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实际,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切实可行的新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践为例,调查、分析、研究与总结政府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角色功能定位与对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总结杨浦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阶段性经验;第二部分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以上海杨浦区为着力点提出当前政府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和人才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创业园是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最佳平台,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达到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面对这一现实境况,本文从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逐层推进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就业,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否与就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匹配。应积极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高校大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就业技巧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用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通过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唤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曹辉 《现代交际》2014,(9):227-228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好心态,适时转变就业观念,主动争取适合自己的每一次就业机会,积极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误区,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作用,旨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跟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对象,面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严峻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是"扩招"惹的祸,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却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就算是高薪招聘却依然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有学者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跟企业招聘难这样的巨大鸿沟,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不足,还有就业满意度低下所造成的。于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根本途径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跟就业满意度。在这里将对两者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期能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参与公益性就业、孵化公益性就业正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新热点与新趋势。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存在大学生认知度不高、公益性就业自我评价谨慎、公益性就业行为欠缺、公益组织资金短缺、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优化我国公益性就业孵化体系支撑,推进大学生公益性就业教育,加强制度创新,助推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田苗 《公关世界》2023,(18):117-119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大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匹配、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规划不足等问题,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实情况进行审视,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揭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路径和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教育改革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肖春兵 《职业时空》2012,(9):127-128,13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立足于高校,力图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曹萌  晏瑞园 《公关世界》2023,(18):87-89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乡村人才短缺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需要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建立人才供应链等,从而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困境,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就业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观支持对求职行为有正向影响,来自于亲人、朋友等社会资本的扶持及其心理上的情感支持尤其影响求职行为;另一方面,求职意向在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体可以积极寻求主观支持,调整求职意向的强弱,进而实施求职行为促进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2.
汪伟 《科学发展》2014,(6):89-93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需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完善就业技能培训体系,促使就业培训市场化,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教育学生改变轻视中小企业的成见,促使其改变就业观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服务的主渠道功能,推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增加对非重点院校就业促进工作的资金支持;注重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有效衔接的长期规划。激励高校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实践经验,增加社会实践学分的比重,严格执行学分认定标准;开设实践知识讲堂,为学生储备实习知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欠缺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旨在分析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就业寒流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丽 《职业时空》2012,(7):76-77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一度曾经颇受青睐的外语专业毕业生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就业寒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全社会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外语高等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对接,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how service providers, clients, and graduates of a job-training program define the term self-sufficiency (SS). This community-engaged, mixed-method study qualitatively analyzes focus group data from each group and quantitatively examines survey data obtained from participants of the program. Findings reveal that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s a process, represents the emic definition of SS—psychological SS—but each dimension of the concept is reflected in varying degrees by group. Provider and participant views are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outcome-driven policy and funder definitions. Implications for benchmarking psychological SS as an empowerment-based process measure of job readiness in workforc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Because of high youth unemployment caused by structural conditions, South Korean university graduates must compromise their employment preferences and instead accept whatever work is available. In this study, we classified the types of compromises using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to examine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areer compromise of 472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during their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We identified four types of compromise pattern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did not compromise their interest and aptitude in their job selection showed a higher level of commitment to their career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compromised.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s who do not compromise their interests and aptitud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successful and fulfilling long‐term careers.  相似文献   

17.
王枫萍 《科学发展》2011,(12):112-118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分析已就业农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对农村大学生个体和农村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深度访谈已就业农村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发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对农村大学生实现代际阶层的社会流动具有决定作用;已就业农村大学生在工作中,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努力实现"知识真正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就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就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能力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专业能力是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充分重视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满意度不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学生就业相关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从地方高校自身的努力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that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face in a hard-hit US region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In their poignant and sometimes heartbreaking perceptions of their ‘biggest challenges,’ graduates vividly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degree completion during the recess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both closed and open-ended survey data of Michigan's 2012 graduates, we find that women and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graduates fare the worst in terms of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debt and income levels,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s of job opportunities and financial stress. In contrast, men, especially those whose parents have at least a bachelor's degree, were more likely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to report that their ‘biggest challenge’ since graduation was linked with making the transition into adult roles.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widespread difficulty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difficulties are linked with gender and class inequ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