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249-250
近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尝试一种对行政行为监督的行政问责制度,以解决对政府行为、政府官员缺乏监督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但该制度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来探寻建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层行政乱问责表现为"背锅式"问责、"箩筐式"问责、"任性式"问责、"灭火式"问责、"全盘式"问责等问题,严重削弱了行政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呈现问责泛化与异化。基层行政问责应实施具有时、度、效特征的精准问责,同时要对乱问责进行积极治理。要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完善法律与制度为精准问责提供有力支撑,对基层干部实施激励与问责并行的刚柔并济管理,从而真正展现行政问责的价值,在基层形成良性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作为重要政治工具,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完善国家各项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家治理走向“人本化”趋势,现代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国家审计逐步将其物化的审计对象予以人格化,以问责政府为审计工作导向,促使政府问责常态化,促进政府改善绩效、增强解决长远前瞻问题的能力,成为推动政府问责发展的重要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博远 《领导科学》2020,(1):80-81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建设数字政府成为"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抉择。请谈谈你对建设数字政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你对建设数字政府有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地方政府行政问责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民主行政的重要内容,行政问责制度是一种旨在全面追究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度效用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构建一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运行程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追究责任的制度。我国的行政问责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的问责主体单一,问责的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权责难以界定,问责标准不够明确,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积极性不足.因此,应该加快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建设,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严格划分权责界限,厘定问责标准,加强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制度化,以利于行政问责制的逐步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朱莲茹 《经营管理者》2009,(22):260-260
在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浪潮下,强化政府官员责任和构建责任政府,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趋势之一。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我国在建设责任政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存在诸多问题并造成了不良后果。本文就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内容、意义,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问题,以及完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8):20-21
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案例库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领导决策信息》周刊联合推荐2014年1月1日,全国首部机关效能建设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对效能制度、绩效管理、效能督查、效能投诉、效能问责等机制制度,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机关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预算公开—媒体问责—政府回应"是提升政府治理,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13年间中国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质询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媒体质询显著提升了政府回应的可能性;且媒体质询密集度越高,政府回应速度越快;质询传播范围越广,回应质量越高。进一步发现,媒体对不同级别政府与不同类型信息("三公"与非"三公"、预算与决算)的问责效果存在差异,其可能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同的预算调整能力与问责压力影响了其回应的意愿和行为。本文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实证分析了政府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效果与作用机理,更在于揭示了媒体问责机制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创建责任型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现任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把责任型政府建设摆在了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责任型政府建设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近年,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问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意义的治理起源于西方国家,然而我国古代在国家治理方面也留下了无数宝贵遗产,其中礼治更是内涵丰富。明确传统礼治与现代治理的异同,汲取古代智慧,对于创新政府治理、深化行政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的世纪迎来了新一轮行政改革热潮,在整体政府理念的推动下,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与发展已然成为各国政府现代化改革的新常态。作为行政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以及政府转变职能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难点和突破点,行政审批制度现代化逐渐成为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汪博 《经营管理者》2009,(20):303-303
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逐步发展,开始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本文诣在总结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历程,鉴于我国在问责中存在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权责关系模糊,责任难以界定位、公民参与意识的淡薄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从加强问责机制的立法,明确权责关系,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等角度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克服问责制面临的困境,使其发挥预期功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循环经济环境下我国政府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从构建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加强法律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管理——服务型政府、强化官员问责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府治理变革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清晰厘定政府行政成本概念是展开行政成本及相关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政府行政成本目前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行政资源消耗说、价值牺牲说、公共服务付出说、直接费用和间接负担说、"全成本"概念说。行政成本具有一种刚性的扩张态势,其扩张动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职能推动论,二是体制催生论,三是行政成本节约动力不足论。对此,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可采取权力约束、制度改善、再造政府、规模优化等路向,最终要树立由"控制型"走向"治理型"的政府行政成本应对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县域政府治理亟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推动县域政府治理变革,重点在于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约束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权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多样发展和持续繁荣。同时,聚焦政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16-17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2008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称,"要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2008年要选择部分省市和国务院部门开展试点,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表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严厉批评"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  相似文献   

18.
行政问责制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回应民众的偏好和需要,使政府更富有责任性,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受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影响,公务员中官僚主义盛行,缺乏责任意识,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信誉。本文从公务员责任意识角度分析其对行政问责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公务员责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柯蓝 《决策》2008,(4):86
行政问责制度在我国启动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完善行政问责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要建立真正的长效的行政问责制度,需要从构建行政问责体系等方面入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来看,我国在行政问责制构建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行政问责主体单一目前,我国行政问责主体虽然正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都把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是看好它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我国也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这是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效能的重大课题。各地各部门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本部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