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传统艺术往往以模仿和再现为指向,具有写实性、唯美性和叙事性,并由此形成和谐优美、规范理性、清晰明确的审美范式.当人们用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去把握表意模糊、崇尚自由、结构不明、随心所欲的西方现代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审美困惑,并形成审美障碍.传统艺术的美学范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个性是形成审美障碍的主要原因.西方现代艺术直指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空间等社会现实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固有的难以名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更切近当今人类的主观内心世界,因此,这种感官上的审美障碍恰恰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尊重.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化风潮席卷中国文化艺术全领域,声势喧嚣且形态繁赜的文艺变革成为该时期主流文化现象。一大批艺术家们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开始借鉴、模仿或直接复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或经验,力图对抗、打破、消解、转化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出具有前卫性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艺术。经由三十多年的衍生、实验和发展,现代前卫艺术在中国顽强存在。不可否认,中国现代前卫艺术确从西方“拿来”,模式与标准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基因亦即“本土化”的现代前卫艺术,在中国才更具生命活力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珊·朗格在《艺术形式》中说.“一个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初看这句话,仿佛朗格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古往今来,艺术表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实际上,这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观念恰恰含混两个概念:艺术家的自我情感和艺术情感.而朗格的深刻恰在这里,她所谓艺术家“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指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艺术家“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则指艺术家在其作  相似文献   

4.
西方艺术从古典艺术(精神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必然的逻辑结果。中国现代艺术直接“嫁接”自西方现代艺术,并不具备西方艺术的逻辑演变过程,是一种在短时期中对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并融汇合与快速流变的掺杂样式,从产生的那天起,本身就是模糊和非流派性的。中国现代艺术承担了西方现代艺术所无须考虑的使命感,这是原本现代艺术所不能和无法承担的,这种虚假性的使命感所形成的文化误会构成了中国现代艺术的所谓“前卫性”以及内在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     
本期我们介绍西方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麟论艺术的一篇文章,供参考。卓别麟在“论幽默”一节中说:“人类的行为和人生一样不可解;人生的主题是冲突和痛苦”;认为“幽默是由于我们在表面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上看出有那一点异样;由于有了幽默,我们就不大受到人事无常的打击。”在“论戏剧写作”一节中,他认为“有了戏剧感,没有内容也能取得效果”。在谈到“表演艺术”时,他认为“表演主要靠的是情感”;“一个伟大演员的基本要素是爱表演中的自己”;等等。显然这些观点在那些鼓吹“为艺术而艺术”、“形式主义”、“唯情论”的西方资产阶级艺术理论家中间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浪漫主义文论是以向古典主义挑战,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闻名后世的。但浪漫主义文论却是在传统的艺术模仿论里面孕育蜕变出来的。浪漫主义先驱者虽强调情感在艺术中的本源性,但还蛰居在艺术模仿自然的框架内;盛期的浪漫主义大师则努力将表现情感和模仿自然融为一体,只有后期的浪漫主义者才把“表现”和“模仿”对立起来,否定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而唯美主义者又将“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作了嘲弄性的颠倒。提出了“自然模仿艺术”的惊世之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非洲原始艺术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它吸引现代大众的原因,并对一些向非洲原始艺术借鉴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非洲原始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深刻影响,这对于理解西方现代艺术和推动我国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艺术的宫殿接地摩天,宏大辉煌。以至于你走进这座宫殿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不眼花缭乱,目不暇顾。但当你站上这迷宫的顶端,把视线投向遥远的人类历史深处时,也许要问:这辉煌宫殿的第一层基石,是什么时候,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在什么样的土地上铺设起来的? 艺术起源,在西方曾被人称为发生学的美学。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人类史学家、艺术史学家,以及美学家和艺术家,都曾提出自己关于艺术起源的结论,如“模仿说”、“情感交流说”、“游戏说”、“巫术说”、“符号说”、“劳动说”,等等。既然人类无法回复到史前状态,重现当时艺术活动的情景,那么,单凭考古资料和对近代原始部落生活景况的研究所得出的一切结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都只是一种假说。  相似文献   

