外交政策 ,武力胁迫与军事打击的强硬政策。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新莽统治与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带有大民族主义和歧视色彩的民族政策也激起了周边民族的反抗 ,结果又加速了新莽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上孙家寨汉墓群是1973年发掘清理的。当年,省物资局储运公司木材仓库需在该墓群部分范围内修建仓库,为配合此基建工程,省文物考古部门对仓库院内的古墓葬及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仓库外亦作了零星的发掘。截止1981年止,共发掘汉墓葬182座。此外,在该墓地还发掘了汉以前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存。  相似文献   

6.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2008年5月,赤峰市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该遗址。2008年10至11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和全面勘探,初步确认为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自2009年开始,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0年7月9日至10月15日,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2010年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7′46″、北纬40°08′28″,海拔高程为725-726米。发掘区域内为农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密布农作物。本次  相似文献   

7.
水蛭,又名蚂蟥、蚂叮、蚂条,是一种名贵药材,货源稀少。5-10月是捕养水蛭的黄金季节。其诱捕技术如下。一、材料:香兰素(纸厂有售),猪血(要新鲜),稻草(或杂草),细绳,竹竿或废旧泡沫塑料,海棉,盆桶。二、材料配制:①诱捕液的配制,猪血5kg加50克香兰素,搅拌均匀即成,如无香兰素直接用猪  相似文献   

8.
1996年4~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嘉兴市东郊约15公里的大桥乡南子村南河浜遗址(图1)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一处,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  相似文献   

9.
瑶麓是贵州省荔波县东北约35公里处的一个村寨名,与其毗邻的七、八个村寨居住的均为瑶族,在建制上是一个乡,以瑶麓称之,故瑶麓又是一个瑶族自治乡的名称。全乡共有200余户1300余人,有韦、覃、卢、欧、常、莫六姓,故有时又被写作“瑶六”。瑶麓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苗语支,自称nu~55mhou~22,汉文史籍或当地汉族称之为“青瑶”、“青裤瑶”或“黑瑶”、“黑裤瑶”等。1983年3月作者曾在这里作了两个星期的田野工作,回校后遍查了有关史籍以及岑家梧1946年写的《瑶麓社会》、柏果成等编的《贵州瑶族》一书和《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历史事实,分析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及新莽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重点考察各朝郊祀、宗庙礼仪制度及乐府职官制度建设,尝试从制度史的角度对昭、宣至新莽时代乐府发展的分期作出划分,揭示这一时期乐府兴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良渚古城的发掘关系到国家的起源一则考古发掘的新闻使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再次轰动了海内外:一座南北长约1900米、东西宽约1700米的良渚古城被发掘出来,出土的陶瓷碎片显示,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距今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晚期。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六年,中山大学历史系部分师生受石湾镇委的委托,与佛山博物馆、石湾陶瓷研究所的同志一起,对石湾附近的贝丘遗址和古窑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对河宕旧圩(位于大帽岗东)的贝丘遗址进行了重点试掘。一九七七年冬至一九七八年春,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又联合对河宕旧圩遗址进行了发掘,在这个遗址的约一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了七百五十平方米,清理了七十七座原始社会墓葬,出土陶片共约三万片左右。这些调查和发掘,提供了有关石湾陶瓷历史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率众”官号是新莽东汉时期的外封官号之一.它至晚出自新莽时期,随着东汉王朝的结束而消失.其意义主要为助战平叛和保塞侦候,其封授对象则主要为边塞内外的乌桓鲜卑.它与后来应用最广泛的“率善”官号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内涵、封授对象等方面,区别较为明显,以至于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它们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沉浮.  相似文献   

14.
1969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山嘴子公社毛布沟村(今属翁牛特旗乌丹镇)发现了辽墓。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今赤峰市博物馆前身)的于庚寅、苏赫、项春松等随即赶往现场清理发掘。发掘工作持续到第二年6月才结束。经发掘探明,这是一个共有4座辽墓的家族墓群。1969年9月,在一号墓出土了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为了庆祝这一重大发现,发掘者们还杀了一只羊,饱餐一顿。  相似文献   

15.
邺都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姜观吾邺都考古1989年4月9日(光明日报》载:邺城遗址勘探发掘,取得重大成果,确定古邺城及铜雀、冰井、金虎三台的位置,较发现大批珍贵文物。一勘察工作是由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文物研究所协作进行的,从1983年起,对那·城...  相似文献   

16.
1996年5-6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下,云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对晋宁石寨山进行了又一次清理发掘工作。这是石寨山事隔近40年后对该墓地进行的第五次田野考古工作,是在近年云南盗墓之风日盛,危及古墓葬安全的严重形势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党中央转战陕北的记述差异庞培法,刘金国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党中央在陕北度过了历时年零5天的转战生活,行程约2000余里,先后停留过的有延安、延川清涧、子长、绥德、子洲、靖边、安塞、...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18日,从清晨5时许至早上9时许,一条重约30多斤的黑狗,从南京清凉门鬼脸城至凤凰西街,再到江东中路不足两公里的路上,共咬伤市民近70人,该狗随后被铁锹打死。  相似文献   

19.
中东和平进程与美国石油利益李秀当今举世瞩目的中东和平进程,在美国的积极促合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后,经22个月,11轮阿以和谈,于1993年9月签署了巴以原则协议,1994年10月签署了约以和平条约,目前叙以也在进行和谈之中.战...  相似文献   

20.
张维超 《可乐》2010,(12):38-39
家乡寄来地摊货 在纽约留学的第二年,父亲的公司破产了。那把用了三年多的小提琴不识时务地“罢工”,怎么也修不好,不得已,舒小乐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一个月后,舒小乐收到一个包裹,来自大洋彼岸。白色的包裹上到处都是醒目的黑字:贵重小提琴,请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