9.
塞尚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构成方式"的艺术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真实观,在画家和观者面前展现出全新的艺术理念与境界,它超越了视觉的真实,融注了艺术家情感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他的绘画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塞尚的伟大是他对现代绘画所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不愧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10.
贝尔、朗格是现代西方美学史上两位颇有影响的美学家。贝尔是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朗格是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艺术是表现情感的符号形式。前者看起来是强调“形式”,而实在突出情感意味;后者看起来是强调情感,而实在突出符号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形式主义美学与表现主义美学在情感这一点上达到了基本一致。然而,在创造艺术形式与情感的关系、创造艺术形式的审美心理动力方面,两个美学家的观点是不相同的。但在美学观的错误根源上,两个美学家又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共生并相互影响。通过整理分析西方美学中艺术情感理论、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关系,从哲学、美学精神及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角度论证美学本质是艺术情感与精神问题,西方现代艺术美学特质是对艺术情感和精神的本体主义追求。从西方美学角度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内涵,以艺术生命形式体验并挖掘现代艺术表现语言,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提供美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有关西方现代绘画的论战有过很多次,但本文选取的是发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备受世人瞩目的“二徐”(徐悲鸿与徐志摩)在《艺术旬刊》上就此而展开的学术辩驳和探讨。通过这样一个视角侧重于去体现徐悲鸿的现代艺术观,他力图以西方绘画去改造当时衰败不堪的中国画,表现出他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教育家对中国艺术前途的双重忧患意识和炽热的民族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以后,现代主义艺术曾一度在苏联非常兴盛,但不久即衰落。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在于古典艺术家和现代主义艺术家不同的心理素质,使前者不能适应而后者能适应革命年代的特珠环境,因而出现现代主必艺术之“兴”;二,现代主义艺术兴盛的基础又是脆弱的,革命激情年代过去之后,现代主义艺术客观上的不合时宜,以及它本身的弱点如反传统、宗派主义、急功近利等等又造成了它发展过程中的诸种危机,这些是它“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模仿”是西方美学和文论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评述20世纪阐释学、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思潮对模仿的重新理解,并指出:在从艺术领域向哲学领域的扩展中,模仿经历了从忠实的镜像到超真实的幻像的演变过程,在丧失作为艺术本质的传统权威地位的同时,它作为消解“在场”形而上学和自我指涉之符号的自由游戏,又获得新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把握现代西方艺术必须将之置于其得以产生的特定的话语模式中。为此,本文提出:首先,现代西方艺术产生于与传统文化经验系统根本不同的现代文化经验系统,这是理解现代西方艺术的首要前提;其次,把握现代西方艺术,还有待我们对“美”有一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并不存在所谓“永恒”的美和艺术,存在的只是特定话语模式下的“美”或“对象”,为此,现代西方艺术给予我们的“美”不同于大家熟知的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给予我们的“美”的感受。最后,解读现代西方艺术的话语模式启示我们不能违背自己的文化精神,硬着头皮去艺术“现代化”,与西方“接轨”同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月底,德国艺术家帕尔德海姆的作品《世纪之轴》展示于江苏镇江。本文在赏析这次艺术活动的同时,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作了简略的回顾。作者认为,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艺术已不是简单的反映和表现生活的手段。它既非模仿本能的体现,亦非单纯的情感交流,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人对生存的世界和生命意义的一种追问。同时,现代艺术形式的丰富性也为当下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多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依据西方哲学和美学精神,从纯哲学和纯学术的角度,站在人类文化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地审视了艺术的地位、目的、功能、来源及艺术美的种类等相关问题,指出:艺术与哲学一样是表现真理的手段,具有神圣的地位;艺术的目的在于解脱人生的痛苦;艺术具有消遣的功能,可以医治数空虚的痛苦;艺术来自艺术家"美的预想"而不是模仿自然;艺术可分为优美和壮美、古雅及眩惑.王国维立于纯粹哲学基础上的这种"纯艺术"思想实际上指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根本性精神缺陷,为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提出根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西方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剧烈变动,爆发了人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的深刻危机。对现实的怀疑导致了对再现艺术的怀疑,西方艺术发展的重心自文艺复兴以来从模仿现实偏向了形式创造。新时代的观念、情趣、想象不断冲击艺术家的心灵,鼓舞他们越过几百年写实绘画的...  相似文献   

19.
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模式。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人类的移动性不断加强。这一进程不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根本改变,而且引起了艺术和建筑造型方式的改变,即运动、速度等时间性元素日益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成为艺术家表达其审美欲求和价值判断的对象。根据人类移动速率的不同,西方社会可分为前工业时代、铁路时代、现代、后现代四个时期,西方艺术及公共建筑造型变化的过程,就是艺术家对人类移动速度不断做出回应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这一隐在的主题,在西方造型艺术史中变得清晰。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谋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色彩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中,是一种人化了的意象性地建构现代“神话”的艺术符号,这种形式化的电影语言不仅是人物性格的需要,是他营造现代“神话”的底色,而且具有一种生命精神、人文关怀和民族魂魄的张扬。从张艺谋的审美选择的动态过程来看,这又体现出某种走向生活原点,向自然的特征,同时,这种艺术走向又与传统和西方文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